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课
粟粥荠菜

魏泰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sù)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xiǔ)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jì)菜十数茎于盂(yú),暖而啖(dàn)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shì)文正公。

——《东轩笔录》

注释:【粟米】小米;【升】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宿】夜;【啖】吃;【兵部尚书】古代官名,统管全国军事;【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

今天我们一起读

宋朝的范仲淹,小时候和朋友一起,在长白山的一座寺庙中学习。他只煮二升小米做成粥,用一个器皿装起来,经过一夜,粥就凝结在一起,然后,他用刀将粥分割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切十几根荠菜,装在碗里,加热以后食用。就这样过了三年。范仲淹勤奋苦学,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兵部尚书,死后朝廷赐予他“文正”的谥号。

文言小课堂

1 多音字辨识。

宿(sù):住,过夜。组词:______

宿(xiǔ):夜。组词:______

宿(xiù):星座。组词:______

2 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______二升作粥,一器盛之,______,刀割为四块。______早晚取二块,______十数茎于盂,______而______之。粟粥荠菜,反映了范仲淹在学习上______,生活上______。

古文百花园

师生问答

学生: 老师,“谥号”是什么意思?

方舟老师: “谥号”是古代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一个评价性的称号。

学生: 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方舟老师: 古代有专门机构拟定“谥号”,大臣的“谥号”由皇帝批准赐予;帝王的“谥号”由继位的皇帝决定。宋朝以后,“文正”成为文官最高级别的谥号,表示最高的赞美和评价。

学生: 司马光的司马文正也是这个意思吧?

方舟老师: 是的。

学生: 我明白了,谢谢老师。 EJxBHky0INyUbss1Mo6B3Wu7y7EyZlgnJTX1seOKhmJdkIp9rHTuUj7ps9zw1OY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