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月

1日,《人民文学》第3卷第5期发表何其芳的《〈实践论〉与文艺创作》;艾青的《谈〈四进士〉》。

《人民戏剧》第2卷第6期发表田汉的《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王朝闻的《关于接受遗产》;黄芝冈的《〈琵琶记〉与旧戏封建说教的典型性》;周洁夫的《试论真人真事》;胡果刚的《从〈幸福山〉的演出谈新歌舞剧中的舞蹈》;曰木的《评〈钢铁是这样炼成的〉》;老舍的《〈龙须沟〉写作经过》。

《文艺新地》第1卷第2期发表郭绍虞的《〈实践论〉与文艺工作者》。

《天津文艺》(月刊)创刊,天津文艺社编委会编辑,本期发表阿英的《把工作做得更适合于读者需要一些》;文化局文艺指导科的《抗美援朝运动中的工人文艺创作》;王昌定的《漫谈工人的剧本创作》;徐国纶的《要正确反映现实》;冯宝兴的《试评〈王师傅和他的女徒弟〉》。

《长江文艺》第4卷第2期以“谈李文元的诗”为总题,发表白刃的《读李文元同志的诗》,周洁夫的《要更深刻地观察与体验生活》,海默的《从李文元看农村通讯员的创作道路》,柳江的《起点的意义》,毕奂午的《我读李文元的作品后》,薛汕的《对李文元〈鬼计〉的一点意见》。

《光明日报》发表彭慧的《苏联文学中的爱国主义(上)》;廖承志的《贺〈龙须沟〉演出成功》。

《东北文艺》第3卷第2期发表白石的《要创造有生命的人物》;念都的《是否可以不加选择的反映客观事物》;越明的《读〈宝音得利〉》;叶蓝的《读〈爷爷的心愿〉》;卉贝的《不要离开生活凭空臆造》;张羽的《我对表演的几点体会》。

《华南文艺》第1卷第6期发表欧阳山的《华南文学艺术的事业与成就》;陈卓莹的《如何利用“锣鼓”》;林标的《再谈粤剧的“锣鼓”》;秦枫的《读〈翻身姻缘〉》。

《新中华》第14卷第5期发表许杰的《阿Q新论》。

2日,《光明日报》发表彭慧的《苏联文学中的爱国主义(下)》。

4日,《人民日报》发表周扬的《从〈龙须沟〉学习什么?》;《关于不正确的文艺批评》。

5日,《大众文艺》第2卷第7期发表游藜的《应该关心、培养文艺的后备力量》。

《西北文艺》第1卷第6期发表汶石的《西北文艺界的抗美援朝运动》;高培支的《写新爱国主义历史剧的一点意见》;范紫东的《编写爱国主义的历史剧》;沙驼铃的《评赵树理的〈传家宝〉》。

《戏曲报》4卷2期发表严孤直的《根据以前的经验教训重编〈四郎探母〉》。

6日,《解放日报》发表徐邦仪的《生动些,活泼些,通俗些》;阿洛的《读〈韩秀贞〉》;曰木的《略谈开展文艺批评》。

8日,《人民日报》发表王子野的《评〈高歌猛进〉》。

《光明日报》发表吕班的《〈新儿女英雄传〉摄制简记》;向东的《〈新儿女英雄传〉》。

9日,《人民日报》发表孙谦的《关于影片〈陕北牧歌〉的写作动机》。

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改进报刊发行工作是重要的政治任务》。

《文艺报》第3卷第10期“问题讨论”栏发表刘作骢的《我对〈谈方言文学〉的一点意见》,邢公畹的《关于方言文学的补充意见》,周立波的《谈方言问题》;同期,发表吕莹的《关于工人文艺创作的几个问题》;方炤的《成长中的工农作家》;侯金镜的《优秀的“人”和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徐光耀的《我怎样写〈平原烈火〉》;[俄]杜那也夫斯基等的《诗人呢,还是玩弄句子的词作家呢?》。

《文汇报》发表刘任涛的《我怎样写〈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中的几个正面人物的》。

