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月

1日,《人民日报》发表王亚平的《戏曲改革的生力军》。

《人民戏剧》第1卷第1期发表田汉的《怎样做戏改工作》;杨绍萱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略与旧剧革命的方向》;马彦祥的《希望新音乐工作者共同改革旧剧》;光未然的《大力组织剧本创作》;焦菊隐的《戏曲界组织起来》;欧阳予倩的《关于旧剧改造的几小点》;张庚、阿甲、凤子、薛恩厚、魏晨旭、安娥、荆直、胡沙、马少波、鲁煤等的《今后戏剧运动的希望》;马少波的《关于戏曲导演》;洪深的《一个人在一个坑里》;黄芝冈的《补谈花旦与丑的改造》。

《人民文学》第1卷第6期发表[苏]M·布宾诺夫作、王子野译的《关于华连亭·卡达耶夫的新小说〈拥护苏维埃政权〉》(续完);[苏]A·法捷耶夫作、王子野译的《论文艺批评》;[苏]·波兹德聂耶娃作、陈冰夷节译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俄译本序》。

《文艺生活》新3号发表陈程的《为什么要学习毛主席的文艺思想》。

《文艺学习》第1卷第3期发表李克简的《虚心再学习》;邢公畹的《论诗底形式》;陈炳然的《〈我们夫妇之间〉读后》;景毓梅整理的《第二次创作漫谈会笔录》。

《文汇报》以“《红旗歌》讨论专辑”为总题,发表顾仲彝、牧野、许杰、叶苗、林朴晔、鲁思、李洛、靳以、田鲁、唐弢、师陀、李雪影、何占春、沈浮、蓝马、孟君谋等的《〈红旗歌〉座谈》。

《戏曲报》第6期发表社论《再论戏曲界救灾运动》;葛多的《关于创作新剧本的意见》;王朝闻的《旧剧演技里的现实主义》。

2日,《人民日报》发表贾芝的《谈新曲艺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3日,《文汇报》发表华田的《也谈艺术与政治的结合》;李健吾的《〈大榆林〉和〈小鬼凤儿〉》。

《光明日报》发表晨耕的《应该真实的表现生活——看了〈江南春晓〉以后》;爱卉的《对〈怎样才该表扬〉的检讨》。

4日,《文汇报》发表黄裳的《杂文复兴》;竹均的《创作自由与自我改造》。

《光明日报》发表可兼的《关于〈评千年河水开了冻〉的不同意见》。

《解放日报》发表左铉的《略谈京剧〈雪罗山〉》;凌明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5日,《光明日报》发表陈真的《关于阶级立场》;汪彦的《看了〈江南春晓〉之后》。

《文汇报》发表《红旗歌》座谈会。

8日,《戏曲报》第7期发表社论《制度改革是当前首要任务》;东山越剧社的《〈万户更新〉的编写过程和检讨》;骆宏彦的《克服目前困难的两个办法》;蒋星煜的《历史戏曲与历史真实》。

9日,《光明日报》发表赵小崧述译的《苏联工人底文艺生活》;[日]藏原惟人作、适夷节译的《为了民主主义文学的前进——以艺术方法问题为中心》。

10日,《文艺报》第2卷第2期发表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艾青的《谈大众化和旧形式》;武汉大学中国文学系教员互助小组的《我们对于接受文学遗产的意见》;老舍《“现成”与“深入浅出”》;陆希治的《怎样体验生活》;陈汉章译自《苏维埃艺术报》的《为战斗的党的批评而斗争》;白希智的《秧歌舞的提高》;郭钧的《记群众美术创作运动》;戈振缨的《生产救灾和农忙期间如何开展文艺工作》;编辑部的《〈油〉和〈母亲〉读后》;“短论”栏发表江华的《要求有正常的剧评》,周擎宇的《高贵的写作品德》,肖萌、杨子江的《“兵演兵”应提高一步》,魏质彬的《开展军人舞的一些意见》,丘沙的《从〈关羽之死〉想到旧剧改革》。

