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序

罗兰·巴尔特在母亲于1977年10月25日去世的翌日,就开始写他的“哀痛日记”。他是用墨水笔写的,有时也用铅笔。他把标准纸裁成四块,日记就写在裁后的纸片上,他在办公桌上一直保留着这样的一些纸片。

在他写这本日记的过程中,他为法兰西学院 准备了《中性》的讲稿(1978年2—6月),写出了名为“长久以来,我早早上床”的报告会讲稿(1978年12月),他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1979年4月至6月间他写成了《明室》( La Chambre claire )一书,又于1979年夏天为他的《新生活》( Vita Nova )写作计划写出了一些页码,他还为法兰西学院准备了两次的“小说的准备”讲稿(1978年12月至1980年2月)。这些重要的著述,都明显地带有着母亲去世的符号,而它们中每一部的起因,又都与这些纸片有关系。

这些纸片主要是在巴黎和靠近巴约纳(Bayonne)市的于尔特村写的。巴尔特有时常在弟弟米歇尔 和弟媳拉歇尔的陪同下在于尔特村短暂居住。这当中,间或有几次外出旅行,特别是去摩洛哥,因为他常被邀请去那里讲学,而且他也很愿意去那里。《哀痛日记》这些纸片一直保存在当代版本收藏馆(IMEC)中,这里提供的是其全部,无一缺漏。当出现混乱的时候,我们就按照时间先后重新排列。纸片的版式要求编辑工作明晰无误,但某些纸片正反两面都写有日记,而且有时一篇日记连续写在了多块纸片的正面。作者提供的姓名缩写字母,指的都是他的一些好友,在这里得到了保留。那些方括号,是罗兰·巴尔特自己加的。一些脚注用来表明背景情况或明确一种暗示。

亨丽叶特·班热(Henriette Binger)生于1893年。她20岁时嫁给了路易·巴尔特(Louis Barthes)。她22岁时做了母亲,23岁就因战争而成了寡妇。她84岁辞世。

我们在这里读到的,并非是由其作者完成的一部书籍,而是作者意欲使其成为书籍的假想——这种假想铺垫了他的著述,并在此名义之下表明了它是怎样的一部书

娜塔丽·莱热(N.L.) jRiLDY07CvWd45fvqsRsCMODFgIZXt4tpG7MSHGUDsufHfM0yoh3Cti38qzRbw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