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人民文学》第3卷第1期发表何其芳的《论民歌》;严辰的《谈谈民歌的表现手法》;王淑明的《群众看法与专家看法》;臧克家的《批评家要懂得生活、联系群众》;药眠的《需要集中文艺批评的火力》;王朝闻的《精炼些》;陈涌的《一个伟大的知识分子的道路》;钦文的《进一步研究鲁迅先生底遗作》。
《小说》第4卷第4期发表冯雪峰的《关于人物和性格的一点意见》;魏金枝的《论〈关连长〉的现实性》。
《大众电影》第1卷第10期发表柯蓝的《小二黑结婚的故事背景——杂谈影片〈小二黑结婚〉》。
《内蒙古文艺》第1卷第2期发表本社的《有组织地进行文艺创作》;阿优的《创作应熟悉生活》;马舟的《“胜利鼓”的创作和表演》。
《华南文艺》第1卷第2期发表肖向荣的《华南文艺运动当前的几个问题》;肖向荣的《对华南人民文艺工作的建议》;李凡夫的《第一届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欧阳山的《一九五零年广东全省文艺工作总结》;欧阳山的《华南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总结报告》;《华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半年工作计划》;《华南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日志》。
5日,《西北文艺》第1卷第2期发表马健翎的《对于戏曲改进工作应有的认识》;鲁直的《部队文艺工作的情况及今后的任务》。
《戏曲报》3卷6期发表伊兵的《剧改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续)》;袁斯洪的《改编〈刁刘氏〉的商榷》;钟琴的《论京戏中“引子”的作用》;徐以礼、蒋星煜、袁斯洪的《武打研究座谈会》;本报信箱《纠正消极的禁戏办法,使戏曲为土改宣传服务》。
8日,《人民日报》发表[苏]查斯拉夫斯基的《论小品文》。
10日,《文艺报》第3卷第2期发表《关于文艺界展开抗美援朝宣传工作的号召》;萧殷的《试论普及与提高》;罗华的《歌颂与暴力》;钟惦棐的《论〈和平鸽〉》;胡沙的《谈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的剧作》;牧虹的《关于〈王贵与李香香〉的演出》;于晴的《关于小说〈界限〉的批评》。“读者来信”栏发表心田的《关于部队文艺工作者的提高问题》;石化玉的《我对普及与提高的一点体会》。
《山东文艺》1卷6期发表寄愚的《大力开展创作并与群众文艺活动密切结合起来》;江风的《从〈小二黑结婚〉的编演谈到戏剧工作的两个问题》;冯沅君的《看〈小二黑结婚〉后的感想》;理宁的《要掌握住问题的本质——评〈爱面子的人〉》;汪志凯的《评〈主佃之间〉》;李兴文的《对〈为了和平〉的两点意见》;袁玉伯的《关于〈练兵〉中的战士语言》;郑秀梓的《评〈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甘肃文学》第4期发表张季纯的《西北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开幕词》;柯仲平的《组织创作运动,表现人民建设的新时代》。
20日,《戏曲报》3卷7期发表谷葑的《论〈四郎探母〉的改编》;孟特的《关于改编〈四郎探母〉的补充意见》。
22日,《人民日报》发表[苏]查斯拉夫斯基的《怎样写小品文》。
25日,《文艺报》第3卷第3期发表《在京文学工作者宣言》;雪峰的《要在朝鲜怎么办呢?》;企霞的《评王林的长篇小说〈腹地〉》;方联的《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吴倩的《谈谈美帝电影的“艺术性”》;敏泽的《反动没落的美国文学》;江华的《读〈吉普车〉和〈礼物〉》;《全国文联积极展开抗美援朝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