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在关系中,你属于哪种模式

什么是“自我模式”

我们可以先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你有一个好朋友,有一天他忽然向你介绍一款产品,并极力建议你购买,这时候你的反应会是怎样的?

如果你还没有思考好,那么我们可以一起先看看以下几种人的反应:

小A:向朋友提出了一些关于这款产品的问题,想详细了解一下。

小B:有些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所以拒绝回应,假装没看到。

小C:直接拒绝了朋友的推荐,并拉黑了他,认为以后要和这个朋友保持距离,担心自己吃亏。

小D:拒绝了朋友的推荐,但拒绝后提醒朋友这款产品的投资回报率是不合理的,要多加注意。

小E:虽然他也拒绝了朋友,但心中总是觉得过意不去,反复想着,“他那么困难,做点儿生意也不容易,还有孩子要养,我拒绝他是不是错了?”

小F:碍于面子,接受了朋友的推荐,购买了产品,即使这款产品小F并不需要。

小G:评估了以后认为自己不需要这个产品,把这款产品介绍给了他认为需要的人。

不知道从上述的几种反应中,你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可能你也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发现,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这种面对关系的态度被称为“自我模式”。

自我模式其实是一种生存策略,它和我们所说的自我定义是双向影响并塑造的。也就是说,自我模式会影响自我定义;反过来,自我定义也同样会影响自我模式,它们是作用与反作用的结果。

自我模式这种生存策略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根据童年早期其他家庭成员,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对待我们的方式,以及我们对这些方式做出的反馈而形成的。我们身处这种由养育者塑造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地塑造自我形象和自我模式。自我模式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在我们拥有了清晰的自我定义之后,帮助我们应对环境的一种策略,一旦形成,就会延续下去,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常用模式。

总的来说,自我模式是我们基于与养育客体的互动所形成的一套生存策略。

“自我模式”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根据对方地位的重要程度和自己地位的重要程度,我们可以将“自我模式”分为四类(如图1-3),分别为控制模式、成全模式、疏离模式和顺从模式。

图1-3 自我模式四象限图

控制模式中,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竞争的关系。处在控制模式中的人,总是会产生要赢过他人的欲望,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比他人强。在公众面前,更是要确保自己闪闪发光,让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们还有可能物化他人,在内心中把别人都当作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无用的人被其视如无物,有用的人则被其拣选为他们人生大厦的一砖一瓦。控制模式虽然能让我们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但在极度利己的同时却放弃了个人的自我成长。

成全模式与控制模式不同,在成全模式下,我们和任何人相处时都会感觉友善而平和。别人夸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说谢谢;别人送我们礼物的时候,我们会开心地接受,并在未来某一时刻也回馈对方。我们愿意付出爱,也乐于接受爱。当与他人合作时,我们可以看到对方的价值,也能够发现我们自己的价值。我们不会理想化对方,把对方想象得完美无缺,也不会故意贬低对方;同样,我们也不会故意夸大或矮化自己。成全模式又被称为双赢模式,无论是从情绪价值出发,还是从利益价值出发,彼此都有付出,双方也都能获得回报,实现双赢。

绝大部分回避社交的人的自我模式都是疏离模式,类似于“井水不犯河水”的感觉。处于疏离模式的人认为关系应该模板化,比如对待领导是一套模板,对待同事是一套模板,所有人都是泛泛之交,即使双方存在关系,也非深厚的关系,不会存在情感纠葛。处于游离模式的人对关系充满着不信任感,不相信任何人,甚至也不相信自己,对待关系更多的是一种“我不麻烦别人,别人也不要麻烦我”的态度。疏离模式也叫作回避模式,这样的模式虽然避免了我们在关系中受到伤害,但也享受不到关系给予我们的滋养。

在顺从模式中,我们更重视他人的需求胜过自己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总是优先顾及他人的感受。他们可能是对我们有利的人,也有可能是与我们对立的人,但无论是哪种人,当我们要去服从或顺从他们时,在我们心中对方已经与我们对立了。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为了避免冲突,会选择充当“老好人”的角色,这个角色本来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补偿,但由于在关系中我们会因自己付出较多而深感不平衡,反而有可能会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产生抱怨。

我们已经了解了四种自我模式的特点,那自我模式和自我定义又是如何相互影响并塑造的呢?

