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人民文学》第3卷第3期发表胡稣的《反映新的时代》。
《河北文艺》第2卷第3期发表尹喆的《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创作》;胡稣的《文艺组织工作者应成为文艺理论工作者》;陈大远的《工人文艺要继续提高》;张蕴华的《开展工厂文艺必须有利于生产》;思奇的《关于故事性(编剧漫谈之二)》;刘绍棠的《我怎样写〈新式犁杖〉》。
《华南文艺》第1卷第4期发表丁波的《歌舞剧〈乘风破浪解放海南〉总结》;秋云的《关于副刊编辑工作的几个问题》。
《新中华》第14卷第1期发表王亚平的《怎样阅读文艺作品》。
5日,《大众文艺》第2卷第3期发表邵子南的《一部恶毒的美国小说——〈飘〉》;戴祖德的《戏剧运动如何在农村中进行》;穆仁的《美国人民的呼声——〈美国之音〉》。
《山东文艺》2卷1期发表吕枫的《对〈报名去〉的几点意见》;王深的《两首诗简评》。
《西北文艺》第1卷第4期发表沈江的《从〈香娥〉一文所引起的讨论》;编者的《要善于抓住新的主题》;匡扶的《大鼓书词创作上的诸问题》;张季纯的《陕甘宁边区十三年来直属部门的工作》;王玉胡的《〈九股山〉歌剧的创作和演出》;仪明的《略谈戏剧中的方言土语》。
10日,《文艺报》第3卷第6期发表丁玲的《寄朝鲜人民军》;李又然的《这样的时候还能在家吗?》;立云、启祥、魏巍的《评王亚平同志的〈愤怒的火箭〉》;方联、苏凡的《评〈不拿枪的敌人〉;段星灿的《评〈驴大夫〉》;唐至的《评〈和平的最强音〉》;易士的《不要无视人民的力量》;季镇淮的《谈〈无巧不成书〉》;侯金镜的《处在新的历史阶段下的新任务》;赵仲沅的《腐朽的美国反动文学》;[苏]安多而斯基作、朱子奇译的《诗人——为和平而战的英雄》;吕剑的《〈人民民主国家电影周〉观后》。
13日,《人民日报》发表白原的《记中央文学研究所》。
《光明日报》发表竹可羽的《略谈五七九言》;田方的《从〈圣诞老人旅行记〉谈起》;紫兮的《读诗笔记——介绍几本新诗集》;赵捷民的《评〈渔夫恨〉》;徐昭文的《读李季的〈信天游〉》;杨树先的《对两个问题的意见》。
14日,《人民日报》发表钟惦棐的《看〈方珍珠〉》;王朝闻的《克服“一般化”的倾向不能从形式出发》;华君武的《歌颂人民领袖的主题》。
15日,《文艺》第3卷第1期发表罗荪的《展开爱国主义的文艺创作运动》。
《福建文艺》创刊,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编辑委员会编辑,主编鲁岩,副主编晓植、郭风,本期发表《福建文艺界继续深入抗美援朝宣传工作》;鲁岩的《关于福建省文工团下乡参加土改的几个问题》;陈辛仁的《谈谈文艺写作问题》;黄帆的《深入下去,反映出来》。
16日,《新中华》第14卷第2期发表王西彦的《论鲁迅的爱国意义》。
20日,《大众文艺》第2卷第4期发表沙汀的《对于开展西南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邵子南的《与兽性作斗争》;林辰的《从李齐贤看中朝文学关系》。
《戏曲报》3卷11期发表蒋星煜的《编演表扬中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的戏曲》;崔嵬等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代表笔谈会》。
25日,《文艺报》第3卷第7期发表马彦祥的《论〈将相和〉》;老舍的《谈〈将相和〉》;老舍的《谈〈方珍珠〉剧本》;远之的《评〈永远向着前面〉》;王钺的《办好群众文艺刊物》;牧原的《进一步展开文艺评论工作》;杜印的《创造积极人物的几点经验》;郭沫若的《简单的谈谈诗经》;林淡秋的《“混乱”和“争吵”》;[美]史沫特莱的《我控诉》(丁聪插图);鲁芝的《铁锁链的故事》;苏平的《评〈铁锁链的故事〉》;“读者中来”栏发表辛原的《应该关心和培养青年写作者》,彭湃的《对〈大众诗歌〉处理稿件的意见》,余章瑞的《对〈新民报〉副刊〈萌芽〉的意见》。
27日,《光明日报》发表沙鸥的《评〈略谈五七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