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你对自己的定义,决定了你的关系

我是谁

我曾在微博上收到过一个网友的留言。她和我说,她觉得自己非常差劲,在和朋友聊天、相处的时候,总会刻意表现得很幽默,特别担心别人觉得自己无趣、木讷,小心翼翼地维护每一段关系,唯恐其破裂,这也使得她常常在关系中感觉精疲力竭。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扰,我们时而自我怀疑,时而自我否定,甚至有时候会认为自己一事无成,自卑乃至自暴自弃。我们无法欣赏自己,却看到别人满身光环。也是因为这样,很多朋友都会来找我寻求帮助。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问他们的第一句话经常是:“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常这个问题,会出现三种答案。

第一种,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但对自己并不满意,所以感觉很痛苦。比如在微博上给我留言的网友,她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趣的人,“幽默”则是被人喜欢的标准,所以她对自己不满意,又在勉强自己幽默,在讨他人开心的过程中倍感压抑。

第二种,对自己的认知不准确,且在一个错误的自我定位上越走越远,因此感觉非常迷茫。我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交朋友。每次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时,我总是抢着结账。后来有一段时间,我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朋友再约我吃饭时,我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有一次,我们聊天时无意中说到这个事情,朋友说笑道:“那时候你没有把我们当朋友,认为我们只是蹭你吃喝的人吧。”我瞬间就意识到,那时候我总是把自己定义成愿意慷慨付出的大哥,而将他们定义成需要我保护照顾的弟弟。

第三种,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对自己的认知与定位都不同,因此感觉很困惑。想象一下,我们身边有没有那种在家人面前扮演一个索取者的角色,而在职场或与朋友的社交中充当一个付出者,百般讨好,生怕行差踏错。

|自我探索练习|

在关系中,你是付出者还是索取者?试试以下这个测试。

请将身体调整到最舒服的姿势,然后把眼睛闭起来,首先想象你身边有一个人,他可以是你的朋友、伴侣、家人、同事等任何一个人。当这个人出现时,你可以跟他打个招呼,然后邀请他和你背靠背站立。站好后,将你们的两侧手臂与对方交叉。接下来,你向前弯腰,用臂力和背力背起对方,背时注意站稳脚跟,被背的人要双脚离地。体会一下此刻你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随后回到站立状态。邀请对方做同样的动作,体会一下此刻的感觉,记住这种感觉。

接下来,请根据我的描述来判断:

在你背起他人时,如果你的感觉是积极肯定的,比如感觉自己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那么在这段关系中,你是有为对方提供价值的;如果背起他人时,你感觉有些累但还能承受,那么这段关系的存在,有可能让你感觉到一些压力;当这种累再重一些,甚至让你有点儿喘不过气,但你还在硬撑,并且时不时会有些抱怨,那么在这段关系中,你可能是一个忽略自己的付出者。

在你被他人背起时,如果你的感觉是好的,比如能够很放心自如地让自己躺在对方身上,那么在你们的关系中,你对对方是信任的;如果被背起时你很不自在,比如担心自己会不会太重,会不会压到对方,等等,那么在这段关系中,你可能是不那么善于接受对方付出的人;如果背起之后,对方虽然表示能承受,但你还是担心自己会给对方添麻烦,那么在这段关系中,你可能是经常自我否定的人,甚至有时候会产生不配得感;如果背起之后,对方明显表现出力气不够,无法承受,可你还是想要对方稳稳地把你背起来,比如提醒对方“站好,站好”,那么在这段关系中,你可能是一个忽略对方的索取者。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有一集吕秀才问姬无命:“你是谁?姬无命吗?这只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把这个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可见,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我是谁”的问题,就会让绝大多数人思考良久。

事实上,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源于我们在生活中对自己角色的定义。我从“获得”与“付出”两个角度勾勒出了人际关系四象限图。

通过观察图1–1,我们可以迅速找到自己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角色无分好坏,无关对错,它只是认知自我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为了评判自己或者他人。事实上,在不同的关系中,我们的角色也可以不同。比如在家庭关系中我们可能是依赖者,而在职场中我们则是照顾者。

图1-1 人际关系四象限图

依赖者的特点是控制、焦虑、恐慌。他们如菟丝花一样,总是需要攀附别人才能生长。他们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与恐慌,经常用强调自己付出的方式来试图控制对方,在这个过程中给对方带来无尽的压力。就像有的父母隔三岔五就和孩子说:“为了你的学习,我付出了很多的精力、时间和金钱,所以你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孝顺。”

孤独者的特点是疏离、匮乏。他们似乎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其他事物都不感兴趣。他们偶尔也会渴望社交,但当发现自己无法应对外部的压力和变动时,他们就会缩回自己的世界,以封闭的姿态保护自己,很多“社恐”患者都是这样。

照顾者的特点是迎合,他们是价值提供者和痛苦疗愈者。他们一方面无原则地付出,照顾他人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像个开心果一样,想要拯救他人的不开心,对他人的情绪负责。

最后一种就是自在者,自在者的特点是合作、共赢。这是一种最理想的,也是彼此之间感觉最舒适的关系状态,自在者的付出和获得成正比,在关系中感觉美好而自在。

核心价值感与自我定义

咨询室里,很多来访者是带着对关系的困惑找到我的,他们说自己无法做到在关系中坦然地做自己,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希望他人对自己表示肯定,会因为他人的负面评价而情绪低落。事实上,这是因为我们内在的核心价值感出了问题。

