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儒家:不曾断绝的百家之首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袓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汉书·艺文志》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一个特殊的时代。那时候,百家争鸣,各种思想蓬勃发展,人人都有思考的权利;那时候,有战争,也有道义,有灾难,也有团结,但最多的还是思想的光辉与人格的伟岸!

这个时代,便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极为辉煌灿烂的时代。儒墨道法,纷纷登场,兵农纵横,各显神通,诸子百家,一片争鸣!

而在这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有一学派最终完善成型,并以持久的生命力,影响了中国三千年之久,这便是儒家。

01万世师表

提起“儒”这个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孔子。其实,早在孔子之前,儒者就已经存在了。

冯友兰在《原儒墨》一书中说:“孔子不是儒之创始者,但却是儒家的创始者。”任何一种思想或学派,都不是无源之水,儒家亦不例外。在孔子之前,儒者是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但在孔子手中,儒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它由职业技术,演变成了一种学术流派。

随着周王室的日渐衰弱,天下开始变得礼崩乐坏,只有周公后代统治下的鲁国,为礼乐制度留下了最后一块净土。这种环境也间接影响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孔子。

在孔子小的时候,其他小孩都在外面玩泥巴,而他却将祭祀用的礼器摆设起来,练习行礼,而且还玩得不亦乐乎。由此可见,环境与天赋给他带来的深刻影响。

只可惜,生不逢时。孔子所处时期已是春秋末年,就连鲁国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况。他对此痛心疾首,于是,年仅十五岁的孔子便开始研究礼乐学问,立志成为一名真正的儒者。

到了三十岁那年,孔子终于有了“自成一派”的资本,但同时对于如何立身处世,他还是会感到迷茫。但就在这一年,颜路的建议,让孔子的人生开始发生巨大变化,也为日后儒家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颜路建议孔子在家办学堂,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悉的,孔子兴办私学的事业。孔子的私学是很有包容性的,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只要自己主动交一点微薄学费,孔子就会给予他相应的教导。因此吸引了大批学生,但也遭到了其他人的质疑。

有一次,南郭惠子问子贡:“夫子的门下,为什么这样鱼龙混杂呢?”子贡回答说:“那是因为夫子品行端正、胸怀博大啊。想要来学习的,夫子一概不拒绝;想要离开的,夫子也听其自便。”

正是因为孔子办学的“杂”,才培育出了各式各样的人才。至此,儒家学派,才能够蓬勃发展,绵延不绝。

02薪尽火传

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优秀的学生比比皆是,但其中最受孔子青睐的却是“贫而弱”的颜回。孔子之所以如此爱重颜回,那是因为颜回境界很高,是一个生活贫穷而内心快乐的人。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一碗糙米,喝一瓢凉水,住一间破屋,此等境遇,换作他人早就满心忧愁了,而颜回却过得快乐潇洒。颜回安贫乐道,聪明好学,不仅有德行,还非常有亲和力。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颜回都是孔子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只可惜天妒英才,颜回早早便离世了。

颜回去世的那天,孔子哭得很伤心,他甚至反复长叹:“老天爷啊,你这是要灭亡我啊!要灭亡我啊!”孔子的极度悲伤,可吓坏了其他弟子,他们纷纷前来劝说,说老师哭得太伤心了,这样很伤身体。孔子听后,悲痛地说道:“我真的哭得很伤心吗?如果颜回死了我都不伤心,那么我还会为哪一个伤心呢?”颜回的死,不仅让孔子失去了一个至亲子侄,更失去了一个寄予厚望的继承人。

天可怜见,颜回虽英年早逝,但孔子的思想却没有中断。在孔子死后,曾子秉承孔子遗志,继续发展儒学。他不仅带领门人弟子主持编著了《论语》一书,还间接培养出了“亚圣”孟子。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思想,将“仁”发展为“仁政”,将“恻隐之心”视为人人应该具有的善良。

在《孟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齐宣王看到有人牵着一头牛经过。齐宣王问道:“你要把牛牵到哪里去啊?”

