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忽视

忽视是一种不被回应的体验

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有一天你流落到一个孤岛上,岛上只有你一个人,周围丛林密布,晚上阴森可怖。

你计划一定要逃出这座孤岛。于是你开始生火,试着用随身携带的可以反光的东西反射太阳光来发出求救信号,在空旷的地面上画出或摆出大大的SOS(紧急呼救信号),希望飞过的直升机或路过的轮船可以看到并把你带出孤岛。但是两三天过去了,没有船或飞机驶过。直到第四天,终于有一艘船经过,船上的人看到了你的求救信号,但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没有给予你任何帮助。这个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或许你会感觉沮丧和绝望一起涌上心头,随着一艘艘船的视而不见,你开始对自己回到陆地这件事情不抱任何希望,甚至打算在这座孤岛上了此残生。

这种感觉就是我们被忽视时的体验——被对方看到却没有得到回应。

这种忽视在生活中很常见,当我们和一个非常在意的朋友或者恋爱对象发信息聊天时,如果对方回复及时,我们会感觉自己备受重视。但如果对方在我们发了很多条消息后毫无回应,甚至“已读不回”,那一刻真是最糟糕的体验。

以此为例,让我们深入看看什么是“忽视”。如果对方因为没有看到我们的需求,所以没有做出回应,这不是忽视。如果对方看到了却视而不见,这是忽视。

被忽视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和世界切断了连接,即使身处人群之中也觉得自己形单影只,没有同伴,没有回应,孤苦伶仃,像是朱自清先生的那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之前网上有一种说法——孤独是分等级的,最低等级的孤独是一个人逛超市,最高等级的孤独是一个人做手术。我虽然没有一个人做手术的经历,但是我感受过一个人看病。当时我因为一个小意外脚趾骨折了。本来这也不算什么很大的伤,因为我还可以依靠左腿和拐杖,打个车去医院看病。但到了医院,输了液,我就“失去”了双手,没有办法拄拐杖了。这时候我想要去卫生间就变得极其艰难。

无助与无力在那一刻向我侵袭而来,我体会到了和一个人做手术相似的体验,好似被全世界遗弃和忽视的孤独。

很多抑郁症患者也会有这种被忽视的感觉。抑郁症有三个表现,也被称为“三无”:无助、无用、无望。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那种孤独到绝望的状态,甚至想要轻生,我有一个来访者曾描述这种感觉,他说像是自己被关在一个玻璃罩中,你看得到外界,外界也看得到你,但无论你如何呼喊求救,他们都没有任何回应。

被在意的人忽视才是忽视

忽视得以实现,其实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那个忽视我们的人,一定是我们在意的人。如果我们不在意对方,或者对方是一个让我们感觉恐惧的对象,那我们可能还要开香槟庆祝——幸好他忽视我。比如偏执狂或者跟踪狂,他们总是希望了解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们在社交平台上的动态他总是要做出一些奇怪的回应,继而跟踪、偷拍,甚至将我们的隐私发布到公众平台上……这些令人感到害怕的举动,只会让我们祈求千万不要被对方关注和重视,巴不得忽视的发生。

但反过来,如果对方是我们在意的人就不一样了。如果对方对我们的需求和情绪视而不见,眼神中流露出不关心、不关注的态度,我们就会感觉被伤害。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曾在依恋理论中讲到“跟随行为”。

所谓跟随行为,直白来说,就是幼崽出生后会锁定附近一个活动明显的客体,跟随并与该客体建立连接。刚出生的小鱼总是喜欢跟在妈妈后面游来游去,刚出生的小鸭子也喜欢跟着大鸭子走来走去。人类的婴儿也会有这样的行为,只不过刚开始是用眼睛跟随,他们的眼睛会追着妈妈来来回回。等他们渐渐学会了走路,这种眼神跟随就变成了行为跟随,他们会跟着自己的妈妈走来走去。

宝宝出生后,他最在意的人便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个与他建立连接的人,大多时候这个重要的人就是妈妈。一个能看到并很好回应宝宝需求的客体,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和发展健康的依恋关系与人格。如果宝宝的需求总是被忽视,对他来说无异于被抛弃。

忽视的三种类型

需求忽视

第一种忽视,是需求的忽视。比如视而不见的忽视,我们想要对方及时回应我们,对方却已读不回;还有牛头不对马嘴的忽视,比如我想要一个苹果,对方却送了我一车香蕉,看似给了我很多,但是并没有满足我真正的需求。

有一本名为《中毒的父母》的书,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女儿和她的妈妈一起上街,女儿和妈妈说自己想要吃一个冰激凌,妈妈很痛快地就答应了。这时候女儿补充道:“我想吃一个草莓冰激凌。”可妈妈很是怀疑:“你之前一直都吃巧克力冰激凌的,今天为什么要吃草莓冰激凌?草莓冰激凌不是你想要的。”然后女儿再次表达说她今天就是想吃一个草莓冰激凌。回家后女儿发现:妈妈买回来的还是巧克力冰激凌,并且坚持认为这才是她想要的冰激凌。

