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语境依赖性

本研究所针对的词汇语用学问题归根结底是语言在语境中的意义问题。语境是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因此,语用意义的研究离不开对语境信息的关注。广义上,语境是指语言运作或使用的环境,在语言学中包括与语言使用和理解有关的一切环境。但传统的语境界定往往指上下文或语言语境,定义过于狭窄。20世纪初,Malinowski(1923)提出情景语境概念,随着语言学由语义学到语用学再到当前的认知语用学的发展,认知语境、语境顺应、语境干涉等理论逐渐兴起,语境的研究范围变得越来越复杂,对语境理论的研究已从传统的静态描写上升到动态的认知分析(蔡文辉,赵鸿瑜,2006)。本节重点介绍假设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词汇语用学所研究的内容与语境紧密相关,词汇的语用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赖语境形成的具有临时性的动态语用模块意义。

一、关于语境的研究

对于语境的研究经历了静态描写到动态认知的发展过程。静态语境观将语境看作先于交际存在的客观存在,主要有语境成分论和语境知识观两大观点。静态语境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有Malinowski(1923,1935)、Firth(1957)、Halliday(1978)、Hymes(1972)等,他们认为,语境指在语言活动过程中,对话语的形式、得体性以及意义传达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抽象因素,包括语言的上下文和情景的上下文、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等(转引自蔡文辉,赵鸿瑜,2006)。动态语境观则把语境看作交际活动参与者之间的知识语境构建,认为其是支撑当下进行成功交际活动而需要共享的各种背景知识(何兆熊,2000)。Lyons(1977)和Leech(1983)发展了这种语境观。动态语境观将语境看作动态生成的变量,会话者可以通过语言创造性这一特征,在交际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交际目的进行新语境的构建,从而推动交际进程。主张动态语境观的学者主要有Sperber、Wilson 和Verschueren等。Sperber、Wilson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语境定义为动态的心理构建体,并提出了认知语境的概念(Sperber& Wilson,1995)。Verschueren的语境顺应论是典型的动态语境观,强调了语境在交际中的更新变化及意义的动态生成(Verschueren,1999)。

人类学教授Malinowski第一次系统提出了语境的思想,并先后提出了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Malinowski,1923)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Malinowski,1935)的概念,前者指“与话语交际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客观环境”,后者指“交际双方所处的文化背景环境”。Malinowski关于语境的重要论断构建了初步的语境理论,他也被称为“现代语境研究的鼻祖”(彭利元,2008)。Firth继承并发展了Malinowski的理论,将其从人类学领域转换到语言学领域,语境逐渐成为语言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th,1957)。Firth指出语境有两种: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即语言语境;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即Malinowski所说的情景语境,而情景语境又有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之分,内部关系指与参与双方交际行为相关的特征,外部关系则指交际双方的社会结构、经济地位、宗教信仰、话语类别等有关特征。1978年,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在前人语境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语域理论”,认为情景语境实质上属于文化语境的具体表现,文化语境则是情景语境的抽象概括,两者是互补关系,只是观察角度存在差异,本质上属于同一种现象。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1972)进一步发展了语境的理论,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该理论强调言语行为要与语境要求相吻合才能具备得体性。此外,Hymes还深入研究了语境的构成要素,认为语境主要包含情景、参与者、语用规范、语用目的等语境特征(contextual feature)。分析人员可根据交际状况选择必要的特征对其性质进行判断和描写。Hymes理论的缺点在于,作为语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下文没有被提及。

相比上述学者对于语境要素的研究,Lyons和Leech更多地将语境看作促使双方成功交际的背景知识。Lyons将语境看作一个理论概念,交际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以对话语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该知识储备即属于语境的一部分。Ly-ons(1977)从语境的得体性出发将语境概括为六种知识,即角色和地位、场合、正式程度、交际媒介、恰当的语域和恰当的主题。Lyons从知识储备的角度对语境进行了解释,分析了语言外的非语言社会因素对话语表征的影响,认为语境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话语的得体性。Leech(1983)认为语境就是“说话人与听话人所共同拥有的并有助于听话人理解话语信息的背景知识”。他认为听话人会在理解的同时做出多种假设,跟语境相符的假设才会被接受,反之则被排除。根据“共有知识”的观点,语境知识必须是听话人与说话人共知共享的,否则语言交际活动就不能继续进行。

这些关于语境的研究被统称为静态语境观,其具备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语境要素被看作先于交际过程存在的客观存在;二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突出强调了语境的释义和制约作用(何兆熊,2000)。