那人答道:“我要杀了这牛来祭祀。”

齐宣王看到牛瑟瑟发抖的样子,心有不忍,于是出言制止道:“放掉它吧,我不忍心看着它发抖,这就好像没有罪的人马上要进刑场一样。”

那人问:“那是不是就不祭祀了呢?”

齐宣王说:“这样的大事怎么能取消呢?你去找只羊来代替它吧。”

这件事很快就在齐国传开了,很多人都因此嘲笑齐宣王是个吝啬鬼,连一头牛都舍不得。但孟子却为齐宣王竖起了大拇指。孟子来到王宫,对齐宣王说:“您这是仁爱之道啊。您将牛换成羊,是因为您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对于动物,看到它们活着,便不忍看到它们死去,您这正是君子所为啊。”在孟子看来,恻隐之心便是仁爱之道的开端,便是人性本善的体现。

03哲思千古

每一个学派,每一种学说,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存在,既得益于后人对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也因为它本身具有现实意义。儒家思想便是如此。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孔子的儒家思想分为两部分,一是入世,一是明道。入世,便是用仁义之道造福万民;明道,便是竭尽所能地因材施教。

“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基础,而“仁”的基本含义便是“爱人”。西汉学者扬雄曾说:“仲尼多爱。”那孔子究竟“多爱”到什么地步呢?《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孔子外出时,遇见穿丧服的人或者盲人,无论老少,他都会恭敬地站起身来,等对方经过后才坐下;如果是从对方面前经过,那他一定会恭敬地迈小步快速走过。

对于不幸的人或弱势群体,孔子的心中充满了仁爱。其实,不只是对人,对万事万物,孔子都充满了爱与善意。有一次,孔子家的看门狗死了,他很难过,便让子贡去埋掉它。但他又不放心,于是来到子贡身旁,唠唠叨叨地说:“你给它弄张席子吧,不要让它的头直接埋在了土里。”孔子对一条狗都有着如此真挚的情感,可见他的确做到了“仁及于草木禽兽”。

孔子的“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思想,而“礼”则是一个人在外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圣迹图》中有一个“过庭诗礼”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在庭院中散步,当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孔鲤从门前经过时,孔子问他说:“孩子,你学习礼了吗?”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呢。”孔子听后,语重心长地说道:“不学习礼,可难以立身做人。”

孔子曾经讲了四个具体的守礼规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他将礼彻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明确地告诉我们:若想“从心所欲”,便要做到“不逾矩”。所谓“礼”,其实就是规矩,就是做人做事的标准。

除了对“仁与礼”的坚守与弘扬,孔子还为当时和后世做了一个极大的贡献——开私学,办教育。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区,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且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其中有颜回、子路那样的平民,有孟懿子、南宫敬叔那样的贵族,也有子贡那样的富商大贾。虽然门下弟子各不相同,但孔子却总能“因材施教”。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吗?”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您的回答怎么却正好相反呢?”孔子笑着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公西华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孔子的“教学相长”,培养出了许多名动天下的大人物。这些人有的在各国传道授业,有的人则登堂入室、封侯拜相。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儒学的知名度,也为后世的儒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从一个普通人到圣人,再到万世师表,孔子足迹所到之处,无不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许,在那个时代,他只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失败者,但放眼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他却是独一无二的胜利者,因为他的儒家思想已经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了。而且随着国际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儒家学说已经成为一种影响全世界的重要思想。

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儒家对今天以后的中国,仍当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世界文化亦自有其应有之影响。”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过百家争鸣,有过焚书坑儒,也有过独尊儒术。或顺或逆,或捧或踩,儒家之传承,一以贯之,未尝断绝。这既是历代先贤的努力,也是我辈生民的选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便是儒家精神。 uSM6oLHaai77KEExsHrb/gXMLJvREnnwFpJLD/ysQ1MKYkpuf1OdS6lh4aANzC9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