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舌尖下的西湖

来到西湖畔,顺着绿柳参差的湖滨大道,过望湖楼,上断桥,走过白堤,经平湖秋月,就看到了傍依孤山悠然临湖的楼外楼。游人虽为造访人间天堂而来,但对天堂美味的期盼亦是一种撩拨——若是能在楼外楼这样的绝胜之处,将窗外的湖光山色、人间美味连同传世诗文一同快意品尝,那才叫不枉西湖之行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携新婚妻子在早春二月畅游苏浙,在楼外楼第一次吃了西湖醋鱼。我们临湖凭窗,先要了一杯龙井茶,慢慢点菜,菜上来了,记得大快朵颐的同时,窗外有柳絮飘入,清新宜人,印象殊深。那时的游人不像现在这么多,食客也大都是气定神闲的模样,楼外楼仅是碧瓦飞檐的二层小楼,而厨师烧菜也都非常用心。西湖草鱼专门养在厅堂楼梯旁的水池里,一尺多长,一两斤重左右,任由客人自点,指哪条抓哪条。一番收拾,入油锅炸三两分钟,浇上醋芡,端上桌时鱼的口尾仍在微动,肉质自是异常鲜美滑嫩,又甜又酸,别具特色。只是,如此做法难免有点残忍。

后来再去尝西湖醋鱼,就有了改变。一般不再直接拿活鱼下锅,而是把宰杀洗净后的鱼身剖成两片,抽去鱼骨,用清水煮,浓淡恰到好处的糖醋勾芡,敷覆在拼接得有头有尾、有型有款的鱼身上,散发出檀香木般清亮幽雅的光泽。因鱼已先在清水池里饿养两天,吐净胃肠内的消化之物,故吃起来不但没有丝毫泥腥味,且恍惚间有一缕缕蟹肉香。这个菜的特点是不用油,只用白开水加调料煮,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三四分钟,至鱼的胸鳍竖起,以鱼肉断生为度,讲究食其鲜嫩和本味。看看店堂壁上悬挂的题词,你就知道难怪那么多文人雅士和各界名流都纷至沓来。

浙菜最富于江南特色,用料讲究品种和季节时令,刻求细、特、鲜,以充分体现食材质地的柔嫩与爽脆。其中的三鲜海参,可以说是名动天下。在以经营杭州风味菜为特色的楼堂馆所,主要名菜除了西湖醋鱼,还有宋嫂鱼羹、龙井虾仁、东坡肉、响铃儿、叫化童鸡……菜点如西施舌、银丝卷、三鲜烧麦、虾肉烧卖、猫耳朵等。

说到西湖边的菜,杭州人自有说法。说是百十年前,一个姓洪的落魄秀才,从故乡绍兴来到孤山下寺庙旁开了家小店,专烹鲜活的西湖鱼虾。秀才利用肚里墨水,将流传在西湖的史迹传说糅进菜谱中,在材料、品色、口味、特色上挖空心思,创出极富文人味的特色菜,渐渐就有了名声。西湖醋鱼(糖醋鱼)自是湖边的第一招牌菜,系点睛之作。有人说,西湖醋鱼真正的原创者是一位颇受文人眷爱的“宋嫂”,有其小叔子给她打手下,故西湖醋鱼又叫“叔嫂传珍”。也有人说,袁枚《随园食单》里的“糖醋溜瓦块鱼”,才是西湖醋鱼的最初范本。

不管在西湖边还是不在西湖边,要想品尝正宗的西湖醋鱼,就要去一些响当当的餐馆。但是对于普通的外地人来说,叫得上口的大约只是孤山旁的“楼外楼”和灵隐寺那边的“天外天”,此两家餐馆终究是历史悠久、名声在外,肯定可以算杭帮菜的上品了。倘若要是向人打听哪里西湖醋鱼最正宗,或许会告诉你一些“天香楼”“新白鹿”“王润兴”“张生记”“奎元馆”这样的名店,当然消费都不低。据说杭州本地人爱去的是“外婆家”,那里杭帮菜不但正宗而且价格相对较低,但同花港观鱼那边红栎山庄旁的“知味观”一样,就是人太多,要做好排长队的准备。

今年春深时节我同妻子再游西湖。烟花三月,细雨如丝,因是惧怕人多,我们约莫在上午十时半左右即步入楼外楼,但各路食客还是多得不得了。好不容易才拿到菜单,点了一份西湖醋鱼,我是着意要探寻一下极品西湖醋鱼的风致。起先以为也是要以草鱼做食材,不料厨师在下单前,将一条装在小桶里的鱼当面给看了看,黑乎乎的,有点像大号的塘鳢鱼(即俗称的“桃花痴子”),又像是著名的松江四腮鲈鱼。鱼重一斤,价格近二百来元。当然还点了油汁淋漓的东坡肉和宋嫂鱼羹,还有莼羹,另加一份甜点东坡酥。西湖醋鱼最后端上来,对开两片,扁平地躺在椭圆宽大的青花盘中,浇着晶莹透明的琥珀色的糖汁,看上去就勾人食欲。伸筷夹一小块进嘴里,一股酸甜之感瞬间弥漫开来,再以舌头轻轻一裹,品咂……味儿一如既往,是年华不老的鲜嫩、滑爽、纯雅……没有一根刺,大约便是这极品鱼与普通西湖草鱼的区别吧?

当晚,我们从曲院风荷上了苏堤,在拂柳和风中一直走到花港观鱼这边,正好于暮色中顺便去霓虹闪烁的红栎山庄那边再尝滨湖美食。因我曾写过“曲桥细柳忆娉婷,红栎楼前酒几巡”的旧句,故对这里的延廊曲桥和碧瓦雕窗尤为动心。岂料进了灯火辉煌的“知味观”一看,吓得立马跑出来,除了门厅里坐满了候菜的人,外面还排了长长的队,真不知道这西湖边哪来如此多的饕餮之徒!没办法,我们干脆寻幽探奇去丝绸馆和于谦祠那后面的山上,找了一处挂红灯笼的幽门别院,看看私厨烹饪的西湖醋鱼和东坡肉是什么风味,另外还专门招呼烧了一盘素炒新笋,一盘水芹干丝,一碗山菌汤。几样菜肴倒也收拾得精致清爽,红黑绿白,颜色也都挺诱人,该鲜嫩的鲜嫩,该本味的本味,连同两碗米饭一起,两张百元钞就对付过来了。饭后出来,走在灯火迷蒙的山道上,感觉很是别致。

在归途车中得小诗数首,聊可怡情,记于下:

三月钱塘柳色新,

绿萝芳草愁煞人。

烟花本是无情物,

偏我年年为探寻。

行尽江南歌舞地,

旗亭云树绝风尘。

樱花莫问来年事,

一样春风两诵吟。

萧娘解笑怡春风,

感慨由来镜里新。

人影衣香轻入梦,

襟前犹有胭脂痕。

梅花落尽海棠红,

春游无处不销魂。

心事莫从灯影寄,

阿郎犹是未归人。 a+lGyf78X5Nf1/C5C4s6GF9QJSjsYAatFyfd33QmfxrhyCq+lw/+qtmUNGSiQi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