随着语境研究的深入,静态语境观不断暴露其不足,语言学家逐渐认识到,在现实语言交际中,交际者具有很大的主观创造力,不会囿于已有的语境,而是通过新旧知识信息的结合不断构建新的语境以推动交际进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用学的产生和发展为语境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语境观逐渐向历时的、动态的研究转变。认知语境观以听话人为中心,重点关注话语理解的过程,包括语境在交际中的构建过程。交际过程是由说话者和听话者共同维持推进的,认知语境观关心的一个问题即从听话者角度出发,探索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语境寻找问题。如果听话者无法构建出相应的语境来实现说话者的交际期待,就会导致话语误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败(何自然,陈新仁,2004)。关于语言交际的认知状态研究,Sperber& Wilson(1995)提出了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的概念,语境被定义成一种心理构建体,是听话人大脑中对于世界的假设,当听话人接收到新信息时,他会调用自己认识环境里的相关有利信息与之进行关联性匹配,以推导说话人的语用含义及交际目的,因此,认知语境不是静态固定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概念。

Verschueren认为要从综观的层面考察语言选择各层次的机制与动机,通过语言选择的手段适应交际环境与目的,语言使用即通过语言筛选进行表征的过程,交际者之所以能够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是因为语言具有顺应性(adaptability)。1999年,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中提出了语境关系顺应论,指出在交际过程中语言选择必须与相关语境顺应。Verschueren(1999)认为,语义是在与语境关联的顺应过程中形成的,语境是不断变化的,同时,语言选择也必须随之变化,呈现出动态性,其动态性表现在时间跨度上的动态性以及语境的构成要素的动态特征。Verschueren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两大类。他认为交际语境由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组成。其中,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语境中处于核心位置,因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语境成分都要靠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激活才能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心理世界主要指交际者的性格、情感等心理因素,进入交际语境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两类,即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听话人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仇鑫奕,1999)。

从早期的语境成分论到语境顺应观,学界对于语境的描述从传统的静态观转向认知的动态观,语境早已成为语用学甚至语言教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语言的使用与理解都无法脱离语境。同样,语用学探讨的词汇意义不是抽象的编码意义或者固定不变的词典意义,而是在特定语境下产生的语用意义,具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

二、词汇信息的语境依赖

词汇在离开特定语境的情况下所表达的意义是抽象的编码意义,表示物体、事件或特征的相同类属,例如,当词语“长城”出现在交际中时,其在人脑的映射是以概念形式出现的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例如“八达岭长城”“坚固”“古代修筑”“抵抗外敌”“屏障”等,都会被从记忆中抽取出来。而对于“长城”的意义编码,是人在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内在联系,运用智力加工储存在记忆中的,因此是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的集合。

以上属于词汇语义的研究范畴,但在自然语言的使用和理解中,词汇语用意义或交际意义并不等同于其编码意义,句子的意义也并不等同于词汇编码意义的组合语义,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总是会受到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语境因素影响。也就是说,某一词语的编码含义和它在特定语境下形成的语用含义之间、词汇语义与交际意义之间是不可能完全等同的。交际中的话语理解及阅读中的话语处理都脱离不开语境的加工,这为词汇语用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理据。

自20世纪中后期,语义学研究重点逐渐转向语言的实际使用后,语境对于语义的影响得到了重视。1992年,法国学者Descamps曾根据政治领域中的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尝试构建了分析词汇语境的工具,并提出了人为过程、指称、动作实施、界定、比较、因果、强调、状态、量、时、意愿、话语/语篇等语义范畴,虽然难以涵盖所有分析词汇交际意义的范畴,但已涉及了词汇使用中的语用维度与语境因素,如指称、意愿、话语/语篇等(转引自张祖建,1995)。Descamps主要采用了语义分析法,并未将语境因素与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交际含义做出关联性的动态考察,但就分析使用中的词汇而言,已经将语义范畴与语境进行了一定结合,为考察特定语境下的词汇语用意义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国学者张志毅、张庆云(2001)也曾在词汇语义学的范畴内尝试加入语境因素考察词汇的具体使用意义,利用汉语、英语、俄语、德语等不同语言的语料,建构词汇语义学的立体轮廓,并涉及了传统词汇学回避的词义语用问题,如制约义位组织和词义出现的语境。以上研究说明了语境对词汇信息的制约与限制在语义学中逐渐得到重视,并成为现代语义学的研究趋势,这也为词汇语用学的产生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话语及词汇的理解中,语境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如帮助消除歧义、帮助构建隐喻或转喻等。例如,“mouse”在某些特定语境下指“老鼠”,而在某些语境信息的支撑下指“鼠标”。这说明,词汇具体语用意义的确定不能脱离语境,例如:

