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1min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有效通气的呼吸动作,呈现外周性(四肢肢端)和(或)中央性(面部、躯干和黏膜)发绀甚至肤色苍白,肌张力不同程度的降低(严重时四肢松软),心率可能下降至<100次/min甚至<60次/min,血压正常或下降,最严重者甚至无心跳。主要是由于产前或产程中胎儿与母体间的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受到影响,致使胎儿发生进行性缺氧、血液灌流降低,称胎儿窒息或宫内窘迫。少数是出生后的因素引起的。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或智力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病因

(一)产前或产程中
1.母亲因素

任何导致母体血氧含量降低的因素都会引致胎儿缺氧,如急性失血、贫血(Hb<100g/L)、一氧化碳中毒、低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肾、肺疾病等。另外,要注意医源性因素:①孕妇体位:仰卧位时子宫可压迫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前者降低回心血量,后者降低子宫动脉血流。②孕妇用药:保胎用吲哚美辛可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用心痛定可降低胎盘血流,孕妇用麻醉药,特别是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可致血压下降。

2.脐带因素

脐带>75cm(正常30~70cm)时易发生打结、扭转、绕颈、脱垂等而致脐血流受阻或中断。

3.胎盘因素

胎盘功能不全,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4.胎儿因素

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过期产,宫内感染。

5.生产和分娩因素

常见的因素是滞产,现代妇产科学将第一产程分潜伏期和活跃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h,超过16h称潜伏期延长,初产妇活跃期正常需4h,超过8h称活跃期延长,或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h以上称活跃期停滞;而第二产程达1h胎头下降无进展称第二产程停滞。以上情况均可导致胎儿窘迫。其他因素有急产、胎位异常、多胎、头盆不称、产力异常等。

(二)其他

少数婴儿出生后不能启动自主呼吸,常见的原因是:中枢神经受药物抑制(母亲分娩前30min至2h接受镇静药或麻醉药),早产儿,颅内出血,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肌肉疾病,肺发育不良等。几种病因可同时存在,一种病因又可通过不同途径起作用。新生儿窒息多为产前或产时因素所致,产后因素较少。

二、临床表现

胎儿窒息时,胎动增强,逐渐减弱或消失。心率先增快,可超过160次/min,以后减慢,可低于100次/min,有时不规则,最后心脏停止跳动。较重窒息者常排出胎粪,羊水呈黄绿色。由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呼吸中枢兴奋性增高,出现真正的呼吸运动,可吸入羊水或混胎粪。

目前,广泛应用新生儿Apgar评分法判定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观察皮肤颜色、呼吸、心率、肌张力和反射五项指标,可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判定窒息程度、复苏效果和预后的量化指标。在胎儿出生后1min和5min进行常规评分。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按胎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法判断。5项评分相加的满分为10分,总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中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1min评分多与动脉血pH相关,但不完全一致。因为Apgar评分还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母亲分娩时用麻醉药或镇痛药使胎儿受到抑制,评分虽低,因无宫内缺氧,血气改变相对较轻,早产儿发育不成熟,虽无窒息而评分常低。5min评分多与预后(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相关。若5min评分低于8分,应每分钟评估1次,连续2次≥8分。

从复苏的实际考虑,Apgar评分不能作为决定是否进行复苏的指标。因为若等到出生后1min评分结果出来后才做决定就太晚了,会影响预后。出生后应即刻快速评估:羊水清吗?是否有哭声和呼吸?肌张力是否好?肤色是否红润?是否足月儿?5项指标,作为是否进行初步复苏的依据。而在随后的复苏过程中再以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作为决定下一步复苏的指标。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宫内缺氧胎儿,可通过羊膜腔镜或在胎头露出宫颈时取头皮血,或取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血pH<7.0。出生后动脉血气分析pH降低、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可有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生化指标异常。

2.特殊检查

对出现呼吸困难者摄X线胸片,常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或见斑片状阴影。头颅B超、CT、MRI检查可发现并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或颅内出血等征象。对心率减慢者查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可有异常变化。

四、诊断

1.诊断要点

(1)诊断依据:①生后1min和(或)5minApgar评分≤7分。②脐动脉血pH<7.0。

(2)分度诊断:①轻度窒息生后1minApgar评分4~7分。②重度窒息生后1minApgar评分0~3分。

2.鉴别诊断

(1)颅内出血:患儿可有出生窒息史,也常有产伤史,或有维生素K缺乏等其他出血性疾病史,而且颅内出血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其表现呈兴奋与抑制交替状态,并进行性加重,头颅B超或CT可见出血病灶。