故事中妈妈的做法就是一种需求忽视,无论女儿如何强调,她都看不到,完全忽视了女儿真正的需求,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想法。身为妈妈的她满足的是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的需求。

我们所说的需求忽视就是这样,不是他人拒绝了我们的请求,而是他人对我们的需求视而不见,或者看不见真实的我们,按照其本人的意愿强行曲解我们的需求。

情感忽视

之前有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件事,有天她的女儿说今天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听到后我朋友立刻紧张了起来,她想:这件事对女儿如此重要,那家里的环境应该安静一点儿。但不巧的是,正好赶上楼上装修,电钻的声音嗡嗡地响个不停。于是,我的朋友就上楼跟人家理论,希望对方今天能停一停。一来二去,因为这个事情她楼上楼下地跑了三趟,但对方并没有答应停工。

这个过程中,她发现女儿似乎越来越焦虑,女儿越焦虑,她就越想要楼上的装修队停下来。直到女儿和她说:“妈妈,你不要再楼上楼下来回跑了。这件事情对我来说是很重要,但是这些噪音对我影响不大,我真正需要的是你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我朋友希望女儿能够更专心致志地完成她认为重要的事情,所以想要给女儿一个更安静的环境,但她忽视了女儿的情感需求,既没有过问女儿的感受,也没有理解女儿焦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实女儿想要的只是妈妈的鼓励和支持。

我和我儿子去徒步时,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们去雪山徒步,地势陡峭,起起伏伏,翻过一座山,还有好几座山,一路十分艰苦,按照当天的计划我们已经完成了五分之四,临近结束,快要达到体力的极限,他每走一会儿都要说一句“我不行了”,我当时也很累,但是想给儿子做个榜样,所以就在一旁给他打气:“你不会不行的。”于是整个过程就变成了:

“我不行了。”

“你不会不行的。”

“我不行了。”

“你不会不行的”

……

如此反复。

这话看似回应了他,但其实根本算不上回应。

当晚到了营地,大部队稍事休息后,儿子和我说:“老爸,徒步实在是太累了,我刚刚只是抱怨了一下,我其实并不需要你告诉我‘我不会不行的’。”望着儿子真诚而清澈的眼睛,我突然意识到,原来刚刚我的那些回应,其实回应的并不是他,而是那个害怕儿子不行的自己。

“你不会不行的”,这句话忽视了儿子的情绪和情感需求。当他说“我不行了”的时候,我能给予的最好的支持,其实是接纳他的情绪——“你很累,很辛苦,爸爸都看到了,爸爸现在也有这种的感觉。但爸爸同时为你感到骄傲,因为你没有靠别人而是自己独立走到这里,这对成年人都很难,对你来说就更不容易了。但你做到了,你是爸爸的骄傲。”

还有人有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摔倒了,爸爸妈妈不允许他哭,不许他表达自己的情绪;

小时候尿床,长大后爸爸妈妈还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和别人谈起,全然不顾他当时的羞耻感;

喜欢一个女生,可女生不断让他拿出爱自己的证据,仿佛他是个工具人,一味的付出与讨好换来的却是一次次希望落空……

以上这些情感忽视,会让当事人感觉不被理解,非常孤独。

忽视是需求上的忽视,是情感上的忽视,是对方假装看不见,从主观上忽视我们的需求,更有甚者,会用忽视来攻击或控制我们。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煤气灯效应”,又叫作“煤气灯操纵”,是指施害者为了对受害者进行心理操控,故意忽视受害者看到的事实和真相,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举个例子,甲说:“我刚刚看到了一只老鼠。”这时候,乙跑过来说:“没有老鼠,你看错了。”丙也说:“没有老鼠,是你的幻觉。”三人成虎,渐渐地,甲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看见了老鼠。

这种故意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我们给一个人打电话,他总是不接听,你问他的时候,他就会说:“我没看到你的电话,如果看到,肯定会第一时间给你回的。”或者有的妈妈在家里又要照顾孩子,又要做很多家务,忙得分身乏术,丈夫却视而不见,继续打游戏。如果说情感忽视带给了我们孤独的感觉,那故意忽视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委屈和愤怒的情绪。