(1)在本次惠民会议上,银行新推出的土特产解决了农民资金不足的问题。

(2)在股份制改革中,发展自己的土特产被认为是具有国家特色的制度变革。

“土特产”的词典释义为“土产与特产的并称,当地有独特品质特色或记忆的农产品或手工业产品”,但在上述两个例句中,例(1),在“惠民”“银行”“资金不足”的语境信息支撑下,“土特产”的具体语用意义变为“金融产品或服务项目”;例(2),在“股份制”“国家特色”“制度变革”的语境信息支撑下,“土特产”同样弱化了“农产品或手工业产品”的词典意义,而强化了对“地方独特性”义素的强调,指“因地制宜进行制度变革”。这样的语用意义是根据语境临时产生的,具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

另外,在话语生成与输出中,说话人可借助语境关系使用省略结构,或借助某一词语构成话语,例如:

(3)Tyson bites more than he can chew.

(4)赢了!赢了!赢了!

在缺少语境信息的情况下,上述句子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实际上,例(3)是1998年12月《镜报》( The Mirror )刊登的一则新闻的标题,暗指1997年泰森在拳击赛中咬掉对手耳朵的丑闻。在丑闻发生前阅读这句话,或者对不关注该事件的读者来说,因缺少语境的支持,很难形成正确理解。例(4)是2021年4月新华社发布的一则推文的标题,在全国人民都关注的一场女足运动赛事中,中国队以4∶3的总比分战胜韩国队,拿下亚洲区最后一张东京奥运会女足门票。可见,对具体语义信息的理解离不开语境信息的支撑作用。

对使用中的语言进行意义与理解上的探讨从早期的语言哲学研究便开始了,维特根斯坦(2005)的一个中心观点便是“不问意义,要问使用”,即“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法”,词汇理解依赖于在语境中的具体作用。至今,这一观点已广泛运用于语言学研究的多种理论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研究的进程推动了词汇语用学的发展,词汇语用学旨在弥补词汇语义学的缺陷,探讨语义学与语用学层面的词汇使用中的意义问题,融合语用语言、社交语用、认知语用等角度对词汇的使用与理解进行多维研究,并尝试解读语义学无法解释的语义异常、语义延伸、语用模糊、语用充实等问题,这一研究领域必然与语境紧密相关。

三、语境依赖的解释性研究

以上论述了语境对于词汇意义确定的重要作用,从词汇出发,在认知语言学家普遍接受的百科知识语义观的视角下,词汇是激活庞大网状百科知识的切入点,语境起到了意义的限定与制约作用,这为研究词汇语用的语境依赖奠定了基础。关于词汇意义是如何在语境下具体构建的,冉永平(2012)认为词汇语用意义受到语境或原型意义限制,或者在原型认知中激活出具有相似性的范畴意义,或者在语境中构建出全新的临时性意义。van Dijk(2008)运用“语境参数”概念,试图将复杂的语境转化成具备可描写性的功能参数,揭示了明示推理的认知机制。上述解释都具有一定合理性,为本研究假设论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上述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语境依赖的解释性论述。

百科知识语义观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angacker(1987)、Fillmore(1982)、Taylor(2001)等。该语义观认为我们对词义的理解、描写与解释等都离不开词的百科知识结构,话语中的语言单位都相当于一个开放式的知识结构入口。

百科知识语义观在本质上区别于客观主义语义观。在词义的解释上,客观主义语义观采取具有二分性质的语义成分分析法,认为词汇意义是纯语言的,与百科知识无关,这与经典范畴的观点相一致,而百科知识语义观的形成基于原型范畴观以及语言研究的经验观与认知观,认为仅仅用语言内部的语义特征来描写词义是不够的,完全理解某一词语的意义需要考虑人们对事物本身及其文化背景的了解,以及在与事物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主观经验、意象图式等(黄月华,邓跃平,2012)。因此,在认知语义学中,意义是具有百科知识性的,体现为语言本体意义背后的知识体系或知识结构。

