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9.虚极静笃

【出处】

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

【语义】

空灵到极致,寂静到笃定。这是道家认识世界真相的核心方法论之一。

【寓意】

“致虚极”,指的是让自心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湛然空明,是把自身的主观意识彻底去掉,达到空和虚的状态,排除自身有限信息和能力的干扰,让事物的真正规律得以呈现。“守静笃”,指的是守住静的状态,保持笃定。寂然不动曰“静”,只有守住纯粹的初心,没有私念和私欲,不受外部干扰,才能接近道的真相。

【素描】

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心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状态:一是遇事慌乱、闲时无聊;二是一直在忙碌,不敢停下来,用忙碌充填着自己内在的空虚;三是遇事不当回事,无事时安闲自在,身处红尘琐事,心在天际俯视。大部分人遇事时会一个人冥思苦想,处心积虑,但最终逃不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困境。

在现实的人生当中,有两种极端的事件最能考验人的功夫:一是大喜,二是大悲。大喜大悲之时,人的理性最弱,最容易冲动和做蠢事。大喜之时扬扬得意,自以为是,根本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执着于自己狭隘的见识,从而给自己带来灾祸,这是典型的自负,这种人只能看见自己的长处,看不见自己致命的缺点。如果一个团队的领导者陷入这种状态,很可能会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决策而毁掉团队所有的成就。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自负的状态会让人没有可以交谈的朋友,甚至很难有长久的合作者。突发的意外或者重大的灾难,也很容易让一个人晕头转向,在这个时候要想以自己的智力去把它想明白,已经变得非常困难了。我们若是平时做人好,遇到这种重大灾难时,就会有人来帮助我们,给我们提供智力的支持,让我们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如果平时做人不好,遇到危难的时候没人出手相救,仅靠自己的思虑,恐怕很难找到出路。

【真言】

在天地大道面前,沉迷于思虑往往会成为我们领悟真正智慧的障碍。虚静到极致,生命就是一个接收器,能显示万事万物的规律。一个心智达到空灵状态的人,能够识别、吸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智慧,从而丰富自己智慧的内涵,提升自己的境界。

【自省】

自己没有功夫,却想追求高级的状态,真的很难做到啊!怎样才能打掉妄念,坐定自心呢?一是通过学习别人的智慧来升级自己,二是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来增加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三是学习观察自己的念头并破解它们,因为所有来找我们的念头,都是我们欠的心债,若是搞不清楚,它们就会总来纠缠。一旦搞清楚了,安排好它们的去处,并能找到更高级的追求,低级的念头自动就消失了。 n64U6d230/pSC+SpBYob7Qzhm+GJxjsNvGCYKx+dNk3PD5fq9PhRveGDG/HlY6l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