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拉拢允禩

康熙死后第二天,雍正发布旨意任命八阿哥允禩、十三阿哥允祥、大学士马齐、吏部尚书隆科多四人为总理事务大臣。同时,按照惯例,雍正宣布,康熙刚刚病逝,自己内心悲伤不已,实在无心处理政事,因此除了王族内部事务,其余事务全都报总理事务大臣,自己的决策也全都由总理事务大臣发出。

毫无疑问,总理事务大臣手握实权,位高权重,超越了之前的内阁和南书房。

允祥和隆科多的任命在人意料之中,一个是新君的好兄弟,一个是新君继位的得力助手被重用也是必然。

唯一感到惊讶的是允禩和马齐也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允禩自不必多说,“八爷党”核心,传闻中皇位继承人之一。马齐则是米思翰的儿子,富察氏家族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当时的马齐已是七十高龄的老人,虽然德高望重,但即使雍正不用,朝臣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年纪大了。更重要的是,马齐是出了名的“八爷党”。当年一废太子后的畅春园投票,就是马齐带头说选八阿哥的。

也就是说,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中“八爷党”就有两人,占一半。

在四人之中,又以允禩为首。

就这样,雍正似乎还嫌对允禩恩宠不够。

在加封允祥为怡亲王的同时,也将允禩由贝勒直接晋升为亲王,称廉亲王。雍正还让隆科多让出理藩院尚书职务,改由允禩兼任。此外,允禩还在内务府中任职。清朝时,理藩院事务众多,权力极大,尤其是在康熙去世,诸国来吊唁之时。

雍正还特意推恩允禩这一支。当年康熙瞧不起允禩母亲卫氏,一直没有将她那一支移出奴籍,因此允禩的舅舅一直是辛者库。雍正上台之后,马上废其贱籍,使其成为旗民。允禩唯一的儿子弘旺被封为贝勒,当时他不过十四岁,刚刚到分封的年龄。当时弘旺是弘字辈中爵位仅次于弘皙的,远远高于其他人。

弘皙当时的爵位是郡王,因为康熙在遗诏之中特别交代要善待他这个皇孙,雍正只能照办。雍正在继位之后,对废太子允礽这一支态度还算友善。因为允礽早已人心丧尽,对他没什么威胁了。自然,雍正也就不会太为难废太子。

除此之外,“八爷党”一大批成员也都得到重用。如当年被康熙斥责与允禩勾结的贝子苏努,雍正继位之后马上封他为贝勒。还有当年为允禩卖命,被康熙发现处理的阿灵阿、佛格也被免去罪过,重新被任用。

康熙朝惨遭打压的“八爷党”似乎一夜之间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

和新贵怡亲王允祥相比,廉亲王允禩权势丝毫不逊色。

某种迹象似乎表明,皇帝将会重用“八爷党”,至少是利用八阿哥的才能来协助他管理这个国家。

当时的人们似乎并不相信,雍正这位此前接触政务不多的新君能够处理好政务,他们更相信八阿哥的才能。

皇帝离不开八阿哥,这是大家内心的想法。

那么,雍正如此推恩允禩,他的内心又是如何想的呢?

人们常说,君心难测,雍正的想法又岂是一般大臣所能猜测出来的。

雍正是一个高明的君主,他早已在修炼那颗属于他的君心,不然也轮不到他获得皇位。

在雍正还没有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时,他就看到了八阿哥的可怕之处。

八阿哥最大的优势是他巨大的声望,朝野内外都一直看好八阿哥。如果康熙遗诏是传位于八阿哥,那朝野上下绝无异议之声。当年畅春园投票,虽然马齐牵头捣鬼,但如果八阿哥没有人望,在不记名投票的情况下,八阿哥也很难获得全票。

人望这东西听起来很玄乎,但人心向背定成败。雍正当时并没有必胜的信心拿下允禩,一旦贸然行动,政坛之上可能炸窝。即使在两年之后,雍正精心准备,当着众朝臣的面训斥允禩办事不力的时候,他仍然发现殿下大臣看起来并不认同他,反倒很多人认为允禩是无辜受冤的。

这就是社会标签的可怕之处。我们给雍正贴上了阴险小人的标签,于是雍正的一举一动都暗含见不得人的阴谋。我们给允禩贴上了正人君子的标签,于是他的罪行一定是别人冤枉或者受人牵连。

康熙死了,八阿哥也跪着向雍正宣誓忠诚了。但雍正自然不会就此安心,他知道八阿哥的危险可怕之处,在刀还没有磨好之前,他还是决定先安抚下允禩,等到自己羽翼丰满,再发动致命一击。

允禩也是聪明人,雍正的目的他自然是洞若观火。在他受封王爵那一天,他的本家人前来祝贺。允禩却板着脸,让妻子将这些人全都赶走,他的妻子郭络罗氏骂道:“这没什么值得祝贺的,还不知道哪天会掉脑袋呢!”然后关上大门,夫妻二人抱头痛哭。允禩无比清醒地说道:“今日的恩典,全都不可信。”流了一会儿泪,允禩又感叹道:“今天的恩典,恐怕就是明天被杀的征兆啊!”

