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家分晋

春秋末年,曾经的中原霸主——晋国走向衰落,实权由被称为六卿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范氏、中行氏被诛灭后,剩下四卿中,以智氏最显赫,担任晋国的执政。

国君晋哀公看到南边的越国势力越来越强,便召来荀瑶(智伯)、赵无恤(赵襄子)、韩虎(韩康子)、魏驹(魏桓子)商议,提出要攻打越国。但此时的荀瑶志不在此,一心想着吞并其他三卿的封地。他向哀公进言道:“君上有如此雄心,请先许我兵权,好为您招募将士、囤积粮草,准备妥当后,我们再出兵。”晋哀公准了荀瑶的提议,决定按此计划行事。

第二天,荀瑶召集亲信荀开、荀宽、荀田、荀果、荀霄和谋士絺疵、武士豫让等商议,说:“我一直想兼并另外三家,一家独大,可惜没有足够的实力。如今我已手握大权,你们可有什么妙计吗?”谋士絺疵提议道:“主公您何不借晋公的指令,让那三家割地来备战,想必他们都会答应,也会因此被削弱。如果哪家不肯割地,那就借着晋公的名义攻打他!等他们变弱后,您想取代晋公还有什么难处呢?”

荀瑶听完这话,心中大喜,立刻派荀开、荀宽、荀霄去往三家。

俗话说:柿子要挑软的捏。韩、魏、赵三家,数韩氏实力最弱。荀开见到韩虎,开口便说:“我的兄长奉晋公旨意,令三卿各割地百里,提供三万户人家充公,为讨伐越国做准备。请不要违背晋公的旨意!”韩虎心里明白这背后的真实意图,但还是满口答应:“请大夫先去休息,明日我一定把地奉上。”韩虎不想白白交出土地,荀开离开后,便叫来手下商量。谋士段规却劝道:“智伯挟晋公之命来要地,我们不给,就是抗旨。不如顺从他,他拿到我们的地,必定会去找赵无恤和魏驹。如果赵、魏不给,智伯肯定会出兵攻打他们,到时我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看谁胜谁败。”第二天,韩虎果然如约献上城邑。智伯非常高兴。

不久后,魏驹也进献了一块封邑。荀霄却回来禀报:“赵氏不肯割地。”这是为何?原来赵氏虽然实力稍逊于智氏,却也比韩、魏要强大。智伯指明要蔡地和皋狼之地,那可是赵氏先祖的封地,这不是欺人太甚吗?赵无恤当即断然拒绝。荀瑶大怒,立刻就要攻打赵氏,谋士絺疵劝阻说:“您不能现在就打,得说是晋公的命令,联合韩、魏的军队去攻打,如此必胜。”于是,荀瑶命令荀开、豫让各率兵五千去围赵氏的宅院,又让韩、魏起兵助战。

且说这边,赵无恤正和家臣张孟谈讨论智伯索要封地的事,忽然听说智伯的士兵已经打上门来了,慌忙要上马出战。张孟谈拦住他:“主公,寡不敌众,您还是赶快逃吧!”赵无恤问:“我该往何处去?”张孟谈建议去晋阳(今山西太原),因为赵无恤的父亲早年让尹铎守晋阳,尹铎轻徭薄赋,甚得民心,把晋阳作为根据地,再合适不过。赵无恤带着随从直奔晋阳而去。智伯的队伍没抓到赵无恤,竟烧毁了赵氏的宅子,又领着韩、魏两家的士兵追了过去。

赵无恤逃到晋阳后,那里的百姓感念尹铎的仁德,都愿意出来抗敌。赵无恤想,那就在这里决一胜负吧!张孟谈又拦住了他:“不可啊!我们以一敌三,胜算太小。我看晋阳城墙高而坚固,粮草够支撑十年之久,不如先守城,再想对策。”赵无恤听从了他的意见,坚守晋阳不出。荀瑶和韩、魏的军队猛攻三月,都没法破城。

这时,韩虎的谋士段规道:“就算晋阳城被攻破,也是荀瑶的,我们枉费财力。不如收兵回家,让他们互相打好了。”于是韩虎去约魏驹一起离开。荀瑶的谋士絺疵听闻,跑去劝荀瑶:“干脆我们先攻打韩、魏吧!”荀霄不赞同:“赵氏都还没除掉,怎么能又去打韩、魏呢?不如和他们约定灭掉赵氏后,我们三家瓜分其地,他们肯定愿意效力。先诛灭赵氏,再灭这两家不迟。”荀瑶追回韩虎、魏驹,说明分地的打算。韩虎和魏驹果然大喜。三人在锦屏山聚会,席间从高处望向晋阳,不禁叹息:“这样坚固如铁的城池,哪天才能攻破啊!”荀瑶思索片刻,击掌大笑,说:“我自有妙计!”他指着远处的晋水(汾河):“能灭赵氏的,正是眼前的晋水。不过现在季节还没到,等到秋末冬初,降雨量剧增,然后四方堤决,晋阳就完了!”韩虎、魏驹连连夸赞荀瑶神机妙算,回去就安排士兵建造器物,以备攻城。

学点知识
三晋

本篇故事根据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所记载的晋国三家——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杀死智伯,吞并其全部土地的事件改编。赵、魏、韩三家分了智伯的土地,成为晋国实力最强的三大家族,后来被周天子赐封诸侯,晋国名存实亡,但赵、魏、韩三国在当时乃至后世,一直被称为“三晋”。三晋中,韩国最弱,但韩国拥有铁山,兵器制造优良,经过申不害变法,素有劲韩之称;赵国经过“胡服骑射”的改革之后,拥有当时最早的骑兵部队“赵边骑”,被认为是战国四大精锐部队之一;魏国以吴起训练的“魏武卒”(也是战国四大精锐部队之一)南征北战,曾经一度称霸中原。

数月后,果然秋雨不断。三家的士兵合力挖沟,把河水引入晋阳城。有一天,荀瑶和韩虎、魏驹一起去前线巡视。在这辆三人座的车上,荀瑶毫不客气地坐在左边——这是最尊贵的位置;右边骖乘(也就是护卫)的位置上是韩虎;中间为御,也就是车夫,魏驹充当这个角色。可见,荀瑶一点儿也没把这二人放在眼里。不但如此,荀瑶还得意扬扬地说:“哎呀,我今天才知道河水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啊!”这话一出,韩虎、魏驹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要知道汾水可以灌安邑(魏的属地主城),绛水也可以灌平阳(韩的属地主城),谁敢说下一个遭殃的不是自己呢?

