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扶不起的阿斗”
被污名化的刘禅

蜀汉灭亡七百多年后,后主刘禅祠被强拆了。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益州知州蒋堂在成都搞基建,修了一半发现木材不够用。他先把刘备惠陵的柏树砍了,但材料仍然不够,便以刘禅不能保有疆土为理由,下令拆毁刘禅祠。

当时,刘禅祠与诸葛亮的武侯祠并立于成都南郊。在古代,只有那些有大功德于民的人,才能专立祠庙,可见在宋代以前,蜀地百姓将刘禅当作正面人物膜拜,这大抵是因为他亡国时避免蜀地生灵涂炭的“爱民”之举。蒋堂下令拆刘禅祠,引起了蜀人的强烈不满,有人带头闹事,一时间竟出现“狱讼滋多”的情况。

奉行忠孝思想的儒家士大夫自然不会同情一个不战而降的亡国之君,后世说起他的名字,想到的也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作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刘禅在巴蜀稳坐江山四十年,其是非功过,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1

刘禅在位的前半期,离不开“相父”诸葛亮的辅佐。这段非常的君臣关系,始于一次极富戏剧性的托孤事件。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历经夷陵之败后,一代枭雄刘备在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陷入病危。当时,蜀汉政权尽失荆州,兵力锐减,北有曹丕虎视眈眈,东与孙权同盟瓦解,可谓“危急存亡之秋”。

刘备临终前召见丞相诸葛亮,将奋斗一生建立的蜀汉政权托付给他,并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说,如果即位的刘禅无能,诸葛亮可自行取度,至于其背后的深意历来众说纷纭。感性的看客认为这是刘备与诸葛亮君臣相知的肺腑之言,热衷于阴谋论的人则以为这是刘备在用道德绑架诸葛亮,许下一张空头支票。

无论如何,诸葛亮在接受托孤的重任后,感激涕零地立下誓言:“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之后,刘备诏敕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希望刘禅将诸葛亮当成父亲一样看待。

实际上,早在刘禅即位之前,诸葛亮就为立嗣出了不少力。

刘禅并非刘备的嫡子,其生母甘夫人,是刘备在小沛时纳的妾。刘备可能是克妻命,早年流离困顿,失去了好几任妻子,由甘夫人代为主持家事。刘备人到中年时,甘夫人才为他生下了这个小名叫“阿斗”的亲骨血。此前,在寄寓荆州时,刘备因尚未有子嗣,收养了长沙一户人家的儿子为养子,取名叫“刘封”。刘备这两个儿子,一个叫“封”,一个叫“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可见刘备虽然中年失意,但仍胸怀大志。刘封成人之后,成为刘备麾下一员心腹大将,年少有为,屡立战功。

刘备出兵汉中时,命刘封、孟达从汉中顺沔水南下攻取东三郡(即汉中以东三郡:房陵、上庸和西城)。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向镇守东三郡的刘封求援。刘封与另一名守将孟达都不愿意出兵救关羽,事后关羽被孙权军的吕蒙袭杀,孟达感到事态严重,投降曹魏。这下,刘封闯祸了。

此时的“阿斗”刘禅已经是十几岁的少年,他没有像刘封一样立有战功。刘禅的高光时刻可能就是当年刘备兵败当阳时,尚在襁褓的他在大将赵云的怀抱下一同突出重围,幸免于难。

乱世中,立嗣之争尤为激烈,此前的袁绍、曹操都曾为此头疼,如今,年长的刘封难免会对刘禅等年少的皇子产生威胁。此时,诸葛亮站了出来,他以刘封勇猛刚烈,刘备去世后无人能驾驭为由,劝刘备借此机会除掉刘封。于是,刘封被赐死,他死后,刘备为之流涕,蜀汉损失了一员大将,但刘禅的储君之位就此稳固。

刘备将刘禅作为继承人培养,还有一个原因是,刘禅在群臣之中的口碑不错,而给予刘禅极高评价的人,正是诸葛亮。有一次,诸葛亮和同僚射援聊天,说到刘禅聪明过人,射援就将这番话悄悄地告诉刘备。刘备这老父亲听了自然挺自豪,对刘禅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意思是说,连丞相都夸赞你天分极佳,远远超过期望,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

刘备去世后,继任的刘禅遵照遗嘱,“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诸葛亮也再次称赞刘禅“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君臣默契,开启了蜀汉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2

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即将北上伐魏。临行前,他将满腹深情与忠贞品格,化作一纸慷慨深沉的表文,上呈后主,此即千古名篇《出师表》。史书没有记载刘禅看了《出师表》后是什么反应,这一处“留白”,也让后世对君臣二人的关系产生了诸多遐想。

刘禅即位后垂拱而治,命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诸葛亮堪称“劳模”,在之后的十一年间鞠躬尽瘁,事无巨细,皆要过问。在贤相主政之下,蜀汉经济恢复,南征北伐,从而度过了“先帝崩殂”的危急时刻,此后以一州之地雄踞西南数十载。