当然,允禩毕竟是允禩,他绝不甘心束手就擒,或者大唱雍正赞歌。

反抗是允禩唯一可以选择的道路,事实上他也确实这么做了。

例如,蒙古王公们听闻康熙去世,全都希望能来内地吊唁。当然,吊唁完成之后,新君肯定也会不吝赏赐。这事儿归理藩院管,当时理藩院的主管正是允禩。允禩一口回绝掉了蒙古王公的请求,原因是花费太大,朝廷消耗不起。

允禩这一做法,可谓一举多得。事情传开来,大臣百姓们自然会说八阿哥节约民力,爱民如子。在蒙古王公那儿,他们自然是心怀不满,一大笔赏赐就这样没了,他们敬重的康熙的葬礼也没能参加,怨声载道。但蒙古王公的怨恨不会发泄到允禩头上,他们只会觉得新皇帝抠门,没老皇帝好。

又例如,一开始的时候允禩向雍正上奏要减少满人军队,将旗下奴才数量减少。很明显,允禩这是在迎合汉人大臣的想法。如此做法,也确实利国利民。但没过多久,允禩又建议雍正增加满人军队福利,扩大旗下奴才数量。雍正对这一切倒看得很明白,允禩前一次的奏折是为了让外人感到雍正刻薄,第二次的奏折是为了表现自己为满人争取福利的决心,以获得满人好感。不得不说,允禩确实有过人之处,两次奏折,一片叫好,弄得雍正里外不是人。

在驱逐蒙古王公事件发生之后,雍正也意识到不能再让允禩主管理藩院,不然他的名声要给败坏尽了。于是,允禩被调去主管工部。

工部,是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当时全国正有一大工程——康熙下葬。按照朝廷惯例,皇帝梓宫移葬山陵应当用民夫两万人。两万民夫主要用于修路,皇帝梓宫到哪儿,路修到哪儿。逢山开路,逢水架桥。还有一个用处是挑土,皇帝入葬之后的封土要全部用京中的红土,以显气势。出殡之时,加上旁边接引之人,和随行的大臣内侍,足有近十万人。

允禩主管工部之后,上奏请求雍正减少民夫数量。允禩认为让民夫从京中挑土前去纯属劳民伤财,不如直接花钱在当地购买。无疑,允禩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不说,还省事儿。更重要的是,事情传出去,允禩名声更加好了,老百姓就喜欢允禩这样为民请命的人。

雍正又一次做了恶人,大家都觉得雍正真刻薄,老爹葬礼都想着省钱。再怎么说,老皇帝风光大半辈子,让他出殡的时候风风光光的岂不更好?允禩也没少给雍正添堵,他选的安放康熙牌位的桌子竟然是烂桌子。出殡之时选用的仪仗也都破烂不堪,有些一看就是坏的。路上接引跪拜的百姓看了更觉得心寒,老皇帝之前出巡的时候那么风光,没想到死后新皇帝竟然抠门成这样。

之后不久,允禩开始清查工部贪污问题。他又开始做老好人,收买人心,凡是那些涉嫌贪污被查出的,他全都宽恕不究。如当时工部郎中岳周工作失职,他负责交付宫中的一批柴炭延误了。按照惯例允禩上奏弹劾岳周,但暗地里又多次给钱让岳周摆平此事。

岳周的事情后来发展得非常无厘头。允禩前后两次大概给了岳周三千两银子,希望他能自掏腰包买一批柴炭交上。但没承想,岳周竟然拿着这三千两,自己又添上四万七千两,将五万两托人交给年羹尧,希望皇帝身边的新贵能给他谋个布政使的差事。

年羹尧虽然贪财,但他不傻,岳周这钱绝对有问题。他也清楚,新皇帝迟早要动允禩,到时候连带着工部都要被处理。在这非常时期,还是不要和工部的人扯上关系。于是,年羹尧上奏,将五万两如实上交。

当时,雍正为表示自己孝心,命令宫廷画师特意画了一幅康熙遗像挂在养心殿,自己时常瞻仰,以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这事儿本来也是人之常情,看父亲遗像,也算是有个念想嘛。

可这事儿也不知怎的,给允禩知道了。允禩心里想,胤禛你小子装啥“大瓣蒜”,就你这传闻中的“弑父”之人,还天天挂父亲遗像,难道不怕晚上做噩梦吗?当着雍正和众大臣们,允禩冷嘲热讽地说道:“我从来没听说过有新皇帝挂老皇帝像的礼节。再说了,现在挂了圣祖的画像,那太祖太宗世祖的画像又要挂在哪里呢?”话一说完,雍正气得想杀人,大臣们差点没憋住笑出声来。

在允禩的不断努力下,当时很多大臣和百姓更加相信此前的判断,雍正是一个刻薄而且愚蠢的新皇帝。和八阿哥相比,新皇帝相差太远。

这一切,雍正忍了。

因为雍正清楚,允禩得意的日子不长了,雍正已经开始剪除他的羽翼。 hDTFHstEVPLNoKv6q0gWCVnOxtUbBUtB2nTx7nxeZ2TplOhkDs7ARzmTYp3jpEu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