随着晋阳城内的水势上涨,城中的百姓不得不住到树上,把锅吊起来烧饭,就算这样也没有人当叛徒。赵无恤焦急地向张孟谈求教:“事情都到这个地步了,先生有什么办法可以退兵吗?”张孟谈从容地说:“请您允许我今晚出城,去说服韩、魏之兵反攻智伯,这样我们才能免遭厄运。”赵无恤又问:“水势这样凶猛,怎样才能出城?”张孟谈答道:“我自然有办法,主公您只要让将士们造好船只、磨利兵刃,一定能抓住智伯。”

智伯用水攻城(《春秋五霸七雄通俗演义列国志传》插图)

这晚,张孟谈和五六个随从用树木做成筏子,出城秘密会见韩虎。张孟谈说:“赵氏、韩氏都是晋国的功臣,所以两家的关系像唇和齿那样紧密。智氏贪婪、残暴,如果赵氏被诛灭,则韩、魏也会变得势单力孤。如果您能放弃和智氏的约定,和魏氏共同反攻智氏,我们三家分了他的地,岂不是长久的富贵?”韩虎点头:“我知道荀瑶那老贼早就想蚕食我们三家了,无奈之前没有人和我同谋。赵公既然有这样的诚心,我哪有不从的道理?你且去找魏公,让他也一起做这桩大事!”接着张孟谈去到魏的大营,细细说明此事,魏驹也痛快地答应了。

孟谈密约韩魏(《春秋五霸七雄通俗演义列国志传》插图)

第二天,韩虎与魏驹去见荀瑶,说:“晋阳城就快攻陷,西门和北门靠近秦地,您还是快转移兵马屯到北岸吧。”荀瑶毫无戒心,商议后,决定韩虎守东门、魏驹守南门,他带大兵守西、北二门,次日就用船攻城。二人走后,谋士絺立刻来进言:“韩虎、魏驹如此布局,好像要谋反,主公您应速做决断,先解决韩、魏这两个肘腋之患,再攻晋阳城吧!”荀瑶问:“你怎么知道他们要反?”絺解释道:“说好三家分赵氏的地,如今赵氏亡在旦夕,韩、魏两人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这不正说明他们的心意有变吗?”荀瑶不以为然:“先生您多虑了,晋阳城即将攻破,我怎能在这时不守约定,对两家动手呢?”智氏家族军师智果,素来多智,看人看事十分透彻,他也来劝说道:“这几天我观察韩虎、魏驹,他们暗自得意的神情,表明必定已和赵氏合谋,絺先生说得有道理,兄长您不能不谨慎啊!”荀瑶笑着说:“你啊,疑心太重!现在晋阳城都淹成这样了,他们三家就算想同谋,又怎能互通?”絺从旁继续劝道:“主公您不先攻打韩、魏也行,但绝不能移到西、北方向,那里地势低,有被淹的隐患。”荀瑶勃然大怒,斥责道:“那里靠近秦国,我不亲自守着,赵无恤肯定会逃到秦国去。你休要再胡言乱语,难道你在和赵氏同谋吗?”絺无奈告退,叹息说:“智伯自以为是,不用我的计谋,不出三日,定会为韩、魏所擒!”接着他便逃往深山去了。当天晚上智果也秘密外逃,为了保全智氏血脉,改为辅姓,直到秦灭六国后,才恢复智氏,让智氏血脉得以延续。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消息传到张孟谈耳朵里,他立刻去禀报赵无恤,说絺和智果已经有所发现,虽然智伯没有醒悟,但为免夜长梦多,必须马上行动。

这天三更时分,智氏寨内的军卒发现异动,乱成一团。到天亮时,营地已经被水浸泡。荀瑶让将领去检查闸板,原来是韩虎、魏驹做了手脚,让河水改道灌浸智氏营寨。

荀瑶急令将士登船,不一会儿,波涛汹涌,军粮器械都没了。韩、魏的士兵乘船杀入西、北营寨,赵无恤则打开四个城门,让士兵们也乘船杀出来,三家一起围住荀瑶的大寨。智氏的士兵没有兵器,被杀的、淹死的不计其数。荀瑶召集他的兄弟和宗族中人想投奔秦国,却被韩虎挡住去路。荀霄、豫让和韩虎一番苦战,好不容易救出荀瑶,没走多远又被赵浣、赵藉追上夹攻。荀瑶被抓,智氏也被尽除。

公元前453年(周贞定王十六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赵与韩、魏三分其地,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经此一战,晋国国君的力量进一步被削弱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赐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公元前376年(晋静公二年),赵、韩、魏三国瓜分了晋国公室仅存的土地,废晋静公为平民,晋国最终灭亡。

三卿上请封侯(《春秋五霸七雄通俗演义列国志传》插图) PGfV/5g3LULtI+CtSSb/OokjmO6cLi8MT3bwvmszeNbLGrLSn4b1T/4O0nKKn3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