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董仲舒:“独尊儒术”提出者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传》

儒学,可谓是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封建国家存世之根本。在历史长河中,儒学一直主导着人们的精神意念,影响着人们的举止行为。其思想已深深根植到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先秦时期,儒学也不过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而已。虽有孔孟传授,儒学却始终在野不在朝,直到战国末期,也没有统治者真正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甚至秦始皇时期,儒学还遭受了一次“焚书坑儒”的重创,许多典籍被毁,后来儒学思想只能靠儒生的记忆,私相传授。

然而,每至绝境处,必有圣贤出。因为一个人的出现,儒学起死回生,不但入庙堂,号朝野,于百家为先,还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年之久。这个人,便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念的世之大儒——董仲舒。

01三年不窥园,起作春秋露

提起儒学,世人皆会想到孔孟之道、荀子之礼。这一点不假。

儒学由孔子而立,经孟子发展,后荀子集大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儒学从诞生起,便与政治紧密联系,无论是“仁政爱民”,还是“尊王攘夷”,无一不是教导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因此,统治者的意愿便显得无比重要。

可随着天下礼乐崩坏,周王室日渐衰落,诸侯纷争四起。兵家与法家学说,更能给君主们带来直接利益,而儒学虽得民心,却始终不得统治者之心。秦始皇经法家而统一天下,却也因法家而丢了天下。刘邦建汉,吸取了秦朝的教训,于是主张清静无为、以守为攻、刑德相辅的黄老之术,作为开国根基。但那时的儒学并没有放弃,反而在叔孙通、陆贾等儒生的宣传下,大有星火燎原之势,而董仲舒,便是其中的一员。

董仲舒出身于一个田产丰富、藏书无数的大地主家庭。他自幼好读典籍,最尚儒学,独喜《春秋》,由于太过沉迷其中,经常废寝忘食、足不出户。家人为了让他劳逸结合,便在书房旁修了一座花园。花园四季鲜花盛开,芳香不断。然而,董仲舒却始终不为所动,不但没有踏入花园一步,甚至连花园之景也不曾抬头欣赏。

他每日垂帘习读,钻研学问,以三年时间,写出了闻名于世的《春秋繁露》。三十岁时,董仲舒开始招收学生,精心讲授《春秋》之事,宣扬儒家经典。有意思的是,他讲学时,课堂上挂有帷幔一幅,许多学生跟他学习多年,仍没有见过他的样子。可即便这样,许多学生闻董仲舒之名,亦愿尊称他为老师。

史书记载董仲舒:“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渐渐地,他的声誉愈大,汉景帝更任他为博士,主掌经学讲授。那时,他虽于民间声望显赫,可于朝堂之上,却依旧名声不显。由于名声在外,在汉武帝掌握政权要进行改革时,钦点董仲舒入堂论政。

02“无为”下的混乱

汉初推崇黄老之说,主张“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就是统治者少干涉百姓们的事务,既不像秦朝法网密布,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刑罚;也不像儒家,使人一言一行都有许多规矩,稍有不慎就被认为失礼。

宽松的黄老之学给社会以较多的自由,使人们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根据自己的意愿而活动,这一套理论非常适合当时汉朝的要求,于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无为而治”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了出来。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这种情况亟须整治,否则就会危及皇帝的安全,甚至天下大乱。于内,它只能使百姓自食其力,解决温饱问题,却无法使国家富强。而且朝廷较为放任的态度,使得诸侯国野心膨胀,之前发生的七国之乱便是证明。于外,黄老之学讲究不争,不能威慑周边蛮夷,再加上国力不足,只能任由匈奴屡屡寇境,汉朝只能靠着“和亲之策”,求得一时安宁。

汉武帝登基之后,也发现了这些问题,于是开始尝试改变“无为”当道的局面。之后窦太后的侄子窦婴、汉武帝的舅舅田蚡,在继任丞相后,也推行尊儒的政策。然而这一切遭到了窦太后的极力反对。窦婴、田蚡被解职,其他相关人士甚至被杀。

尊儒虽然失败,但这次事件也说明,黄老术的支持者仅剩下窦太后一人而已,儒术在朝廷上的复兴已是指日可待的事。建元六年(前135年),窦太后崩,所有的一切,都为董仲舒的出场做了铺垫。

03三问三策答,儒学百家先

汉武帝掌权后,让各地举荐贤良,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其进行三次策问,基本内容是有关天人关系问题,所以这三次策问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天人三策”。

董仲舒的思想体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主要就体现在这“天人三策”之中:

第一,通过“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思想来稳固政治,加强集权。董仲舒在回答汉武帝如何使国祚绵长的问题时开宗明义:“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这句话指出,君主是上天和人的联结点。因此,只要君主能够秉承天道,上行下效,则国家就会强盛,王道就会彰显,福禄就会长久。

董仲舒指出:“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

紧接着他强调:国家失道,天降灾异。反过来也就是说,国家不失道,天就会降下祥瑞。这其实是一个很古老的思想,然而董仲舒对这个思想做了一点改动。当君主做错了事情,上天不会直接惩罚,而是警告,最后才处罚。这正好符合了孔子的“不教而杀谓之虐”。即对人进行处罚的时候,应当先进行教育。因此,即便君主有了一些过失,只要能够重视上天的示警,及时更正、调整,亡国之难也不会降临。这样的回答正符合汉武帝的需求。同时,董仲舒又将阴阳家的阴阳五行融入这套理论中,让皇帝掌握了对上天示警的解释权。

第二,针对汉武帝提出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董仲舒提出兴建太学选拔人才,取消任子訾选制。也就是官员要从太学生中选拔,或者由郡县推举“孝廉”。这是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设计的人才选拔系统,是对当时人才选拔制度的重大突破。从中央层面,设立太学以招揽天下贤士。同时,请各地地方长官向中央推荐人才,并且通过对他们推选的人才进行考核验收来看他们是否称职——推举好的人才有赏,推举了不好的“人才”则有罚,这样,各地长官就会尽心推举真正的人才,最终达到野无遗贤的效果。

第三,建立大一统理论,用儒家礼教教化民众,同时提高政府效率。所谓的大一统,并非我们现在理解的统一的国家,而是指在同一个国家里,从君主到万民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理念,诸侯、百官不能根据不同的学说各行其是。因此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建议:“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没有证据表明汉武帝完全接受了董仲舒的意见,但《汉书》上记载:“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也就是说,独尊儒术,其实是千百年来,学术正式融入政治的起点。

历史上对于董仲舒的评价,向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提出的天人感应成为汉武帝穷兵黩武的导火索,他提出的大一统思想让两千年来的中华民族,受尽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也有人说,董仲舒的学说奠定了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基础,也让大汉帝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许董仲舒的出现,是解决汉朝历史问题的必然。

董仲舒由于性情耿直,未能在朝为公卿,晚年闲居在家,著书立说,朝廷每有大事,往往派使者咨询。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病逝家中,葬于长安西郊。有一次汉武帝经过他的陵墓,感怀他为汉朝立下的功劳,下马致敬。从此,董仲舒的陵墓又被称为“下马陵”。

董仲舒一心向儒,一生传道。言语闲静后,不慕荣利前,在前行的路上,一步步成了万世之明灯。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哪怕山行野宿,亦会孤身万里。 vb014z9jTJnzhD5MaFZVUAStXzEOsqkdG2eOZET78YHeOO7q3l6NTR7+XHSF7j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