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帝本纪

(一)

黄帝者,少典 之子 ,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注释

①少典: 《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这里提到的“诸侯国号”实际上就是远古的部族名。

②子: 后代。

译文

黄帝是少典氏的后裔,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来就神奇而又灵异,在襁褓中就能够说话,幼年时就非常聪明,年纪稍长时就纯朴敏慧,成年后更显得睿智而练达。

●黄帝

(二)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以征不享,诸侯咸 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 ,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䝙、虎 ,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注释

①干戈: 干和戈均为古代兵器。

②咸: 都,全。

③五气: 五行之气。

④熊、罴、貔、貅、䝙、虎: 均为猛兽名。

译文

轩辕氏所处的时代,神农氏的势力已经变得衰微。诸侯间彼此征伐,百姓深受残害,而神农氏也无力进行征讨。于是轩辕氏便操练士兵,用来征讨那些没有来朝贡的诸侯,四方诸侯于是都来俯首称臣。而蚩尤是这些诸侯当中最残暴的,没有谁可以征服他。炎帝想要欺凌诸侯,诸侯都来归顺轩辕氏。轩辕氏修养德行训练军队,研究气候,种植五谷,安抚百姓,测量四方的土地,训练出犹如熊、罴、貔、貅、䝙、虎等猛兽的强大军队,率领他们同炎帝在阪泉的郊外作战。经过三次激战,终于赢得胜利。

●蚩尤始乱

(三)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译文

帝颛顼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文静深沉而富有智谋,通达明白而清楚事理;种植各种作物来让地力得以充分利用,按时节行事,顺应自然,尊奉鬼神,制定礼仪,调和五行之气,教化民众,洁净虔诚地举行祭祀。向北到达幽陵,向南到达交阯,向西到达流沙,向东到达蟠木,无论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无论是大山大河还是丘陵小溪的神,凡是日月可以照耀的地方,没有不服从他、依附他的。

●颛顼

(四)

于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 。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辩 于群神。揖 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遂见东方君长,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为挚,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狩;八月,西巡狩;十一月,北巡狩:皆如初。归,至于祖祢庙,用特牛礼。

注释

①齐七政: 测定日、月、五星运行是否正常,来判断执政的得失。古人认为天象上的变化,如日食、月食、五星相聚等与人事吉凶有着直接关联。齐,排列。七政,指金、木、水、火、土五星及日、月。

②辩: 通“遍”,普遍地进行祭祀。

③揖: 通“辑”,聚敛。

译文

这时,帝尧年纪老迈,让舜代行天子政务,以便观察天帝的意愿。舜就观察璇玑玉衡,调整对日月五星的测算结果。然后又祭祀上天向上天告知此事,又祭祀周边上下四方,举行望礼遥祭天下名山大川,遍祭群神。准备了齐全的五种玉制礼器,选择吉利的月份与时日,召见四方的诸侯君长,向他们颁赐玉制礼器。这一年的二月,舜前往东方巡察,到达泰山,烧柴祭天,又举行望礼遥祭天下名山大川。然后又接见东方各诸侯国的首领,校正历法,同他们核对季节、月份以及时日,统一音律及度、量、衡,制定五类礼仪,以五种玉制的礼器、三种彩缯、两种活牲、一种死禽分别作为诸侯、卿大夫与士相见的礼物。朝觐礼毕后,五种玉器全部归还给各方诸侯。五月,舜前往南方巡察。八月,前往西方巡察。十一月,前往北方巡察。每到一方就都像到东方那样,接见当地的诸侯君长,统一相关的行政制度。回来后,前往祖庙父庙,举行最为隆重的祭祀之礼,祭祀列祖列宗。

●帝舜

(五)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译文

舜在二十岁时,就以孝顺而闻名于世。三十岁时,帝尧询问可以予以重用的人,四方诸侯首领都推荐虞舜。于是帝尧就将两个女儿嫁给他,观察他在内怎样治家,又让自己的九个儿子与他相处,观察他在外如何待人接物。舜居住在妫水隈曲之处,在家中非常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也不敢因为出身尊贵,而以傲慢的态度对待舜的亲属,非常懂得做媳妇的规矩。尧的九个儿子都更加纯朴厚道。舜在历山种田,历山地区的人们在划分田界时,都懂得彼此谦让;在雷泽捕鱼时,雷泽附近的人都互相谦让自己的住处;在黄河边制作陶器时,黄河边出产的陶器完全没有粗制滥造的情况。他住过一年的地方,都形成了村落;住过两年的地方,就形成了城镇;住过三年的地方,就足以发展成都市。

●有虞二妃

(六)

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凰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译文

皋陶担任法官,执法公正,实事求是,百姓都极为信服;伯夷负责礼仪,上上下下都能够谦恭礼让;垂统管工师,各种工匠都干出了成绩;益掌管山泽,山林湖泽都被开发利用起来;弃主管农业,各种谷物都生长得极为茁壮茂盛;契担任司徒,百姓彼此间都亲密和谐;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部族都前来归附;十二个地区的长官巡视四方,九州百姓没有敢躲避与违抗的;他们当中只有禹的功绩最大,他凿通了九座山脉,疏通了九个湖泊,治理了九条泛滥的江河,划定了九州的疆界,各州都以本地的特产前来进贡,没有不符合相关规定的。疆域方圆五千里,延伸到了最为遥远的不毛之地。在南方,安抚了交阯、北发,在西方安抚了戎、析枝、渠廋、氐、羌,在北方安抚了山戎、发、息慎,在东方则安抚了长夷、鸟夷,四海之内都非常感念帝舜的功德。于是,禹创作了《九招》乐曲,引来了珍奇异物,凤凰飞翔。天下的文明德政都从虞帝时代开始。