诸葛亮治蜀,致力于开发经济,稳定民心。他主政后,采取“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使蜀地民安食足。汉中经历战乱,土地荒芜,诸葛亮便命另一名辅政大臣李严移民两万充实汉中,使“男女布野,农谷栖亩”。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又让当地少数民族“徙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改善其恶劣的生活条件。此外,诸葛亮还在蜀汉兴修水利,工商并举。其中,蜀锦作为蜀汉的特产,远销魏、吴两国,为蜀军北伐贡献了大量财力。诸葛亮说:“今民贫国富,决敌之资,惟仰锦耳。”随着蜀地经济繁荣,蜀汉一度出现“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三国志·蜀书》)的盛景。

在对外方面,弱小的蜀汉以一州之地对抗占据天下半壁的曹魏,多次出师北伐。诸葛亮树立起“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北伐旗帜,以“兴复汉室”为政治目标,恢复孙刘联盟,前后五次北伐曹魏,直到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为了使蜀汉存续,必然要付出许多代价,其中的牺牲品,有诸葛亮自己的生命,也包括刘禅的皇权。诸葛亮主持朝政时,蜀汉政权实际上是一种“虚君制”,其本质是皇帝在“循名责实”的前提下,对宰相采取不干涉主义,任由其建立一个可靠的政府,充分发挥才能。

宰相是政府首脑,带领百官管理国家事务,类似于“责任内阁”,接受皇帝问责。就像诸葛亮自己说的,“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他就曾自贬三等。

诸葛亮带兵北伐时,远在成都的朝廷也由诸葛亮安排的大臣各司其职。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推荐了多位大臣主持宫里宫外事务,如担任侍中、侍郎的郭攸之、费祎、董允,掌管宫中之事;曾得到刘备赞誉的将军向宠,负责军事;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等掌理丞相府中事务。

诸葛亮竭尽心力履行相父之职责,他希望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以长辈和老师的口吻跟刘禅说:“陛下要广泛地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彰显先帝遗留的美德,激励有志之士的气概,不要妄自菲薄,要公正合宜,以免阻塞忠言进谏的途径。”

正如陈迩冬先生所说,庸主往往是贤能之相所造成的。刘禅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没有急于与诸葛亮争权,而是乐得安逸,甘于平庸。刘禅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国家大事由诸葛亮负责,自己只担任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负责祭祀之类的礼仪就行了。这种类似“虚君制”的权力分配,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走向瓦解。

3

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秋风拂过五丈原,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不幸病逝于军中。按照诸葛亮的遗嘱,他的遗体归葬于汉中定军山,身着寻常服饰,无需其他陪葬物,坟墓依山势修建,墓穴大小能容纳下棺木即可。

此前,诸葛亮事必躬亲,长期劳累,就连老对手司马懿也预感到了诸葛亮的死期。这年八月,诸葛亮面对坚守不出的司马懿,多次派遣使者求战。司马懿见了蜀军使者,不谈军事,倒唠起家常:“诸葛公饮食起居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如实说:“三四升。”之后,司马懿又问营中政事,使者答:“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丞相都要自己阅批。”经过这一番询问,司马懿回头跟对部下们说:“诸葛亮恐怕不久于人世了。”

诸葛亮的去世,让曹魏少了一个心腹大患,也带给蜀汉政坛极大的震荡。对于诸葛亮的溘然长逝,刘禅沉着冷静地应对,立刻在成都城内实行宵禁,进入警备状态。孔明灵位送回后,刘禅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相迎,又素服发哀三日。刘禅伤心不已,甚至哭倒在朝堂之上。

诸葛亮治蜀有功,深得人心,朝中群臣和各地百姓纷纷上书,请求在成都为已故的丞相立庙。刘禅的做法却让后世浮想联翩,他以为丞相立庙违背礼制为由,没有同意为诸葛亮立庙,老百姓只好逢过节时在路边“私祭”。此事一直拖了三十年,刘禅才下诏,远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并禁止民间的“巷祭”“野祀”。

后世有人以此推测刘禅对诸葛亮擅权早已心生忌惮。实际上,当时就有人这么想。诸葛亮去世后,丞相参军李邈以为刘禅将对诸葛一党进行清算,赶紧投机倒把,上书说:“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这是将诸葛亮比作西汉吕氏、霍氏等嚣张跋扈的外戚,还将孔明之死当作喜事,可谓用心险恶。

刘禅看到这份奏疏后,二话不说,将挑拨君臣关系的李邈下狱处死,也是从另一方面肯定了诸葛亮的忠诚和功绩。从现存史料中无法解读出刘禅是否对诸葛亮心生不满,但在后诸葛亮时代,刘禅确实对蜀汉的政治模式进行了洗牌,这是他夺回君权的举措。

4

学者饶胜文认为,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形成了一种“三英共治”的局面。所谓“三英”,指诸葛亮生前信任的三名大臣——蒋琬、费祎、董允。他们都是诸葛亮政策上的继承者,和诸葛亮并称为蜀汉“四相”(或“四英”)。