(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多见,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等为其特点。死亡率高,死亡多发生在生后48h内。胸部X线为毛玻璃样改变或支气管充气征伴“白肺”的特异性表现可确诊。

五、治疗

尽快完成对患儿及时有效的复苏抢救,尽可能缩短机体缺氧的时间,监测体温、呼吸、心率、尿量等多项指标,了解各脏器受损程度并及时处理。

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复苏前后均需注意保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轻度窒息患儿复苏后数小时可以试喂糖水,若无呕吐、腹泻,可喂奶。

2.复苏治疗

遇存在窒息的患儿生后应及时进行复苏,多采用国际公认的ABCDE复苏方案:①A(air-way):吸净黏液,畅通气道。②B(breathing):建立呼吸,保证吸氧。③C(circula-tion):维持循环,保证心搏量。④D(drugs):药物治疗,纠正酸中毒。⑤E(evaluation):保暖、监护、评价。其中A为根本,B为关键。对呼吸、心率和皮肤颜色进行评估应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中,遵循:评估→决策→措施→再评估→再决策→再措施的循环往复原则。

在ABCDE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①基本步骤,包括快速评估、初步复苏及评估。②人工呼吸,包括面罩或气管插管正压人工呼吸。③胸外按压。④给予药物或扩容输液。

(1)初步复苏:以下操作要求动作迅速,应在生后15~20s内完成。

在胎儿肩娩出前,助产者用手挤捏新生儿的面、颏部排出(或用吸球吸出)新生儿口咽、鼻中的分泌物。胎儿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8F或10F)先口咽、后鼻腔清理分泌物。应限制吸管的深度和吸引时间(<10s),吸引器的负压不超过100mmHg(1mmHg=0.133kPa)。过度用力吸引可能导致喉痉挛和迷走神经性的心动过缓,并可使自主呼吸出现延迟。

当羊水有胎粪污染时,无论胎粪是稠或稀,胎头一旦娩出,应先吸引口、咽和鼻部,可用大吸引管(12F或14F)或吸球吸出胎粪,接着对新生儿有无活力进行评估(有活力是指新生儿有规则呼吸或哭声响亮、肌张力好、心率>100次/min),如新生儿有活力,初步复苏继续;如无活力,可采用胎粪吸引管进行气管内吸引。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用温热干毛巾擦干全身的羊水和血迹,减少蒸发散热,预热的保暖衣被包裹其外。有条件者可用远红外辐射保暖装置代替,不得已时也可用白炽灯等临时保暖,但应防止烫伤。因会引发呼吸抑制,也要避免高温。

摆好体位,肩部用布卷垫高2~3cm,置新生儿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完成以上步骤的处理后若婴儿仍无呼吸,可采用手拍打或手指弹患儿足底或摩擦后背2次(触觉刺激)以诱发自主呼吸,如这些努力均无效,表明新生儿处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正压人工呼吸。

(2)建立呼吸,维持循环:初步复苏后立即对婴儿进行评估,对出现正常呼吸,心率>100次/min,且皮肤颜色逐渐红润或仅有手足青紫者,只需继续观察。

对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或心率60~100次/min及给予纯氧后仍存在中枢性青紫者,应立即应用加压吸氧面罩正压给氧,通气频率40~60次/min,吸呼比1∶2,压力第一口呼吸时为30~40cm H 2 O(1cm H 2 O=0.1kPa)以保证肺叶的扩张,之后减为20~30cm H 2 O。可通过患儿胸廓起伏、呼吸音、心率及肤色来判断面罩加压给氧的效果。如达不到有效通气,需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是否有气道阻塞(可调整头位,清除分泌物,使新生儿的口张开)或气囊是否漏气。面罩型号应正好封住口鼻,但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过下颌。

大多窒息患儿经此通气后可恢复自主呼吸,心率>100次/min,肤色转红,此时可停面罩正压吸氧,改常规吸氧或观察;如心率未到100次/min,但有逐渐加快趋势时应继续面罩加压给氧;如心率始终无增快,并除外了药物抑制后,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使心率迅速上升,若此后心率仍持续<80次/min,应同时加做胸外按压。

