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前文中已提及,阿德勒把“不安”和“恐惧”作为同义词,如果硬要对二者进行区分,可以根据是否有具体对象来区分。
人之所以感到恐惧,是因为有具体的恐惧对象。如今城市里很少见到野狗或放养的猛犬,大家可能对此很难有所体会。实际情况是,当我们遇到一只大型猛犬时,会立刻感到恐惧,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通常是逃跑,遭遇地震时也是如此。但是,在这些情况中,并非所有人都会选择逃跑,有些人的反应不是撒腿就跑,而是表现为全身发软,根本迈不动步子。
我们先要产生从猛犬旁边逃跑的决心,然后才会在决心的驱使下产生这种被称为恐惧的情绪。没有做出逃跑选择的情况,可以被解释为因过于恐惧而无法逃脱。因为恐惧的情绪和逃跑的行动之间并不存在时差,所以表面上看,恐惧似乎是逃跑的直接原因,实际上要逃跑,首先需要产生决心。
和恐惧不同,不安并没有具体的对象。不仅如此,我们有时还会被莫名的不安驱使。感到不安的人和感到恐惧的人不同,他们不会立刻采取行动,而是按照阿德勒在《性格心理学》中的说法,选择“放弃的态度”。这样的人“并不一定要身体颤抖,然后仓皇逃跑。他们只需要将脚步放慢一些,寻找各种借口和托词就行了。”
人们在做决定时,会担心这个决定在现在或将来引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感到不安。 当一个人觉得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或者与同事相处不愉快时,他就会觉得上班很痛苦,进而产生换工作的念头。但是没有人能保证下一份工作的条件会比现在好,可能在新公司的人际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想到这些,他就会推迟换工作的决定。
常常有人向我咨询,问我将来该怎么办。听完我的建议,多数人会说:“我明白了。但是……”以上文列举的例子来说,说“但是”的人其实并不是纠结于是否应该另谋高就,而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不换工作了。这些人需要将自己的决定正当化,或强化自己做这个决定的理由,那个理由就是他们的不安。
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不安。但是,并不是因为不安所以无法做出决定,而是为了不做出决定,所以不安。如果没有不安这个挡箭牌,就必须做出决定。想要延后做出决定的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未来感到不安。所以,不安其实是人们为了避免做出决定而酝酿出来的情绪。
对那些犹豫要不要换工作的人而言,这便是当前不得不面对的人生课题。当一个人在这个课题前渐渐放慢脚步甚至止步不前时,他心中产生不安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不必做决定,至少不必立即做出决定。
那么,如何消除这类为了推迟做出决定或者逃避做决定而产生的不安呢?答案是 只要主动做出决定,这些不安的情绪就会随之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