《光明日报》发表罗慧的《欢迎〈新儿女英雄传〉》;史仁的《我对五七九言诗的看法》;刘榕的《评沙鸥的政治讽刺诗》;蒙树宏的《对〈圈套〉的分析——阮章竞作》。

11日,《人民日报》发表《西北群众日报检查该报的地方性》;冯至的《关于处理中国文学遗产》。

《解放日报》发表苏联《文学报》社论《文学批评与为艺术技巧而奋斗》;陈静云的《对〈小黑人〉错误的自我检讨》;辛克的《要求写的精炼》。

12日,《光明日报》发表沙里的《新儿女颂》。

15日,《人民日报》发表钟惦棐的《评〈女司机〉》。

《文艺》第3卷第3期发表罗荪的《关于生活和创作的问题》;劳黎的《关于散文和杂文》。

《光明日报》发表菲亚、向东的《〈儿女亲事〉》;杜生华的《〈儿女亲事〉的创作企图》;唐漠的《向爱国主义前进——从〈儿女亲事〉谈起》。

《北京文艺》第2卷第1期发表老舍的《散文并不散》;王亚平的《为表现伟大的人民首都而努力》;杨振声的《看罢〈龙须沟〉》;胡丹沸的《剧本的结构和对话》;李岳南的《论白蛇传深化的反抗性》;凤子的《评〈腐蚀〉》;杨雨明、端木蕻良的《论〈武训传〉》。

16日,《人民日报》发表郑文森的《评〈内蒙人民的胜利〉》。

18日,《人民日报》发表何其芳的《关于梁山伯祝英台故事》;冯宜民的《谈谈报纸上登载歌曲的问题》。

20日,《大众文艺》第2卷第8期发表任白戈的《致参加土地改革的文艺工作者》;重庆市文联筹委会的《抗美援朝文艺活动在春节中》;游藜的《看川剧〈美人计〉后所想到的》。

《戏曲报》4卷3期发表布毅的《我对于舞台形象的理解》;魏晨旭的《我怎样修改了〈三打祝家庄〉》。

《解放日报》发表陈白尘的《上海市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第一届文代会以来工作报告》;黄钢的《〈团结起来到明天〉写作经过》;张拓的《〈王贵和李香香〉改编和演出》。

21日,《人民日报》发表侯金镜的《评〈生产战线〉》。

22日,《人民日报》发表侯金镜的《评〈胜利重逢〉》。

2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书报评论是领导出版工作和报纸工作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24日,《光明日报》发表[苏]M·伊萨科夫斯基作,蔡时济、刘辽逸合译的《论作诗的“秘诀”——答复给我来信的人》。

25日,《文艺报》第3卷第11期发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一九五零年工作总结及一九五一年工作计划》;周文的《〈实践论〉与革命文艺工作者》;[苏]法捷耶夫作、冰夷译的《作家的劳动》;艾青的《描画新事物的成长》;肖星的《工人文艺的新成就》;[苏]波列伏依作、陈汉章译的《多写些精彩多样的短篇小说》;沙驼铃的《谈工人董迺相的小说》;周立波的《关于〈四十八天〉》;向真的《两篇优秀的短篇小说》。

《部队文艺》(月刊)创刊,部队文艺编辑室编辑,本期发表孙泱的《谈谈部队文艺创作》;徐灵的《加强部队文艺工作问题》。

《解放日报》发表柯蓝的《目前上海工人文艺运动中的几个问题》;王世德的《也谈〈无巧不成书〉》;李健吾的《读〈铺草〉》。

《新观察》第2卷第6期发表李晴的《上海戏剧界百花初放》。

26日,《人民日报》发表端木蕻良的《评〈团结起来到明天〉》。

《光明日报》发表林庚的《略谈形式决定内容——兼答蒲阳先生》。

29日,《解放日报》发表丹敏的《艺术创作的泉源》。

30日,《人民日报》发表严蒙的《评〈翠岗红旗〉》。

本月,东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柳溪的《试谈写小说》。 nu6r/qAG0WFAWvetaf+7NgZhNIEmIYqrE7YFAsyXkCXHRPZKOz2qyI0mPCG+Sk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