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他在三国史实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借鉴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创作出了《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故事内容起自汉灵帝中平二年(184年)刘、关、张桃园结义,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孙皓投降,时间跨度近百年。它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描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发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了四百多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较完整地叙述了汉、魏、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继承了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采用“七实三虚”的基本原则,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经历基本遵照史实,同时也根据情节发展和角色塑造的需要增添部分必要的虚构成分,从而使故事和人物形象更为丰富、立体。

《三国演义》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书成,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到明代中期,《三国演义》开始被大量刻印,一时间出现了众多的版本。学术界一般把其版本分为下面四大类:

一、通俗演义版本类,包括嘉靖刊本、夷白堂刊本、周日校刊本、夏振宇刊本、郑以桢刊本、古今演义刊本等,各版本均为240则,每则列有一单句标目;

二、志传版本类,包括余象斗本、余评林本、汤宾尹本、黄正甫本、杨闽斋本、郑云林本、朱鼎臣本、忠贤堂本、雄飞馆本、三余堂本、北图本、嘉庆本、诚德堂本、忠正堂本等,基本以《三国志传》作书名,形式为上图下文;

三、批评版本类,包括钟伯敬本、李卓吾本、吴观明本、两衡堂本、芥子园本、绿荫堂本、宝翰楼本等,批评版本首次将《三国演义》的回目由单题变为双题,并且把240则故事合并为120回;

四、毛氏版本类,清代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参考《三国志传》版本,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修改,删去了大部分完全与史料不符的情节,使情节更为紧凑精炼,并作了精彩的详细评点。

本书正文以醉耕堂本《四大奇书第一种》为底本,同时参校了芥子园本和其他版本,改繁体为简体,将俗体字、异体字统一为现通行规范字,重新分段和标点,并吸收了现当代学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对底本中的一些讹、改、衍、夺等错误作了相应的校改。

本书的评点文字选用了毛氏父子的评语,他们的评点增强了尊刘抑曹的封建正统观念,带有浓厚的正统观点和封建伦理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原评点文字有一部分为眉批,为了节约版面,现统一作夹批格式处理,但标注“眉批”字样。

为便于认识及阅读,本书在正文之前还收入了金圣叹的《三国志演义》序,以及毛宗岗所撰的《读〈三国志〉法》。

另外,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我们在每回之前加入两幅古代版画图像,共计二百四十幅。这些图像不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体会《三国演义》的文学魅力和思想内涵,还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之余,获得艺术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 jMTneOWUzJF3GIXaoIX5AAEmxMf0vlug7ow5cEQkWaIm0h4rBh/JCQiKaZMGPW7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