百科知识语义观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百科知识具有结构性,词语是百科知识的切入点。Langacker(1987)把百科知识分为四类:约定俗成知识(conventional knowledge)、类概括性知识(generic knowledge)、本身内涵知识(intrinsic knowledge)、典型性知识(characteristic knowledge)。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所有百科知识都是具有一定结构的网络状体系,以某些内容或某种方式为核心相互联结,生活中的知识类别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进行相互转换。词语意义由其所处的语境决定,词语的功能在于激发与其相关的庞大的百科知识网络意义。

二是百科知识具有动态性。词语的核心概念意义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但与词语本身相关的百科知识却是不断动态变化的,这是因为百科知识来源于人的现实经验,现实经验会促使词汇意义变迁和新兴词语产生。

三是百科意义与语境意义不同。百科知识包含上述四种类型,并且四种类型之间相互贯通,依据使用情景激发相应的结构内容,而其在话语中的意义由语境因素决定,或者说,词汇特定百科意义的激活受到语境的制约,具体语境下的词汇意义是百科知识内在属性和各种语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于词汇意义描写与百科知识结构相关的研究,影响较大的有语义框架理论(Fillmore,1982)、理想认知模型理论(Lakoff,1987)、认知域理论(Langacker,1987)以及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型理论(Evans,2009)等。这些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词义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为其他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如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以及构式语法理论等,都涉及词所进入的百科知识结构(黄月华,邓跃平,2012)。

综上所述,由于词汇意义的百科知识性,语义理解的思维空间被充分扩大,这已成为认知语言学被普遍接受并不断发展的理论基础。要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词汇意义,就不可能脱离百科知识语义观。在现实话语中,词汇为意义的筛选提供了百科知识的网络空间,语境则是制约语用意义的重要因素。关于语用意义是如何在语境的支撑下构建的,冉永平在《词汇语用探新》(2012)中论述了语境构建的临时性,并在人的普遍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概括出了词汇语用信息语境参考的两种方式:原型参照与语境参照。前者是初级的,后者是终极的。这两种参考方式对于本研究假设的构建起到了指导性意义。

原型参照以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为基础,原型范畴理论由Rosch(1978)提出,解释了人对词汇意义理解范畴化的一般认知规律。以家族相似性为基础,事物的范畴围绕该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形成,事物之间没有截然清晰的分界。依据该理论,我们就客观世界所形成的概念或范畴都有相对应的原型,语言范畴也具有原型性,在同一范畴中,不同语言成分在认知中的地位并不是等同的,具有典型特征的成分是意义核心,通常作为认知参照点,而随着认知的不断加深和拓宽,意义核心会不断变化,从而产生词义的扩充、收窄、转义等(Rosch,1978)。原型范畴理论克服了经典范畴中的二分法的绝对范畴划分的局限,将事物范畴按照特征典型性,区分为意义核心范畴与意义边缘范畴,对于具备模糊性的事物范畴做出了相对合理的解释,因此在认知语言学中得到了广泛认可。例如,杯子的典型特征是有把手、可拿在手上、长宽高比例适中、具有装水的功能,但若一个杯子形状圆滚滚、无把手、不好拿、可以装水喝茶,大致也是杯子,我们也可以将其作为杯子的范畴,只不过不是典型的,而属于范畴中的边缘成员。

当词汇语用信息的语境构建仅涉及词汇的义项选择时,或者词汇语用意义涉及的是其原型范畴的缩小或收窄时,词汇理解过程就是参照意义原型,以意义原型作为认知参照点,临时的语用意义会以距离意义原型“或远或近”的语义特征存在,因为词汇意义主要以其原型特征存在于人脑中,在对话语中的词汇进行理解时必然会参照该特征。例如,在句子“I saw the bird in the zoo.”中,在缺少明确的语境信息时,听话人对“bird”的理解往往会参照原型特征,再进一步根据语境因素明确真正的语用意义。有时,词汇的语用意义就是原型特征之一或原型实体,但这一过程仍需要特定语境的支撑,这表明认知上的原型参照是一种初级参照方式(冉永平,2012)。

但对于交际中的语用意义进行理解推理,仅仅参照原型特征是不够的,冉永平认为,相同概念中不同成分的原型特征具有不稳定性,可能会在不同语境中出现不稳定的原型特征,因此,还需要更为高级的语境参照。这涉及了语言使用的更多因素,如语篇语境、百科知识、交际意图、语境假设、词汇所触发的原型特征等。在更多特定语境的制约下,词汇信息不仅会涉及原型范畴与特征,还会在特定语境下构建出全新的临时意义。如例(5):