《文汇报》发表黄裳的《再论生产救灾》。

11日,《文汇报》以“关于杂文特辑”为总题,发表金戈的《杂文的道路》,辛禾的《杂文小论》,喻晓的《关于〈杂文复兴〉》,季美棠的《略谈散文》。

13日,《解放日报》发表王若望的《〈光芒万丈〉的教育意义》;程致中的《读〈李文的转变〉后》。

15日,《文艺》第1卷第4期发表南京文艺处、文联的《南京文艺工作半年初步总结》;胡野擒的《从〈石双宝〉的创作道路研究开展连队群众性文艺运动的根本问题》。

《光明日报》发表亚风的《整风前后——何其芳讲解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东北文艺》第1卷第3期发表刘芝明的《一九五零年春节文艺活动初步总结》;白希智的《从〈熔炉〉谈起》;安波的《歌曲创作的几个基本问题》;师田手的《谈谈写作》;[苏]法捷耶夫作、刘宾雁译的《关于〈论文学批评的任务〉报告的结论》。

16日,《人民日报》发表蔡若虹的《美好的生活和健康的形象》;何其芳的《关于中国旧剧下降的原因》;[苏]艾德林作、王金陵译的《上升中的中国文学》。

《解放日报》发表南方的《〈海上风暴〉给部队文艺写作上的几点启示》;袁鹰的《对〈杂文复兴〉的一些意见》。

17日,《光明日报》发表英的《略评〈野火春风〉》。

20日,《解放日报》发表魏高畴的《“洋铁桶”与“万金油”》。

21日,《文汇报》发表张淇的《关于杂文的写作》。

22日,《戏曲报》第9期发表社论《再论制度改革》;合作剧团同人的《观摩了〈红旗歌〉之后》。

23日,《人民日报》发表萧殷的《写“真人真事”与艺术的加工》;王朝闻的《谈如何掌握旧技巧》。

24日,《光明日报》发表王淑明的《论文学中的乐观主义》;适夷的《说〈不是蝉〉》;刘国盈译的《文学的礼拜四》;王云波的《〈三嫂子〉和〈进城〉读后》。

25日,《文艺报》第2卷第3期专栏“唱法问题研究”发表周巍峙的《努力发展新的中国唱法》,郭兰英的《从山西梆子看传统的中国唱法》,欧阳予倩的《再谈唱工》,音乐问题通讯部的《关于“唱法问题”研究参考提纲》;“写作园地”栏发表董品芬的《撞车》,远的《读〈撞车〉》,韩庄的《战鼓为什么不敲?》,远的《读〈战鼓为什么不敲?〉》;“问题讨论”栏发表钟惦棐的《关于文艺上的细节描写问题》,王朝闻的《作品中如何处理英雄就义的情节》,何其芳的《试论戏剧上的刘胡兰的铡头》,刘金、李国经的《读〈戏剧中细节描写的一种倾向〉后》;“读稿随谈”栏发表本报编辑部的《关于〈红楼梦〉》,《空想与真实》,《谈作品的题材》;同期,发表陈涌的《论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史笃的《反对歪曲和伪造马列主义》;[俄]伯(别)林斯基作、邵人黎译的《论文学的一般意义》;坪生的《北京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半年来工作情况》。

29日,《人民日报》发表《工人创作的帮助问题——河北省文联答王合群等问》。

《戏曲报》第10期发表何其芳的《关于中国旧剧下降的原因》;斯洪的《改革旧剧后的演出困难问题》。

《解放日报》发表林湖的《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上为什么有“疲蹋”现象?》;及明的《谈〈叫喊〉》。

30日,《人民日报》发表刘三的《读〈我要他粮食堆成山〉等三首诗》;陈汉章译的《提高文学批评的水准》;钟惦棐的《看〈内蒙春光〉》;布赫的《一个蒙古人看一部蒙古片——〈内蒙春光〉》。

《文汇报》以“漫画检讨会”为总题,发表沈同衡的《检讨的意义》,陆万美的《学习深入提高》,陈叔亮的《应该走向工农兵》,沈凡的《应提出商榷的三幅漫画》,洪荒的《接受批评提高自己》,米谷的《关于新闻日报上漫画作品的意见》,陈烟桥的《体验新的形象事物学习群众思想感情》。

《解放日报》发表肖蔓若的《略谈杂文复兴兼及讽刺问题》。 i5WyRqi8VOzkW66GmQ5lMJSE4GyEdv81NBkdHF6W6gylFR+kaqQrLGqlN0UWva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