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经济地理学”的形成
近代时期

如果说商业地理学让我们明白了经济地理学的知识背景与原型,那么经济地理学就是商业革命、产业革命后,地方化经济形成时代对新特征的解释。1860年以后,随着新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快速扩大,工业革命的积累效应带来了经济与地理的重大变迁,于是产生了经济地理学的话语:(1)例如“生产区”(Chisholm,1889)、“南北轴”(Smith,1913)这些词语;以及(2)对世界进行有组织的分类,例如全球气候模式与农作物相联系(Chisholm,1889);以及(3)使得经济地理联系可见的新地图与图标,例如贸易路线与运输方式(Smith,1913);还有(4)创造了一些新的名称,例如“商业空间”、“交易中心”。如此,使得社会各界对经济区位,以及对区位的理解出现了全新的认识。

特雷弗·巴恩斯(T.J.Barnes)在梳理1889—1960年英美经济地理学时评论道 :很难准确地说明“经济地理学”是何时被创造的,相关的证据有:1826年杜能(Thunen)的《孤立国》、1882年高兹(Gotz)区分商业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1893年康奈尔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州大学首次开设经济地理学课程、1925年《经济地理》杂志首次出版。

众所周知的古典区位论,即为近代经济地理学最初的表现形式。1826年杜能为探寻资本主义企业型农业合理的生产方式,从地租的角度发现农业分带的现象,并抽象为农业区位论,这是经济地理学的第一篇经典论述,此后对距离与区位的研究逐渐专门化,形成经济地理学的基石——古典区位论。1882年高兹在《柏林地理学协会杂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一文,开始讨论经济地理学的性质与构成,是为近代经济地理学概念的萌生。

一般认为,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理学讲师齐泽姆(George G.Chisholm)1889年的《商业地理学手册》,是第一本用英语编写的经济学教材,该手册既没有明确的理论,也没有合理的组织,基本上是详细的事实,包含了人们所希望了解的世界商品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条件的全部内容。当时的英国是世界工厂,这本书中采用地图、数字、表格的形式,将复杂的贸易细节清晰化,这也是对贸易帝国全球体系的一个回应与庆贺。

故此可以认为,19世纪构建的现代地理学,改变了这门学科的目的论,取代了对地方区位与区域的描述,重点转向了解释空间分布,尤其是人文活动的分布。

20世纪初期,美国刚刚加入全球贸易的行列,190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运输经济学家拉塞尔·史密斯(J.Russell Smith)成立了地理与产业系,1913年出版了《产业与商业地理学》,该书主要讨论了两个部分的内容:特殊资源与加工产品的生产、世界贸易。与齐泽姆相比,史密斯侧重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变化,通过关注生产、流动、控制,讨论了世界(商品)市场的形成,采用经济学的术语概念、地理学的方法手段进行论述。

一战以后,伴随着殖民主义的减速以及产业区的形成,商业与产业地理学逐渐转向国家与区域,及至1930年代,由于贸易与商业大萧条的影响,关注区域与差异性成为主流,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1939)提出,世界是根据经济划分的区域拼凑而成的,每一个区域又是要素相互联系的紧密综合体,区域内不同要素复杂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形成一个独特的区域实体。

概而言之,与前近代商业地理学相比,近代经济地理学的内容更为广泛、系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分支。20世纪初当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代,经济学家韦伯(A.Weber)发现了基于经济布局意义上的工业区位论,1930年代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根据村落与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1940年代经济学家廖什(A.Losch)将中心地理论发展为产业市场区位论。这些综合起来大致上构成了近代西方“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框架,解释了农业之外的工业、第三产业或服务业的经济活动。 g4KL7xXgH+yOHr+LVrrmVZFegONnXsGvrj0BMDqi3RDXCmslimDHVFTWdulXn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