(5)一年中只有两次大的窗口,于“嫦娥”而言则是4月和9月。而在本月有3天是她的窗口,即24日至26日的每天下午6点左右,每天只有35分钟,错过这个时间就只能等到明年。

以上例子来自2007年10月《南方都市报》对于“嫦娥”探测卫星的描述,句中的“窗口”既不是其原型意义,也不是指“渠道或途径”的常规喻义,而是在特定语境下构建的全新语用意义,指我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最佳发射日期。读者既需要在了解背景语境的情况下理解“嫦娥”的意思,还需要通过语境假设推理出非编码意义“窗口”的临时语用意义,而这需要更为高级的语境参照(冉永平,2012)。

原型参照与语境参照是在认知语用学研究下对于词汇语用现象的认知推理解释,推理过程突出了语境对于词汇语用信息的支撑作用及语境构建的临时性,说明了词汇信息构建就是特定语境下的一种语用充实过程(冉永平,2005)。本研究同样在认知语用学范式下,探索语境因素对于词汇语用信息的依赖与支撑作用,认为自然语言中的词汇意义是依赖语境形成的具有临时性的动态语用模块意义,而语境由语义形式的多种语境信息参数综合而成,限制甚至决定了特定语境下的词汇语用意义。语境信息参数也是认知语境观下的重要观点,为阐释语境对于意义的支撑作用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传统语境研究倾向于把语境进行要素化与类型化,van Dijk(2008)提出:语境包括基于文化特性的、约定俗成的、共享的范畴化图式结构,这属于语境认知观。但由于语境范围广,分类多,很难将其运用于文本阐释的理据分析,因此,van Dijk(2008)又提出了语境参数(contextual parameter)的概念,并将社会语境因素纳入基本语境参数范畴。“参数”概念的提出将语境具体化、层级化,使语境具备可描写性,旨在考察语境参数是如何从语义和语用层面影响人们对话语意义的理解的。语境参数是约束文本阐释和实现意义确证的重要因素与有效途径(吕洁,陈开举,2020)。

格雷西亚(2009)将语境参数进行量化,试图进一步细化语句意义理解的语境化过程。曾利沙(2002,2007)及曾利沙、李燕娜(2011)将语境视为由多个参数构成的集合,阐释宏观及微观语境参数的框架功能性作用,后将其定义为“文本中显性或隐性存在着的对自变元的概念语境化意义生成过程产生映射或制约的言内或言外参数因子”。吕洁、陈开举(2020)在综合当代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语境参数定义为“通过语言主体认知,多形式进入阐释与交际过程,对言者语言及相关意义的表征与传递发生作用,由此开拓并制约语言理解与交际正当展开的多语境成分构成”。

可见,参数的设定试图把过于复杂的语境和杂乱无章的语境成分具体化与量化,尽可能地划分层级或统一层级,将话语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参数化。同时参数的功能性又能对信息间的潜在关联进行有效阐释,曾利沙、李燕娜(2011)认为宏观语境参数就是一个以概念为核心的开放式知识网络图式框架,类似于词汇的百科知识意义;微观语境参数指具体话语中对概念进行关联性制约的功能性影响因子。语境的运作需要结合宏观微观语境参数的连接与建构来把握。当前,认知语境参数理论在我国多被运用到文学阐释、文学翻译及关联性阅读等研究中,总体来说,都是试图从认知角度分析意义在语境下的构建机制。本研究认为,语境参数对于语境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其在形式上将各种复杂的语境进行语义化,让情景和文本阐释有了规范的形式。

在以上认知语言学观点的基础上,本研究秉持的认知语境观如下:语义具有百科知识性,同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词语的百科知识储备因其现实经验差异而呈现出差异性,在进行话语理解时,会首先会激活这一词语的编码意义和相关百科知识,随着阅读的进行,人脑会在认知系统的控制下自主将其与具有语义最佳关联的词语相联系,形成具有一定意义和功能作用的语境参数,语境参数支撑了整个语境的形成,而语境又反过来制约了词汇意义的分散,帮助确定或构建临时性语用意义,这个意义是通常词汇义素的全部激活或部分激活,这种激活会造成语义的临时收窄、扩充或转喻。语境对于词汇语用学研究范式下语用的推理与产出具有重要作用。那么,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词汇语用推理过程所涉及的动态语境在人的大脑中是怎样的存在呢? f45NgB2/3IsDAT40tXi5eAoohDqJEpG1Pdy8HpblERVkOMJVoy7TXA8r1NcSm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