如果将自己定义为依赖者,那我们会更多地使用控制模式。这种模式不能带来双赢,也无须花费太多精力和时间考虑对方的感受,只会习惯性地从对方处攫取利益,物化对方,发展自己。这样虽然能使我们的利益最大化,但我们要放弃人格的独立与完整,去依赖另外一个人,这不仅会让我们对关系的变化很敏感,也会使对方感到压力和不适。

还记得《小王子》中小王子养的那一株玫瑰吗?小王子每天都会给玫瑰浇水,还给玫瑰套上了防虫的玻璃罩,但玫瑰的各种要求和做法,令小王子越来越痛苦,最终离开了B612星球。玫瑰一直认为,每件事都符合她的意愿才是真正的爱,这种以爱之名的情感勒索会令对方窒息。

如果将自己定义为自在者,那我们可能更多地使用成全模式。这种模式会为我们与对方带来双赢,但可能需要我们做出一些让步或妥协,这里的让步或妥协不存在委屈和埋怨,而是我们看清了利弊后主动做出的选择。这样的关系使我们感觉舒适和自在。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就需要这种成全模式。一味地控制或是一味地顺从都不可取。美国心理学家盖瑞·查普曼在他的著作《爱的五种语言》中曾提到:爱需要五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肯定的言词、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服务的行动和身体的接触。总结起来就是,爱是一种成全,对自己和他人的成全。

如果将自己定义为孤独者,那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使用疏离模式。这让我们感到安全,不用在关系中承担责任,也避免在关系中受到伤害,但无法使我们获得关系带来的滋养。虽然我们一直将自己定义为孤独者,但是不是有那么几个瞬间,我们也希望有个人能陪在身边,对亲密关系也会有渴望呢?

之前有个网友和我聊天,说他每天工作都很辛苦,有时候下了班部门还要聚餐。本来上一天班就很累了,自己和其他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只是点头之交,下班后就希望快点儿回家歇一歇。但所有同事都去,迫于压力,自己也不得不去。聚餐中的社交让他感觉疲惫不堪,回到家真的一点儿力气都没了。他还是希望自己有更多独处的时间,可以偶尔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他就是典型的疏离模式。

如果将自己定义为照顾者,那我们可能会更多地使用顺从模式。这种模式不像成全模式一样能为双方带来双赢,但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老好人”的角色让人们容易占据道德制高点。比如明明已经无力抚养,却还无限制地收养流浪猫狗的老人、跪求“中国首善”陈光标捐钱帮助别人的人……似乎都是在不合理地牺牲自己,满足他人。这种病态的利他行为只是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获得自我价值体验和虚无的满足感,并不是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大爱和善良。

现在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前文例子中的每个人属于什么样的自我模式,我们也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反应,判断自己的自我模式是哪种。

小A向对方了解了更多的产品资料,说明他很在意他的朋友,愿意与他人合作和成全他人;小D虽然婉拒了产品,但会提醒朋友注意投资回报率不正常,担心朋友上当、违法;小G评估后发现自己不需要,转而把产品介绍给了他认为需要的人,可以看出他们三个都属于成全模式。

小B假装没看到消息和小C拉黑对方是让自己在关系中减少压力或者避免受到伤害,这种做法属于疏离模式。

小E虽然拒绝了对方,但又于心不忍;小F碍于面子与关系,买了自己不需要的产品。他们都属于顺从模式。

自我模式虽然不分好坏,但可以决定我们关系的质量、远近、在关系上需要花费的精力,以及从关系中获得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好处等。

“自我模式”的转化与并存

有些人会感到迷惑:我在工作中是一个成全模式的人,在生活中却是一个疏离模式的人,而在亲密关系中又变成了一个顺从模式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和自我定义同理,不同的自我模式在一个人身上可能会同时存在,也可能会相互转化。比如:一个在职场中乖巧听话的女孩,在情侣关系中却喜欢一味地控制男朋友;或者一个疏离模式的人,当他感到对方对自己非常重要时也会选择顺从。

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主模式,当我们带着这个模式去跟他人建立关系或深入发展一段关系时,我们内心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结果。那么这些结果指向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对于这段关系的结论或定义。比如:一段关系对我们来说是有用的、滋养的,那么我们就愿意让这段关系一直持续下去,甚至可能会因为这段关系来调整自我模式;也有可能一些关系让我们感觉消耗或糟糕,就像一个主模式是控制模式的人,强迫他顺从,对他来说是种煎熬,他有可能会选择结束这段关系。

“自我模式”如何影响人际关系

我们使用不同的自我模式,就会相应地建立起不同的关系,从而在关系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体验,也可能是消极的体验。自我模式就如同肌肉记忆一样,不需要思考就会发生,是一种纯粹的内在模式的反应,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甚至会变成刻板印象。

一个女孩子如果始终带着“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的偏见,那是不是所有男人在她的心中都不配有姓名?无论这个男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性格是好是坏,他都只是一个“不是好东西”的男人。如果她带着这种模式进入关系,无论对方如何展现自己的善意和优点,都会被她解读为不怀好意。

所以,如果我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自我模式,就会无数次获得同样的结果。就像很多人纳闷为什么自己总是遇到骗子、为什么自己的感情总是坎坷波折,其实就是因为每个人的自我模式决定了人际关系呈现出来的状态,以及这段关系的最终结果。

因此,有清晰的自我定义、了解自我模式,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它能够使我们拥有更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进而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我们看重的东西。 NZojTXfAo5P/06/aWYa2OrM4NQD3FsASIN1+Kons7z5pwd118KXvMz45gIJ4mI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