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针灸穴名解》评价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研究员 img

《针灸穴名解》1982年出版问世。它是第一本穴名释义专著,甚受广大读者欢迎。

书的作者是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现为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室主任高式国。他年逾八旬,行医五十余年,医术精湛,学识渊博,是一位学高望重的著名老中医,是我国当代少有的《内经》专家之一。他撰写过《内经摘误补正》和《五禽之戏》等书。解释穴名,正是他在长期钻研《内经》等古典医籍过程中所逐渐形成并积累下来的三十年宿愿和功夫。

作用于体表的针灸术,一开始就涉及刺激部位问题,这就是后来的腧穴。从部位的不固定到相对固定,从无名称到形成专用名称,从少数积累到多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必然过程。目前国内外对有些腧穴命名问题呈现分歧状态,正是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个过程;但也构成针灸医学继续向前发展的一个要尽快克服的消极因素。首先急待解决的腧穴名称及其读法的统一问题,这将决定于对名称含义的解释。《千金方》说得对:“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如何解释这些表面看来离奇古怪的穴名呢?这确实是一个公认的难点。因为经穴中的绝大部分是晋代以前陆续被发现的,历史上有关资料又很少。现在能够查到的,只有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残本卷一)《黄帝内经太素》和清代程扶生的《医经理解》(第三卷),而且内容多残缺不全。近代国内外少数学者也试图做过某些解释,甚至是考证,但未能令人满意。就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条件下,《针灸穴名解》的问世,无疑对针灸学术界来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全书从督脉开始到肝经止,共解释十四经穴名341 个。解释的特点是依据各个腧穴的特殊性,凡无需多做解说的,哪怕是三言两语也好,如前谷和肩髎等;凡需详细交代的就不惜笔墨,引经据典,充分阐发己见,有的甚至几种解释并列,手三里和气海等即是。解释中有的根据典籍记载,有的根据局部解剖特征,有的根据深部脏腑,有的根据穴的效用特点,也有的根据经脉所属或与附近经脉的关系,还有的根据养生家的体会,如此等等。总之,该书是综合古代各方面知识,揣度古人对腧穴命名时的构思而撰成的;不仅需要熟悉经典医籍和针灸经络知识,还要涉及古代的哲学、文学、天文学、历史学以及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尽量准确表达古人之意愿,作者在全书的行文中使用了古典词章,文字十分精炼。为了便于今天广大读者的理解,作者又把现代人的认识和自己在临床中的多年体会,巧妙地结合进去。这样就使之读起来并不感到晦涩难懂,反而觉得融会贯通,顺理成章。加上内容丰富,说理性强,读后不仅给人一种见地不凡,堪称佳作的感觉,且仿佛又系统地上了一堂较高深的针灸课,有助于对针灸学术的实质加深理解,使我们确信穴名代号化的做法是无法实现的。

(此文于1983年发表于《中国针灸》杂志)

img

1983年《光明日报》对高式国老中医的报道 DwkDccP4gaSpv1ZpEHa5VYRMRxW5qJoDXPLMXMuZNA3K0HIe0ryhXplVuZIAmKH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