持续气囊面罩人工呼吸(>2min),可致胃充盈。应常规插入8F胃管,用注射器抽气或敞开胃管端口来缓解。

对无规律性呼吸或心率<60次/min者,应直接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加胸外按压。气管内插管适应证有羊水胎粪黏液吸入,需吸净者;重度窒息需较长时间进行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者;应用面罩加压给氧人工呼吸无效,胸廓无扩张或仍发绀者;需气管内给药者;拟诊先天性膈疝或超低出生体重儿。气管插管的方法:左手持喉镜,使用带直镜片(早产儿用0号,足月儿用1号)的喉镜进行经口气管插管。将喉镜夹在拇指与前3个手指间,镜片朝前。小指靠在新生儿颏部提供稳定性。喉镜镜片应沿着舌面右边滑入,将舌头推至口腔左边,推进镜片直至其顶端达会厌软骨谷。暴露声门,采用一抬一压手法,轻轻抬起镜片,上抬时需将整个镜片平行朝镜柄方向移动使会厌软骨抬起即可暴露声门和声带。如未完全暴露,操作者用自己的小指或由助手的示指向下稍用力压环状软骨使气管下移有助于看到声门。在暴露声门时不可上撬镜片顶端来抬起镜片。插入有金属管芯的气管导管,将管端置于声门与气管隆凸之间,接近气管中点。通常不同型号气管导管插入后,2.5mm插管管唇端距离(上唇至气管导管管端的距离)为6cm;3.0mm插管管唇端距离为7cm;3.5mm插管管唇端距离为8cm;4.0mm插管管唇端距离为9cm。整个操作要求在20s内完成并常规做1次气管吸引。插入导管时,如声带关闭,可采用HemLish手法,助手用右手食、中两指在胸外按压的部位向脊柱方向快速按压1次促使呼气产生,声门就会张开。

用胎粪吸引管吸引胎粪时,将胎粪吸引管直接连接气管导管,以清除气管内残留的胎粪。吸引时复苏者用右手示指将气管导管固定在新生儿的上颌,左手示指按压胎粪吸引管的手控口使其产生负压,边退气管导管边吸引,3~5s将气管导管撤出。必要时可重复插管再吸引。

确定气管插管位置正确的方法:①胸廓起伏对称。②腋下听诊双侧呼吸音一致,且胃部无呼吸音。③无胃部扩张,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④心率、肤色和新生儿反应好转。

心脏胸外按压时多采用双拇指手掌法或双指法,双拇指或中示指重叠或并排于患儿胸骨体中下1/3交接处,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于背后,用拇指以100~120次/min的频率按压胸廓(每按压3次,间断正压通气1次,即90次/min的按压和30次/min呼吸,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3)药物治疗:在新生儿复苏时,很少需要用药。新生儿心动过缓通常是因为肺部充盈不充分或严重缺氧,而纠正心动过缓的最重要步骤是充分的正压人工呼吸。

在完成气管插管加压给氧,胸外按压等处理30s后再次进行评估,对可能还会存在无反应的部分窒息患儿,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另外,对于临产前有胎心、出生后无心跳者,应在进行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的同时就给予药物。

1∶10000肾上腺素对心搏停止或在30s的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后,心率持续<60次/min者,应立即应用,剂量为0.1~0.3mL/kg(0.01~0.03mg/kg),首选静脉注入,也可气管导管内注入,剂量同前,有条件的医院还可经脐静脉导管给药。必要时每3~5min可重复1次,当心率>100次/min时停用。药物浓度不宜过高,1∶1000肾上腺素会增加早产儿颅内出血出现的危险。

碳酸氢钠在一般心肺复苏(CPR)的过程中不鼓励使用,但在对其他治疗无反应或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可使用。剂量2mmol/kg,常用5%碳酸氢钠溶液(相当于0.6mmol/mL)3.3mL/kg,用等量5%~10%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经脐静脉或外周静脉缓慢注射(>5min)。碳酸氢钠的高渗透性和产生CO 2 的特性可对心肌和大脑功能造成损害,故应在建立充分人工呼吸和血液灌流后应用,如何再次使用碳酸氢钠治疗持续代谢性酸中毒或高血钾症,应根据动脉血气或血清电解质等结果而定。因该药有腐蚀性不能经气管导管给药。

