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太极拳简说

“太极”一词,是我国古人用喻宇宙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个时期的某种状态的。《列子·天瑞》中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太素者,质之始也。”孔子在《周易·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许慎在《说文解字·一部》中说:“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这些话,都表述了同一种认识观:宇宙生命发生发展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转折点”,就是“太极”到“两仪”的分界,是从“无形”“无动”状态到“有形”“有动”状态的分界。太极的“极”,意为“完了”“到头了”,是什么完了呢?是什么“极”了呢?显然是指“无易”状态的结束,是“易”的开始,也就是“无运动”“无变化”状态的结束,是“有运动”“有变化”状态的开始。从简到繁的过程,就是所谓“两仪”之后的“生四象”“生八卦”“生六十四卦”以至生出宇宙中现在的万物万象。所以古人认为,当时“太极”的那种空蒙混沌状态,就是后来宇宙变生出万物万象的“根”,它既是一种运化不息的“绵绵气势”,更具一种无可抗拒的“生生能力”。

“拳”一词,戚继光曾有明确的说法:“徒手搏击之技”。

“太极”和“拳”,一个是自然状态,一个是搏击方法,原本风马牛不能相及,现在却硬是放在一起叫“太极拳”。所以,其唯是想说“太极拳”的运化形式,须是效仿“太极”那种混沌大器的“气势”;“太极拳”的搏击方法,也是像“太极”一样在顺势随势中具有无可抗拒的“生生”能力的。可见,太极拳行拳,当既有“充弥八荒,无处不及,恢宏无涯,变幻无定”的气势,同时又应该有“运化天地,无所不能,瞻之若无,触之即起”的能力。

“太极拳”的基本认识观,黄恺先生将它概括为“动、大、变、融”四个字。

“动”,是生生不息的原因,是势态消长的表现,没有了“动”,即没有了“生生”的能力,一切都将归于息,归于灭。

“大”,是整体观,是整体论定观,是整体和个体的统一观。宇宙万物皆统一于宇宙这“大一”中,“大一”由亿万个体组成,“大一”随机的“性”与“象”都是其所包含的亿万个体“性”“象”的随机组合。个体“性”“象”各不相同,个体的“性”“象”与“大一”的性象亦不相同,亿万个体的组合形成了“大一”当时的状态,“大一”也反过来规定了每个个体在相应“时点”的状态。故而,就个体、就局部论“状态”、论“是非”,不是“太极观”,“太极观”必依据“大一”论个体是非,必以相应的“时点”论个体的状态。

“变”,是“生生”的本质。“生生”不是简单的物理裂变或形变,不是简单的运动重复,“生生”是随时间推移永无重复的“本质的改变”。

“融”,是阴阳的“象”。太极讲阴阳,阴阳就是统于“大一”中无数相反相成的双方。这“相反”是说“大一”中的个体间有冲突的一面;“相成”是说“大一”中的个体间有亲和的一面。“相冲”是永远的,“相冲”即难于安定,是“动”的原因;“相亲”是相对的稳定,是暂时的,是动的“伏机”,故言“阴阳相亲,阴阳相冲,亲不得亲,冲不得冲,消长而已。”

“太极拳”的基本内容,黄恺先生认为可以概括为“意、气、形、劲、招”五个字。

“意”,指意念,是行为的主宰,是行为的支配因,人的内外一切活动都在其支配中完成。

“气”,指呼吸,亦指肌张力阈值的变化状态,即世之所谓“内气”。

“形”,指动作及其变化,即拳架套路动作的姿势及其变化。

“劲”,指力量及其运用,然“太极拳”中之劲力,因为相互作用的状态不同,又有掤劲、粘劲等诸多作用性状和作用效应不同之差异。

“招”,指方法,因“太极拳”的动作效应既含技击,又含健身,故招(方法)亦有技击和健身之不同。

质言之,太极拳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需在意念的统一主宰下(大脑中枢皮质在反应弧中传出的即时命令),令呼吸、动作、力量协调而产生“招法”的最佳效应,这样才是练拳之本,切莫以形象为事而弃本治标。

太极拳是效法大自然生生气势与能力的一种运动形式,所以打拳时的运动形象感受,也必使能见一种“生生气势”,并在这“气势”中同时要使人能感受到它所隐含的“生生能力”,这就是黄恺先生说的行拳需二象并驰之义。

