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弱,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争夺霸权,兼并战争频繁发生。齐国的国君齐桓公继位后,对内励精图治,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使齐国逐渐强盛;对外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联合诸侯,帮助宋国平定内乱,向北出击山戎,向南讨伐楚国,灭掉了谭、遂、鄣等小国。齐国的势力和地位因此日益提升,成为当时诸侯国中最有话语权的国家。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在葵丘(今河南民权东北)召开大会,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并对齐桓公极力表彰。会上,各国共同签订盟约,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首位霸主,这就是著名的葵丘会盟。
葵丘会盟时签订了各国需要共同遵守的盟约,主要有凡同盟的诸侯都要和好,各国不要随意壅塞水源、不要阻碍粮食流通、不要随意改换嫡子、不要擅杀士大夫等。
这次大会上,还出现了一个亮点,那就是举行典礼时取消杀牲(杀牲畜,喝牲血),要求只是象征性地将动物捆绑而不杀。总之,这是一个文明的大会、进步的大会,会盟之后,各国之间出现了暂时的友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