什么是核心价值感?核心价值感可以理解为你赋予你的生命以何种意义——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如何定义自己的人生、你认为自己是谁。

一个人的核心价值感主要包含四点:存在感、价值感、归属感和掌控感。

存在感

所谓存在感,就是被重要的人重视的感觉。比如公司的老板特别器重我,每天我来到公司,老板都主动跟我打招呼,所有的同事都喜欢我。那么,我在这个公司就能体验到非常强烈的存在感。

在亲密关系中,存在感尤其重要。有些妈妈总是喜欢做一个利他的、牺牲自己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的好妈妈,不需要孩子帮她做任何事情,即使是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妈妈都不允许孩子做。长此以往,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仅得不到锻炼,还会认为自己对妈妈、对家庭来说是不重要的,他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

相反,还有一种妈妈,孩子过来帮她捶背,她会很高兴地接受。接受的同时还会给予孩子一句鼓励:“妈妈好开心,宝宝竟然会帮妈妈捶背,这种体验太美好了!”这是妈妈对孩子的成全,妈妈看到了孩子的付出与成长,孩子也因此感受到存在感。

价值感

每个人都需要价值感,简单地说,价值感是人们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被重视。我的朋友老刘,在退休后过上了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本来是老刘一直期盼的,但他忽然发现这种感觉并不是他想要的。没有了以前上班时的忙忙碌碌,也不用再辛苦工作,他却倍感空虚起来。不仅晚上失眠,而且他的情绪也变得很糟糕,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每天愁眉苦脸,人也憔悴了很多。其实他心里知道,这都是退休惹的“祸”。虽然不用繁忙劳碌了,但也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了。直到他开始早晚接送小孙子上下学,精心给小孙子准备早晚餐,才又容光焕发,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很多时候,不仅他人对我们的肯定和褒奖能让我们产生价值感,我们对自己的积极认同也可以让我们获得价值感。当我们感觉自己不再需要他人给我们带来价值体验时,我们就摆脱了一个巨大的外界评价系统带给我们的压力,可以更加清楚地分辨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和我们对自己的评价是否相同、区别在哪,从而形成更透彻的自我认知。

归属感

归属感是指个人被他人或团体接纳时的感觉。每个人都害怕孤独与寂寞,希望自己能融入某一个群体,并从这个群体中获得爱与帮助。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三种需求就是“爱与归属的需求”,结交好友、追求爱情都属于“爱与归属的需求”。我们只有一步步满足底层需要,才有可能达到自我实现。缺乏归属感,则有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概率。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代表着他人和群体对自己的认可与接纳,可以让我们减少甚至消除孤独的感觉,享受他人给予的温暖。

掌控感

掌控感对我们来说也至关重要。掌控感是指我们对生活、工作、未来发展等掌控的能力。许多研究表明,更强的掌控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愉悦身心,增强自我认同。很多时候,一些看似轻而易举的事情却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掌控感,比如养宠物、料理美食、整理房间、制作旅行攻略等。

当我们能够觉察和理清自己这四种核心价值感后,我们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刻。

与自己和解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和解”这个词——和原生家庭和解、和父母和解……然而,想要做到真正的与自己和解,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与自己和解,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我们发展自我的一环,它通常是从了解和理解自己开始的。我有一个案例想和你分享。

有一个女儿因为没能好好照顾患了癌症的母亲,没能在母亲临终时见到最后一面,一直感到自责和愧疚。两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处于抑郁和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她认为母亲的去世,与自己没能将母亲接到身边来照顾是有关系的,她总是和我说:“妈妈的去世都是因为我没能好好照顾她。”这种心理被称为幸存者内疚。

幸存者内疚是说一个人认为从创伤事件中幸存下来的自己是有过错的。他们会因为自己幸存而感到困惑和内疚,甚至宁愿自己也遭遇不幸。

我和她解释说:“你母亲去世并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疾病,是疾病夺走了她的生命,你再如何细心照料都无法挽留她。我理解你的内疚感,母亲的离世让你感觉悲伤和痛苦,这种分离让你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自己,可是如果妈妈的在天之灵能看到你,她会希望你如何生活呢?”

她哭着说:“我没有妈妈了,我没有妈妈了。”

沉默许久,她又接着说:“但如果妈妈在天上能看到我,她会希望我能好好活下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女孩自我发展的整个过程。首先,她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即妈妈去世是因为疾病,而不是因为自己照顾不周。然后,她理解了自己的感受,那是一种失去的感觉,亲人的离世让她感觉悲痛难过。通过我们的交谈,她逐渐接受这个事实,并与自己和解。和解之后,她内心生出了新的信念:“我要好好地活下去,也就是自我成全与自我成就。”

这整个过程可以通过图1-2来解释,了解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自我成全,自我成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完成了上一步,下一步才可能发生。这也是很多人明明懂了许多“和解”的道理,却还是做不到“和解”的原因。

图1-2 自我和解的过程 RcE7OyU4T45iqaip/DcfWDKBqYdWClEc6xufaHJBCq9IRzYNCJn9AxA60VnRAz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