气势是动义,不同于像是静义。但并不是所有“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我们所说的“气势”,因为“气势”的形成并非“运动”这单一的造因,它是形态、神情、颜色、声音、光的强弱、力的阈值大小等一切存在的有机协调。反过来说,打拳时如果没了“气势”,则整套拳必将是“平面的”“没有灵气的”“似曾相识的”,乃至“俗态的”。那种拳打出来表面上同样可以显得十分规范严谨,十分平和松静,但却已经是没有生命的死拳了(关于打拳时生生能力的形成和体现,以后再具体细细地介绍)。这是打太极拳的人第一要注意的。

单一的“动态形体美”,不可能形成“气势”,只有隐归于“气势”中的形体美,才能够更有力地烘托“气势”,同时又借助于“气势”提升了“形体美”自身。这好像我现在说的并不是“美学”,但你却懂了“太极拳”一定要是属于“美学”的。“美”,可以粗线条地框定为“自然”加上“灵气”。“自然”是“随”之像,是能与万物万象亲和的;“灵气”是“领”之像,是必超绝于万物万象而独秀者。太极拳如斯,万事如斯,这是一个能够让人懂得太极拳,并由此引申到懂得社会人生的“临界平台”。它的基石和灵魂是力学、生理学、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力学,加上哲学和艺术等。显然,这就是你能否享受到比别人更高生命价值的底蕴。

学习太极拳和做所有的事一样,必须以已知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离开了科学依据去谈健身和技击,显然是无稽的,因为一切在没有客观依据状态下做出的认定所形成的意识支配,必然产生非智逻辑推理和由此引发的非智行为。

一切劳动和运动,都是以肌肉变形的力量牵动骨头形成肢体在空间发生位移的表现形式,太极拳亦然。因此研究它的核心问题仍然是“运动”和“力”,抓住了“运动”和“力”,太极拳的所有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我们知道,人体“运动”和“力”的本质与表现形式,都源于“肌肉变形”,于是,“肌肉变形”就成了研究和练习太极拳的核心问题。由于运动的形式变化万千,力的作用性状也各有异,故对于拳技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具体分析它的力学效应,才能真正鉴别每一动作变化和力量运用的对错,而不当以任何“人为的规范”论定之。所以学习太极拳,需要在认知上入门,在方法上入门。要入的必须是有科学依据的“太极之门”,而不是“张三李四流派之门”。

就整体而言,太极拳里强调的“丹田力”“丹田气”,实际指的就是腹肌的“力量”和腹肌的“运动状态”。太极拳“依着何处即以何处引击之”的技击要求,规定了行拳动作必须具备瞬时的“三维”方向能力,能够形成“三维”方向能力的运动,只有“三维的弧线运动”——轨迹为螺线的捻转运动。所以打拳时,肢体上所有质点的运动轨迹都必须呈“螺线”(三维的弧线),劲力的作用都必须是捻转的(轴的自旋运动和轴向运动的复合运动);太极拳“掤劲不丢”的要求,规定了太极拳的“劲力”,必须是“弹性”的、“捻转”的“支撑状态”。弹性运动的本质是“势能和动能的交替变换”,而“捻转”的本质依然是“扭转变形”。在工程力学中,弹性变形的形式,大致可以分成四种,即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太极拳中,肢体弹性变形的形式也基本是这四种。不过拳架动作中肢体变形并非单一的,都是四种变形的复合运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扭转变形”中自然包含了“伸长”“缩短”和“弯曲”三种变形,所以打拳时的动作,只要做“扭转变形”就可以了。

由于生理结构有许多局限性,使得肢体这种拉、压、弯、扭的组合变形必然都是“有限”的组合——即在生理结构允许范围内的运动组合。超过了生理结构允许极限,就会出现超力量极限、超变形极限、超速度极限的种种伤害。

