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第一章在《道德经》全书中的地位极为重要。可以说,读懂读通了这一章,也就找到了打开《道德经》之门的一把钥匙。这一章不容易理解,但是也不必担心,因为不管是东方的思想经典,像《老子》《论语》《庄子》《坛经》,还是西方的思想经典,比如柏拉图的《对话录》,等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讲述的都是人类思考这个世界的一些根本问题,也就是说,这些问题,在我们的一生中,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都会遇到。既然是人类共通的问题,作为爱思考、爱智慧的我们,就一定能够理解它,把握它,并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践行它,最终成就一种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先来看看第一章的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河上公给这一章起的标题是“体道”。

这一章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这里的几个关键词,如“道”“名”“有”“无”,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在解读这一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我们试着解读一下:“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言说的话,就不是老子所讲的恒常之道。反过来讲,作为本体代名词的这样一个恒常之道、永恒之道,是没有办法用语言来描述、来言说的。“言不尽意”,语言是有局限性的,语言是低于道的层面的。套用“维度”的说法,语言是低维度的,而“道”则是高维度的;用低维度的东西,很难描述高维度的东西。如果我们执着于用语言来描述“道”,那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永远只能够感受到大象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了解它的整体、它的全貌。“道”是超越语言的,语言在道的面前是有限的,是苍白的,没有办法去把握、去描绘“道”的整体。

“名,可名,非常名”是同样的意思,“常名”就是恒常之名,是与“恒常之道”这个存在相对应的名称。每一个事物都有它对应的名称,而恒常之道所对应的名称就是恒常之名。由于恒常之道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同样的道理,它所对应的“恒常之名”,也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去界定的。对于一个概念、一个名称,我们通常都是用语言来描述、来定义的。然而,恒常之道对应的恒常之名,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来下定义的。所以,这两句话都是说明“道”是超越语言的,没有办法用语言、用概念来形容。

弄清楚了“道”与“名”的关系,我们的理解工作也就进行了一半了。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有”和“无”。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在这里采用了“无”和“有”的双重结构来讲“道”的内在层次。现代科学在解释新事物时,经常会借助一些理论模型。同样,我们在理解《道德经》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一些理论框架、思维模型。“无”和“有”的双重结构就是这样一个理论框架,或者说思维模型。

当我们说“道”是“无”的时候,就是说,道在天地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老子这里,天地也是有始有终的,天地不是无限的,不是永恒的,天地有开端也有终结。而“道”在天地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在天地灭亡之后,“道”依然存在。因此,“道”超越天地终始,“道”是永恒的,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道”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绝对的、最高的存在,是本体。

“道”是“无”讲清楚了,那当我们讲“道”是“有”,又是什么意思?其实,《道德经》在这里是想说明,“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来源,是天地万物的母亲。换句话说,这个本体之“道”,并不是和天地万物、和人无关的孤悬于天外的存在,相反,它是万事万物都离不开的,是世间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变化的终极根源、终极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母亲”。

讲清楚了“道”与“有”和“无”的关系,那我们理解第一章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多半了。但是像《道德经》这样的经典,它在讲问题的时候,是非常透彻、非常深刻的。为了把“道”与“有”和“无”的关系讲得更清晰,它于是加入了一个“常”字,有了“常有”“常无”这两个词。

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们从“常无”的角度,可以体会这个“道”的神妙莫测,它是没有办法用语言、用感官去把握的,是玄妙的,不可言传。我们从“常有”的角度,可以观察“徼”。“徼”就是边界,就是事物之间的一个界限。我们在讲万物的时候,之所以说“万物”,就是因为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相区分了,事物和事物之间是有边界的,因此我们在讲“常有”的时候,恰恰是强调了万事万物之间的边界,它们之间的区别。万物的产生,就是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相区分的过程,这也就是“道生万物”的过程,让万物之间有了边界,有了区别。

因此,“道”包含“有”和“无”这两个层面,而这两个层面又同出于道,只不过它们的名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无”,一个是“有”。“有”和“无”同出于道,是“道”的一体两面,就像硬币有两面一样。这么一个微妙的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玄”,道的“无”和“有”都包含在这个“玄”之中。“玄之又玄”,也就是说,道的“无”和“有”是层层叠叠的,是混杂在一起的,它是一切玄妙的来源,一切奥妙的源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再总结一下,《道德经》的第一章其实就是强调了“道”的“无”和“有”的统一。所谓的“无”,是说“道”是一个绝对的、永恒的本体,它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而所谓的“有”,是说“道”是万物的来源,是万事万物存在、变化的终极依据。

关于“道”的“无”和“有”的统一,我们还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

之所以将“道”形容为“无”,是为了强调“道”的绝对性,“道”作为本体性存在的超越性和绝对性,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最高的、绝对的存在。我们可以举参照系的例子来讲。通常,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事物,一个陌生的事物,往往会借助于参照系,把和这个新事物相关的,同时又是我们已经熟知的事物纳入进来,建立一个参照系,然后把新的事物放到参照系统中,看看它和其他参照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和把握这样一个未知的新事物。假设我们不认识刘德华,不清楚他的身高、他的相貌,那我们可以用潘长江、姚明、王宝强、周润发等这样一些我们所熟知的人物,来建立一个参照系。再把刘德华放到这样一个参照系里面,看看他在身高上,与潘长江、姚明相比较的情况,看看他在相貌上,和王宝强、周润发等相比较的结果,我们就能够逐渐了解、把握刘德华这样一个陌生的人,这也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新事物的方法。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我们举这些名人为例,绝对没有不尊重的意思,他们都是令人钦佩的人物,我也很喜欢他们。以他们为例,仅仅是因为大家对他们都比较熟悉,比较了解。

然而面对“永恒之道”,我们会发现这种“参照系”的认识方法是无效的。因为“道”这样一种对象,它是独立的、绝对的存在。什么意思呢?就是没有和它对等之物,不存在和“道”相近的、相似的、相反的事物,它太高了,是一个独立的、唯一的存在,没有什么东西能跟它相提并论。这样一来,我们根本找不到与“道”相关联、相类似的事物,来建立一个可以形容“道”的参照系。因为任何事物在“道”的面前都低了很多层次,低了很多维度。

因此,可道之道,可以用语言描绘的“道”,并不是老子所讲的恒常之道。道是无法形容的,我们无法用语言、用已有的事物、用已知的经验,来描述这样一个绝对性的超越性的恒常之道。我们没有办法正面来形容它,不能说“道”是什么,我们只能说它不是什么。例如,“道”不是用高矮胖瘦能够形容的,“道”也不是用“美丑善恶”所能概括的,“道不是这样的”,“道不是那样的”,用此类否定的方法,才能够排除掉人们对“道”的误解和偏见,才能够逐渐地接近“道”的本质和真相。基于这样的考虑,老子干脆用“无”来勉强形容道的一部分特性。

老子在讲“道是无”的时候,并不是说“道”是空无所有的,或者说“道”是虚空;而是说“道”是无以名状的,它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而当我们讲“道”是“有”的时候,是强调“道”是万物产生的源头,是万物存在的依据。

这一章非常重要,所以,我讲得也啰唆一些。如果有一天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章的意思讲出来,那时候解读《道德经》五千言的这把钥匙你就攥在手心里了。 H/PDHcG6LAREAuxOmoj0p4qhUGRghAEJSBmiRyykefNb7i/KrcovRfN49w2YpBt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