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人民文学》第4卷第3期发表萧殷的《论人物转变与新人物的描写》。
《小说》第5卷第6期发表许杰的《〈草包生了机灵心〉读后》;魏金枝的《读〈竞赛〉》。
《文艺新地》第1卷第6期发表雪苇的《从〈实践论〉谈到我们文艺工作上存在的根本问题》(第7期续完);唐弢的《鲁迅和武训》;刘友瑾的《关于〈饭烧焦了〉的自我检讨》。
《天津文艺》第1卷第5期发表阿垅的《试谈武训和〈武训传〉》;邢公畹的《参加批判〈武训传〉座谈会以后》。
《长江文艺》第4卷第6期发表社论《加强文艺工作中党性的锻炼》;于黑丁的《为提高文艺思想水平而斗争》;黎辛的《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开展对〈武训传〉的批判》;陈荒煤的《向创造革命英雄主义的典型更前进一步》;于黑丁、王黎拓、田涛、朱天、李季、武克仁、俞林、郭敬、张惠良、崔嵬、梅关桦、黄铸夫、熊复等的《〈新渔家仇〉座谈会》;熊复的《反对创作中反历史反科学观点》;尚弓的《对〈笑〉四评》。
《西北文艺》第2卷第4期发表胡采的《谈写党》;马英的《创作思想漫谈》;熊人的《〈解仇合密〉读后》;王玉胡的《谈谈大众诗》;杨兴的《〈诡辩〉读后》。
《华南文艺》第3卷第2期发表刻演·编者的《初学写作的一些问题(讨论)》。
《东北文艺》第3卷第6期发表白石的《歌颂党,创造党的伟大形象》;安危的《武训的阶级成分》;刘和民的《评电影〈关连长〉》;珈蓝的《读稿漫谈》;简慧的《再读〈第四十一〉》;“批评园地”栏发表石化玉的《评〈战士的话〉》,萧甫的《看了歌剧〈幸福山〉》,章光肖的《对〈两条路〉的几点意见》,郭焕义、何均地、韩略的《读〈中国客人〉的感想》;“读者中来”栏发表王克信小组的《我们的态度》,果军的《谈谈橱窗诗》,卢纶的《批评电影〈武训传〉来教育文艺工作者》,郝占杰的《我看了〈无形的战线〉》;“业务研究”栏发表肖贲的《由〈绸子舞〉与〈扇子舞〉谈起》,孔方的《如何向中国民族旧有艺术学习》。
2日,《文汇报》发表吕的《从创作方法上谈〈武训传〉》。
4日,《光明日报》发表老舍的《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在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5日,《戏曲报》4卷10期发表伊兵的《再谈历史剧的问题》;莫骞的《〈大劈棺〉的封建本质和改编试探》;梅花笑的《旧戏的改进问题》。
6日,《人民日报》发表范文澜的《武训是个什么人?为什么有人要歌颂他?》。
7日,《文汇报》发表肖勇的《我对〈翠岗红旗〉的意见》。
8日,《文汇报》发表雨华的《论鲁迅阶级论观点的萌芽》;张德林的《关于〈鲁迅的《故乡》〉——评雨华同志的分析》。
9日,《光明日报》发表苏一萍的《西北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文艺普及工作——在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10日,《人民戏剧》第3卷第3期发表本社短论《正确地表现党的领导》;刘芝明的《歌颂新生的、革命的英雄人物》;张庚的《略谈英雄人物的描写》;阿甲的《从〈四进士〉谈周信芳先生的舞台艺术》;李珂的《评电影〈关连长〉》;钟惦棐的《论〈阴谋〉在艺术上的成就》;杨叶的《评〈艺海深仇〉》。
《文艺报》第4卷第6期发表全国文联研究室整理的《关于地方文艺刊物改进的一些问题》;中央电业局艺术委员会编剧总结小组的《一九五零年电影剧本创作工作的总结》;郑雪来译自《苏联文学》的《作家的技巧》;唐因的《一样都是庄稼人》;草明的《忆东平》;蔡仪的《武训性格与阿Q精神有本质上的不同》;华君武的《不要分开来看一张画》;专栏“新语丝”发表企霞的《不是用词不当的问题》,谷柳的《敌情观念》;专栏“新事物”发表碧野的《在这伟大光辉的时代里》,禾平的《文化担子》。
11日,《光明日报》发表陈波儿的《从〈武训传〉谈到电影创作上的几个问题》。
14日,《光明日报》发表谭之仁的《藏在〈死水〉里的火焰》;尤琴的《不是用词不当的问题——答企霞先生》;[苏]叶戈林作、余向葵节译的《苏联文学发展的道路》;萧枫的《写东西要正确反映现实》;布思的《读〈渡荒〉》。
《解放日报》发表夏明的《评上海工人“红五月”文学创作》;顾孟平的《试评莽野先生的诗〈彻底肃清反革命〉》;陈伯静的《革命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创作主题》。
15日,《文艺》第4卷第1期发表陈山的《党的三大作风与文艺工作》;邹霆的《从〈武训传〉谈起》。
《北京文艺》第2卷第5期发表老舍的《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郭良夫、老舍、冯至、杨振声、王彭寿的《“通俗化问题”笔谈》。
《光明日报》发表李伯钊的《工人文艺创作中的一些问题》;方松的《谈工人文艺竞赛中的文学创作》。
《解放军文艺》第1卷第2期发表张立云的《论小资产阶级思想对文艺创作的危害性》;西虹的《谈体验部队生活》。
16日,《文汇报》发表耿庸的《关于〈武训传〉的创作倾向》。
20日,《说说唱唱》第19期发表赵树理执笔的《对发表〈“武训”问题介绍〉的检讨》。
21日,《文汇报》发表王云缦的《评〈高歌猛进〉》。
《解放日报》发表周扬的《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苏丛麟的《评王安友的〈李二嫂改嫁〉》。
25日,《文艺报》第4卷第7期发表记者的《中央文学研究所第一学季学习情况与问题》;叶秀夫的《萧也牧的作品怎样违反了生活的真实》;乐黛云的《对小说锻炼的几点意见》;华君武的《谈米谷的三幅漫画》;克恒译自苏联《戏剧》杂志的《剧作家的技巧》;本报记者的《关于方言问题的讨论》;胡沙的《向民族传统的舞蹈艺术学习》;王雪漫的《加强影评的严肃性和战斗性》(读者中来);专栏“新语丝”发表谭颀的《要有严肃热情的态度》,李高华的《不要拿“挡箭牌”来检讨》,冯世则的《谁是同志?》。
28日,《文汇报》发表刘衍文的《有关武训与阿Q的两篇文章》。
《光明日报》发表裘祖英的《论正确的批评态度》;李家骏的《反对尖酸刻薄的批评态度》;紫兮的《反对歪曲现实的作品——评任大心的小说〈黄河坝上〉》;[苏]B·科瓦列夫斯基作、蔡时济译的《苏联作家协会创作组的活动》。
30日,《文汇报》发表张禹的《武训歌颂者的思想基础》。
本月,武汉通俗图书出版社出版老舍等的《关于相声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