拳论说“丹田为主宰”,是说打太极拳时运动的变化都是从动于腹肌的,应该先动腹肌,再让腹肌的运动和力延伸到“手”——四肢。于是“手”的运动应该始终滞后和从动于腹肌运动(亦即从动于“丹田”运动),只有这样,全身的运动才会是真正处在以丹田为运动控制中心的、同一个运动系统的运动状态。所谓的“周身一家”“劲整”云云,即指此腹肌的“肌张力”和腹肌的“运动形式”协调向周身上下延伸的运动。这种以丹田为中心、向周身上下延伸的扭转的肌肉变形运动,就是打拳人所共知的所谓“对拉拔长”,也就是拳论所说的“周身一动无有不动”,或者叫作“以身领手”等论述的正确理解。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手”,指的是“掤点”(承力点或作用力点),而不仅是解剖意义上的“手”。因为一切技击技巧效应的产生,都有赖“掤点”上的双势,而整体动势只是作为一种运动幅度和力量的补充支持而已。拳论“依着何处即以何处引击之”,这句话不仅指出了太极拳技击的根本特点,更是提醒着人们不要把技巧的练习只局限在肢体意义的“手”上,而要练习使体表所有可能与对手“依着(接触)”的地方都能产生有效的技击能力。想要做到这点,正确的“对拉拔长”动作习惯的养成就是首要的关键。对于“对拉拔长”的理解,如果只局限于特定的两点之间,就是一种误解。《太极拳论》所说的“对拉拔长”,就全身整体运动而言,是指“肢体上所有质点之间的呼应关系”,而不是仅指“肢体上特定两点之间的呼应关系”,所以黄恺先生说:“对拉拔长,必须是以丹田为中心向肢体上下延伸的、全身点点呼应的、扭转的肌肉变形。”没有扭转变形,无论肢体做伸长、缩短还是弯曲变形,都不能形成“三维运动”。因此都不是正确的太极拳动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常说的“对拉拔长”的完整表述,应该是“扭转的对拉拔长”。并且可以看出,“扭转的对拉拔长”就成了太极拳动作的最基本单元形式。换言之,打拳时,只要不是“扭转的对拉拔长”动作,都是错误的动作。而且必须清楚,“扭转的对拉拔长”是肌肉变形运动——内动,而不是“整体重心的空间位移”或“局部肢体的空间移动”——外动。这种要求不是人为规定的,是太极拳“依着何处即以何处引击之”的技击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如果运动不是三维的,就根本无法产生在同一时间、同一过程中都能向三维任意方向打击的能力,也就是说,不是三维运动的动作本身是不具有瞬间同时的三维方向性的。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由此也可以鉴别“太极拳须效法自然”这句话的真实意义,它指的绝不是要人在打拳时去模仿自然界风雨雷电之类的自然现象,“效法自然”中所说的“自然”,指的是事物本身的规律。而“效法”的本义,是要求人们能认识并遵循事物的“本身规律”,不要事事处处都以人为的刻意规定作为鉴别动作变化和劲力运用对错的标准。说得更直白一些,所有不能产生最佳健身效果和最佳技击效果的动作,不管形象有多么好看,也不管是谁规定了它是否正确,都已经违背了“动作能产生健身和技击效果”的客观规律了,所以都是无价值的动作,都是错误的动作。俗话说的“花架子”“空架子”,就是指所有不能产生健身和技击效应的动作。这一点,对于学习太极拳的朋友来说,无论你的目的是技击或健身,都是一种极重要的认识观。

动作有无健身效应,自己打拳时就可以鉴别了。凡是能引导神经系统进入有序、平和工作状态的动作,凡是对全身肌肉组织、器官能产生良性按摩刺激效应的动作,凡是能在平和松静的形式中最有效地激发生理代谢活力的动作,就都是有健身效应的动作。当然,有健身效应的动作不一定都是最佳的动作,只有能产生最佳健身效应的动作才是最好的动作。所以动作效应的好坏,不仅是鉴别动作对错的标准,也是鉴别动作好坏的标准。

作为健身运动,运动形式所能赋予的效果仅其一端。因为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不一样,所以还必须以自身个体的实际状况去选取对自己有针对性的运动形式。整体运动幅度的大小、肢体变形幅度的大小、力量运用的强弱、速度变化的快慢,对个体也都存在着不同的选取。即使同一个人,每天的状况也都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对于整体运动幅度、肢体变形幅度、力量运用和速度变化这几方面而言,应该尽量选取生理条件允许的大幅度和高阈值,或者说应该选取生理条件允许的高临界值,这样的选取更有利于各种生理系统功能的增强。还有就是每天和每一次的运动量(以运动强度,即速度、力量和时间为内容的消耗度量),也应该选取自身生理条件允许的上限为佳,这就是俗话说的每天的运动和每次的运动都要有足够的运动量。注意了针对性、运动量、临界值这三条,在同样的时间里所能得到的运动健身效果就会更好,这是不言而喻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在打拳时的“个体状态标准”。

虽然我们的着眼点与归宿只在健身,但作为运动效应而言,可以看作:对外做功即是技击,对内做功即是健身,针对有异而已,是殊途而同归,无须断然取向一端,此亦方法与效应之阴阳耳。 asKw6br9uD5ig9DWwJk0e6zp6CRKKW2UG6H8X/WKd3Z3wb+diYNwiKBsBJECV16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