对有低血容量的新生儿、已怀疑失血或有新生儿休克(面色苍白、低灌注、脉弱)且对其他复苏措施无反应者考虑给予扩容剂扩充血容量。一般可选择等渗晶体溶液,推荐生理盐水。大量失血时,则需要输入与患儿交叉配血阴性的同型血或O型血红细胞悬液,首次剂量为10mL/kg,经外周静脉或脐静脉缓慢推入(>10min)。在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反应观察后可重复注入1次。给窒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不恰当的扩容会导致血容量超负荷或发生并发症,如颅内出血等。

经上述复苏处理后,患儿仍呈持续休克状态时,可考虑应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其作用与剂量有相关性,小剂量1~41μg/(kg·min)可扩张周围小血管,增加肾血流量;中剂量5~10μg/(kg·min)可增加心搏出量;大剂量10~20μg/(kg·min)使血管收缩,有升压作用。使用时多从小剂量用起,根据病情变化逐渐增加剂量。多巴酚丁胺是由多巴胺衍生而来的,它主要是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大心搏出量,但对外周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却无作用,也不增快心率,初采用小剂量5μg/(kg·min),最大不超过20μg/(kg·min)。

加药剂量(mg)=体重(kg)×6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

给药速度依照1mL/h=1μg/(kg·min),应用输液泵调节滴速。

纳洛酮为麻醉药拮抗剂。在注射纳洛酮前,必须要建立和维持充分的人工呼吸。需要在正压人工呼吸使心率和肤色恢复正常后,但仍出现严重呼吸抑制,及母亲分娩前4h有注射麻醉药物史两个指征同时存在时应用。剂量为0.1mg/kg,首选静脉注射,也可以气管导管或肌内、皮下给药,可重复给药。由于麻醉药药效时间通常比纳洛酮长,常需重复注射,以防呼吸暂停复发。

母亲为疑似吸毒或持续使用美沙酮镇静剂的新生儿不可用纳洛酮,否则会导致新生儿严重惊厥。

脐静脉是静脉注射的最佳途径,用于注射肾上腺素或纳洛酮以及扩容剂和碳酸氢钠。可插入3.5F或5F的不透射线的脐静脉导管,导管尖端应仅达皮下进入静脉,轻轻抽吸就有回血流出。插入过深,则高渗透性和影响血管的药物可能直接损伤肝脏。务必避免将空气推入脐静脉。

3.复苏后治疗

窒息缺氧可能会给患儿带来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为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复苏后的监护仍至关重要,应加强对患儿体温、呼吸、面色、心音、末梢循环、哭声、眼神、意识状态、吸吮力、肌张力、神经反射、颅内压以及大小便等多项指标的监测。

(1)注意保暖,使患儿处于36.5℃左右的中性温度,减少氧耗。

(2)遇患儿自主呼吸稳定,肤色持续红润0.5h后可试停氧气。

(3)若患儿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可用氨茶碱静脉滴注,首次负荷量4~6mg/kg,静脉滴注,12h后给维持量2mg/kg,每8~12h给药1次。

(4)凡曾气管插管疑有感染可能者,或窒息患儿呼吸已近乎正常但2~3天后病情恶化,又再次出现呼吸困难考虑可能为继发肺炎前兆时,都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5)颅压高、脑水肿明显者,给予20%甘露醇0.25~0.5g/kg静脉滴注,每6~8h给药1次,之后逐渐减量。必要时给地塞米松,每次0.5~1mg静脉推注,病情好转后及时停药。

(6)重度窒息患儿,适当推迟开奶时间,以防呕吐物误吸再次导致窒息;如无呕吐时,可抬高上半身,以利于胸廓的扩张,减少心脏负担;胃潴留严重,胃管喂养不能耐受者,可改为静脉补液50~60mL/(kg·d),肾功能受损时适量减少液体入量。

(7)保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常规补充维生素K 1 ,排尿正常者第2天可加Na + 2~3mmol/(kg·d),3天后根据血钾测定结果,补K + 1~2mmol/(kg·d),注意预防低血糖、低血钙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W4iwYDla4v0dF9JYVQa3zrwVOhwIbKCJmeHu0fwn89O1gtjE6zOvu00rSpxPo5Y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