●皋陶 /FHmhbLR1Zx/ehwiYUo/oguti4UM6ckkbj1LouCv+3tTjsGkeDMAvbgHyeI1C9mC



殷本纪

(一)

汤征诸侯。葛伯不祀,汤始伐之。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汤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罚殛之,无有攸 赦。”作《汤征》。

注释

①不: 通“否”。

②攸: 同“所”。

译文

汤征伐诸侯。葛伯不奉命进行祭祀,汤首先征伐他。汤说:“我有一句话:人们能够从水中看到自己的样子,观察人民就能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不好。”伊尹说:“非常明智啊!能听别人的话,才有人向你述说治国的道理。君临国家,视民如子,为善的人就全都前来任职了。努力啊,努力啊!”汤对众人说:“你们如果不能够遵从我的命令,我就会重重地惩罚你们,决不宽恕。”《尚书》中的《汤征》就是此时作的。

●契

(二)

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译文

帝武丁继位后,希望复兴殷朝,但没能找到合适的助手。因此三年没有说话,政事都由太宰来决定,暗中观察国家的情况。武丁在夜里梦到一个圣人,名叫说。他观察了众多的官吏,没有一个能跟梦中所见的人相符合的。于是就派出很多画工在民间到处寻找,终于在傅险这个地方找到了梦中的那个说。当时说作为刑徒正在傅险修建房屋。说被送到武丁那里,武丁看到他后就说“找对了人”。跟他一交谈,果然是一位圣人,就任命他为宰相,他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于是就根据傅险这个地名来确定其姓氏,称他为傅说。

●商高宗武丁

(三)

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 登鼎耳而呴 ,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注释

①雉: 野鸡。

②呴: 同“雊”,野鸡叫。

译文

帝武丁祭祀成汤的第二天,有野鸡飞来,站在鼎耳上鸣叫,武丁感到很害怕。祖己说:“王不必忧愁,先搞好政事要紧。”祖己于是告诫武丁:“上天观察下民,主要看他们的行为是否合乎道理,天赐予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寿命短是因为人的行为不合道理,并不是天要让人夭折,使人的生命过早中断。有的人不顺应道理,又不肯认罪,等到上天降下命令纠正他的德行了,他才想起来说‘怎么办’。唉!大王继承王位,恭敬地对待民众,没有什么不符合天意的,经常举行祭祀的时候,礼仪不可以不合乎道理。”武丁进行政治改革,布施恩惠,使得天下的人都很欢欣,殷朝国势又再次兴盛起来。

(四)

帝纣资辨 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 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 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 置其中。

注释

①辨: 同“辩”,有口才。

②距: 同“拒”,拒绝。

③仞: 通“牣”,满。

④蜚鸟: 即飞鸟。

译文

帝纣口才极佳,思维敏捷,耳朵、眼睛都很灵敏,勇力过人,可以徒手与猛兽搏斗;智慧足够用来驳斥劝谏,口才足以掩饰自身的过错;以才能向臣下自夸,以名声来压服天下,认为所有的人都不如自己。他很喜欢喝酒,享乐过度,亲近妇女;特别是宠爱妲己,就听信妲己的话。他让乐师涓创作了新的极为放荡的曲调,还有北里之舞与轻柔而颓废的音乐。为了装满鹿台的钱库及钜桥的粮仓,大大加重了各类税收。又大量搜取狗、马及各种珍奇的事物,塞满了宫室。还扩大沙丘的园子,增修亭台楼阁,猎取了很多野兽飞鸟放到园子里。

●妲己害政

(五)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详 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悬之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说。于是周武王为天子。其后世贬帝号,号为王。而封殷后为诸侯,属周。

注释

①争: 通“诤”,谏诤。

②详: 通“佯”,假装。

译文

纣越来越放肆地胡作非为。微子屡次劝谏,纣都不听,于是微子就与太师、少师商量,下决心离纣而去。比干说:“身为臣子,就算要丢掉性命也得据理谏诤。”就在纣面前极力劝谏。纣发怒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总共有七个窍。”就剖开比干的胸来察看他的心。箕子很害怕,假装发狂去当奴隶,纣将他囚禁起来。殷朝的太师与少师看到如此情况,就带着祭祀时所用的乐器逃往周。于是周武王就率领诸侯去讨伐纣。纣也发兵在别都妹邑郊外的牧野与周军作战。甲子那一天,纣军大败。纣逃回妹邑,登上了鹿台,穿上自己的宝玉衣,投火而死。周武王砍下了纣的头,将它挂在白旗竿上,并杀掉了妲己。另一方面,释放了箕子,为比干的墓加上封土,在商容居住的里巷的大门上加了褒扬他的标志;又封纣的儿子武庚禄父为国君,继续奉祀殷商的先祖,并让他遵循盘庚的治国方法。殷人很高兴。于是周武王就成了天子。周朝后来取消了帝号,降级称王。殷王的后人被封为诸侯,附属于周。

●脯林酒池 NF1VUh5kan6AafZOCkIfXNNj+VNKpKfSpWCunvN3M82upkpANSgxx819EGscUTVG



登录后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登录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