价值忽视

价值忽视很好理解,比如孩子看到父母工作一天非常疲倦,就跑过来说:“爸爸,我给你捶捶背吧!”或者“妈妈,我帮你刷碗吧!”事情虽小,但让我们感觉我们的疲惫被孩子看见,所以内心会有触动,而这个触动就证明孩子的付出是有价值的,很多父母会接受,说:“谢谢你帮爸爸捶背,因为你的帮助,爸爸现在感觉好多啦。”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对他人有贡献的。但有一些家长不会如此,他们会想:我生你养你,你给我捶背洗碗难道不是你应该做的吗?所以在孩子做完这些后,这些父母并不会给孩子一个正向的回应,或者干脆不回应。这个时候,孩子的价值就被忽视了。当然,这样的忽视也出现在干脆不接纳孩子的父母身上,他们会在一开始就对孩子说:“洗碗不是你的事,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此外,被性别期待的孩子也会有价值忽视的体验。很多从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都不被父母重视。有些父母甚至认为养育她们就是给家里的哥哥或弟弟做贡献,她们自身是没有价值的。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很多女孩慢慢把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内化,找不到自身的价值,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不敢满足自己,从而形成“我没有价值”的自我认知。

如何处理忽视

乔恩·G.艾伦在《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一书中曾写道:“忽视一个孩子也是虐待,因为它会引发痛苦的情绪,简单地说,创伤经历的本质是害怕和孤独。”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就是这样,她的成长经历非常特殊,她小的时候妈妈工作比较忙,所以大多数时间都由爸爸照顾。爸爸是一位化学老师,有非常严重的强迫症,每次妈妈在上班前都会嘱咐爸爸大概什么时间要给孩子喂奶粉、放多少勺的奶粉、用多少度的水、摇多少下等精确的工序。这导致每当她饿了哭着要奶喝时,爸爸还“奋战”在冲奶粉的道道工序上:要把奶粉放在秤上称重,水也要用温度计测量,冷了加热水,热了加冷水,一番操作下来,孩子早就哭得声嘶力竭了。

随着咨询的深入,我们发现忽视不仅仅体现在她幼年时期的喝奶上,还有其他需求的未满足。父母总是看不到她真实的需求,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比如晚上她不想睡觉却被父母硬哄着睡觉;她想要和父母一起玩时,父母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心不在焉地和她互动,等等。长期处于这种忽视之中,需求总是得不到及时回应与满足,这种恐惧的感觉被她深深植入无意识中,现在这个女孩有着非常严重的人际隔离和一些类似边缘人格的特质。一旦认为对方对自己有威胁,或者对自己有一些不好的对待,她就立刻视对方为敌人。

活在这样的世界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满了假想敌,你遇见的每个人都有可能对你不利,那感觉该有多可怕。

被忽视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创伤性的体验。因为在被忽视的过程中,我们感觉与外界失去了连接,没有人回应自己,孤零零地待在一个角落,不被他人看见,陪伴自己的只有委屈、难过、愤怒的情绪。那如果我们真的被忽视了应该怎么办?

第一,自我觉察。如果我们经常担心害怕他人忽略我们,或者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那么我们需要觉察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的忽视情结。当被忽视的恐惧发生时,我们要去分辨这种被忽视是真实的已经发生的,还是我们假想的尚未发生过的。这就好像一个人戴着墨镜看世界,会看到整个世界都是墨镜的颜色,我们越是带着“怕被忽视”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就越有可能忽视我们。我们不妨摘掉“墨镜”去看看这个世界,去看看身边的人,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

第二,理解他人。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别人似乎把我们当成工具一样看待,忽视了我们作为人的存在。就像我们认为妈妈非常爱自己,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但她又时常忽视我们的感受,强迫我们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妈妈其实更看重的是她想象中的孩子,反而忽视了真实存在的孩子。很多人际关系回避的孩子,或者网络成瘾的孩子,背后常常有一对喜欢比较的父母,他们用现实中的孩子和他们想象中的孩子做比较,忽视了现实中孩子的需求和情绪,一味地要求孩子成为他们想象中优秀的样子。

或许我刚刚讲到的就是你的故事,或者你身边人的故事。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给我们造成了创伤,但或许你不知道,那已经是父母能做到的最好了。父母这样“忽视”我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曾经也被如此“忽视”过。没有获得过爱的人,要如何给予他人爱呢?

我常说“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和解,因为和解而成长”。如果我们可以理解父母这种“忽视”,就能更好地接纳如今的自己,一旦我们做到接纳,便不会被委屈和愤怒控制,也不会变得自卑,自暴自弃,而是有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是谓:放过他人,就是放过自己。

第三,向上生长。很多女孩因为父母重视哥哥弟弟而忽视自己,对父母的不公一直愤愤不平,甚至制订了一系列报复计划。是啊,同样是父母生的,凭什么我得到的就要比你得到的少呢?这些想法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完全合理的。可当年岁增长,我们渐渐长大成年,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生长出自己的力量,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受到人际关系的滋养时,就会发现:对原生家庭的恨意与我们内在的力量成反比。也就是说:我们越弱,对他人的恨意越多,我们越强,对他人的恨意越少。

孟子云:“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1kL3m+a8U2SBNCshs8mVpPSerfTgOWfI3QCOojmtHT1Zvr1ltdk6GuoLfD5L/h4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