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孟子)曰:“挟 ① 太山以超 ② 北海 ③ ,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④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①挟: 在腋下夹着。
②超: 跨越。
③北海: 渤海。
④折枝: 在此处可以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为长辈按摩,枝通“肢”;第二种是鞠躬行礼;第三种是折取枝条。这里取第二种解释。
宣王问:“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现形式,凭什么去区分呢?”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跨越过北海,对人说:‘这件事我无法办到。’这是真的不能。给年长的人鞠躬行礼,对人说:‘我无法办到。’这就是不想去做,而不是做不到。所以,大王没能做到以仁德统一天下,不是属于挟着泰山跨越过北海一类;大王没有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这是属于为长者鞠躬行礼这一类。”
●子路行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 ① 于寡妻 ② ,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③ 。’ ④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①刑: 通“型”,示范。
②寡妻: 嫡妻,正妻。
③家邦: 大夫封邑,诸侯封国。
④“刑于”三句: 出自《诗经·大雅·思齐》。
“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也去爱护他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能掌握在手中。《诗经》上说:‘先为妻子做榜样,再带给兄弟好的影响,凭这些去治家和安邦。’是说要把这样的用心推广到周围的各个方面罢了。所以,广施恩德就足以去安抚天下,不施恩德,连妻子儿女也无法安稳。古代的贤明君主能够远超常人,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善于将他们所做的事推广开而已。现在大王的恩德已推行到了禽兽身上,却惠及不到百姓身上,这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一称,随后才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请认真地加以考虑。难道大王要兴师动众,使得将士们身陷危险之中,同别的国家结下怨仇,然后心里才感到痛快吗?”
●仁政惠民
庄暴 ① 见孟子,曰:“暴见于王 ② ,王语暴以好乐 ③ ,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 ④ 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①庄暴: 齐国大臣。
②王: 这里指齐宣王。
③乐: 音乐。
④庶几: 差不多。
庄暴来拜见孟子,说:“我得到齐王的召见,齐王告诉我,他喜爱音乐,我没有话来答复他。”随后又问道:“喜爱音乐怎么样啊?”
孟子说:“假如齐王很喜爱音乐,齐国恐怕就会治理得比较好了!”
后来有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问齐王:“大王曾经对庄暴说过自己喜爱音乐,有这件事吗?”
齐王脸色一下子就改变了,说:“我并非喜爱古代先王的音乐,只是喜爱现在流行的音乐而已。”
孟子说:“大王很喜爱音乐,齐国恐怕就有希望了!现在的音乐与古代的音乐效果相似。”
齐王说:“可以把其中的道理讲给我听吗?”
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同和别人共同欣赏音乐的快乐相比,哪一种更快乐呢?”
齐王说:“不如与别人一起欣赏快乐。”
●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