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版前言

国际政治作为一门学科,如果从1919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政治系的成立算起,至今已超过百年。虽然比一些古老学科的历史要短得多,但与形势发展变化相对应的学术研究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知识积累,其中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当代国际问题知识,以及对外政策与战略知识。阐释这些知识的文本,包括进行学术创新的专论,也包括介绍学科已有知识的概论。

本书作为国际政治学的概论,宗旨是系统阐释这个学科的基础知识。由于当代世界是单元互动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其中所包含的方方面面存在复杂的联系,因此,学科知识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各个分支也因相互关联而构成了一个体系。面对这个知识的大厦,入门学习需要把握其架构和要点,否则读书就会不得要领而走弯路,不但浪费时间,而且难以形成对学科的系统认知。作为专业学习的读本,概论可以起到“认知地图”的作用。

国际政治学的概述应包括哪些方面,学界是有不同认知的,各种教科书也有不同的内容安排。不过,无论有怎样的结构,大概都会涉及理论、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本书的章节设计就包括了这三个部分。

对理论的阐释是本书的重点。在概念上,理论是指对研究对象的系统解释。在国际政治学研究中,对任何问题的解释都会形成理论,但作为学科支柱的基础理论则主要指对国际关系的整体性解释。人们把学科的研究对象称为“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就是对于国际互动的一种宏观概括。不同于新闻记者的具体报道,国际政治学研究是以概念化的方式进行阐述,例如把参与国际互动的成员概括为“行为体”(actor),把行为体区分为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把其对外政策行为区分为冲突与合作,并且把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概括为“体系”、格局等。基于这样的概括,人们就可以对国际互动现象进行抽象和推论,解释反复发生的现象(规律),并且预测可能的走势。各种从整体上论述国际政治结构的“大理论”(grand theories),就是这种研究达到成熟阶段的产物。这些以“主义”为名的理论,通常被认为是指导研究方向与途径的“范式”。人们了解国际政治学知识,通常都会接触这些理论,并且会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奠定自己的国际政治学知识的基础。

本书第一部分通过介绍国际政治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学科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国际关系理论演进的不同学派与争论,以及作为国际关系基本概念的“行为体”和“国际体系”,说明了学科的宏观理论架构。在这一部分介绍的国际关系学研究方法,作为入门知识可能难了一些,但了解什么是国际政治研究和怎样进行研究,对于在学习中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非常重要。由于学习国际政治专业的根本目的是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解释,因此仅仅被动地接受各种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走出自己的治学之路,要通过掌握研究方法成为知识的生产者。

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了各种国际问题,涉及国际安全和当代全球问题的若干方面。如果说学科的支柱是理论研究,那么构成学科砖石的则是各种问题研究。在国际政治学界,从事“大理论”研究的通常只有少数人,多数研究者所做的都是问题研究。这种研究涉及具体事件,但也包括中观层面的探讨,诸如有关国际安全、冲突、环境政治、外交决策,以及国际规范等问题领域的研究。对于读者来说,认识这些问题的属性特点、产生原因、演进趋势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不但能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开展自己的研究实践。在本书中,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尽管涉及经验性知识,诸如对数据与事例的叙述,但侧重点还是从理论概念的角度进行解释。这种解释有助于读者对现实问题形成更深入的认识。

本书的第三部分讨论的是行为体的对外政策与战略应对。由于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最终目的是应对各种现实问题,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世界各国都需要有适宜的对外政策作为指导行为的方针、路线,并且需要有把政策付诸实施的适宜的战略。在对外关系中,国家可能选择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强制手段,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则需要开展有效的外交。面对凸显的全球问题,世界各国除了要参与国家间的对话与谈判,还需要参与涉及不同行为体合作的全球治理。本书这一部分有关对外政策、外交、国际战略和全球治理的阐述,说明了国家应对国际问题的一般行为模式。

本书现在的叙述框架阐释了国际政治学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入门须知”,但知道这些东西不等于就入门了。按照我的观点,要入门还必须有对国际政治的独立思考,因此学习需要有质疑的态度。对于文献中所叙述的事实,要看是否有根据;对于其中的观点,要看是否合乎逻辑和能否得到证实。本书在各章后面提出“学习要点”,目的就是引发读者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读书总会有一些东西看不大懂,产生疑问,这时就应该去查找资料并阅读相关的其他著作。如果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又遇到了更多的问题,那就应该去读更多的书。这样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扩展和积累的过程。当读书读到有疑问也找不到答案时,那可能就走到问题的“前沿”了。这就如同在一个原始森林中探索,当沿着前人踩出来的路走到尽头的时候,就需要自己开辟新路了。进行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就要在这样的地方开始。虽然初学者距离这样的“前沿”还比较远,但要成为这个专业的一员就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使自己逐步具备几种基本的能力。

第一是理论思维能力。学习国际政治学,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于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现象,学科的已有研究已形成了概念与理论知识的体系。了解这些知识,就需要搞懂每一个概念、理论的演绎过程,思考它们对现象的概括与解释是否有道理。在阅读中逐渐形成对于国际关系的理性认识,才有可能对未知现象进行具有新意的推论。

第二是实证观察能力。国际政治研究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无论是对于现象的描述、定性与概括,还是对于现象的解释,都必须与现实相符。对经验性知识进行判断,需要对事实进行观察。即使不能身临其境,也应该查找阅读第一手资料。在这里,无论是考察个案,还是检验大样本数据,都需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需要懂得相关的规范与方法。

第三是价值判断能力。国际关系作为人类社会互动的一种形态,除了有利益的驱动,还有日益进步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在行为体之间,存在着被国际社会认可的价值与准则。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并非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可以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讲,虽然有观点强调科学探索应是中性的,不应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但实际上人们研究国际关系是不可能没有价值判断的。关键在于以什么标准进行判断。进行国际政治专业的学习,实际上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各种价值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对国际正义准则的独立思考形成道德判断能力是很重要的。

第四是战略对策能力。研究国际关系,不能纸上谈兵。由于国际政治研究本身就包括对国家对外政策行为的解释,因此需要了解和把握有关战略对策的知识。虽然知道如何决策与进行实际决策并不是一回事,但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无疑有助于增强自己对行为体行为的理解。从入门学习的角度讲,增强自己的战略意识,对于进一步理解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问题也是非常有益的。

在本版的修订中,除了对部分数据进行更新,对一些问题的阐释也进行了修改与补充,目的是使知识点更明确,使对每一个问题的陈述更清楚、更流畅。当然,修订后的版本是否读起来更好,还需要各位读者进行评说和指正。

最后,感谢王存刚教授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本书修订所提出的意见。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第六版。

李少军
2023年4月修订 xqpcbAmJkyHGLl7gN5eqYO7q0/3dgmnhQGu1WAGubmOHhEbP6zaic+AZlyaEB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