诸葛亮死后,刘禅听从诸葛亮的遗嘱,先任命蒋琬为尚书令、大将军,后以其为大司马,行丞相之职;蒋琬病重后,又任费祎为大将军、尚书令;董允则长期负责宫省之事,在蒋琬、费祎北赴汉中时,以侍中身份代理尚书令。

蒋琬和费祎先后受命仿照诸葛亮开府治事,但级别越来越低。史书记载,“琬卒,禅乃自摄国事”,刘禅由此悄无声息地夺回君权。这也意味着刘禅废除了丞相制,蜀汉不会再有第二个“诸葛亮”出现。

三英之中,蒋琬、董允都于蜀汉延熙九年(246年)去世,而费祎于延熙十六年(253年),被降将郭脩刺杀身亡。此后,蜀汉朝廷进入了近臣陈祗和宦官黄皓弄权擅政的时代。

董允在世时,继承了诸葛亮“家庭教师”的职务,每每弹劾刘禅身边小人,义正词严,很有威慑力。深受刘禅宠爱的宦官黄皓不敢为非作歹,见了董允只得唯唯诺诺。有一次,刘禅想要广采民间美女以充后宫。众臣皆不敢多言,只有董允仗义执言:“自古以来,天子的后妃之数不过十二,如今您已是嫔嫱满室,不宜再选民女进宫。”刘禅不得已放下架子,请董允通融一下。董允丝毫不退让,就是不给刘禅面子。刘禅执拗不过这个老顽固,只好放弃选美。

董允死后,陈祗接任其侍中之职,他为人奸佞,极其谄媚,得到刘禅的信任,后来以近臣的身份兼任尚书令,成为朝廷秘书机构的首脑。与此同时,曾经长期受到董允打压的宦官黄皓也解脱出来,官职一路飙升,与陈祗互为表里,“始预政事”。

黄皓得势时,连蜀汉大将姜维都得自请到沓中屯田种麦,避免他的迫害。后来,魏将邓艾偷渡阴平,在前线的姜维提醒朝中要增兵防守途中要道,黄皓却扣下他的谏言,致使魏军轻易地兵临成都。

本质上,陈祗和黄皓都是皇帝的代理人,与其说是奸臣祸乱朝政,倒不如说是刘禅彻底放飞自我,他没有刘备和诸葛亮那样远大的志向,只是一个平庸的守成之主,或许他也看到了,后诸葛亮时代蜀汉立国信念的崩塌。

5

诸葛亮去世后,早年仕宦于魏的姜维成为其军事上的继承者,在孔明逝世后接过北伐大旗,执掌蜀汉前线战事近三十年。诸葛亮出山时,曾在《隆中对》中提出北伐中原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天下有变”。姜维多次北伐,正是在曹魏出现剧烈变局的情况下。

249年,曹魏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发动政变,诛杀大将军曹爽一党,从此独揽大权。此后,曹魏的地方大员为反对司马氏,发动了多次政变,大将夏侯霸害怕受到司马懿父子迫害,叛魏降蜀。要知道,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当年在曹、刘争夺汉中时被蜀将黄忠所杀,蜀汉是夏侯霸的杀父仇人。刘禅接纳了夏侯霸,在接见他时一笑泯恩仇,说:“卿父自遇害于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一句话就将仇恨化解,两军相争,难免有死伤,你的父亲也并非死于我父亲之手。之后,刘禅话锋一转,指着自己的儿子对夏侯霸说:“此夏侯氏之甥也。”你看,我儿子还是夏侯家的外甥啊。刘禅的皇后是张飞之女,张飞的妻子出自夏侯家族,这不就是一家人嘛。

三言两语让夏侯霸感动不已,他从此死心塌地追随蜀汉,多次参与蜀汉北伐的战争,成为姜维的得力助手。

但这并没有坚定蜀军北伐的意志,反而让蜀军出现意识形态的混乱。当初诸葛亮北伐尚且有“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如今在蜀汉主持北伐大业的却是从曹魏投降而来的姜维、夏侯霸,相当于一帮外地人带着蜀人去拼命。

当年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为了兴复汉室,而今中原已经进入司马氏夺权的时代,连曹魏都要被篡了,曹氏篡汉已是遥远的往事。况且,蜀军将领并非都支持北伐。其中一名将领张翼以“国小民劳,不宜黩武”为理由,反对姜维连年征战;另一名老将廖化也认为不应该北伐,因为姜维“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

投降派的舆论也在蜀汉大兴风浪。姜维北伐时,光禄大夫谯周作《仇国论》,讽喻政事,认为姜维之举不识时务,“极武黩征”“民之疲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为了宣传自己的言论,谯周甚至编造谶语,用刘备和刘禅的名字大做文章。先帝叫什么名字?备嘛,意思是足够了。刘禅的“禅”又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让出去嘛。蜀汉凭什么和曹魏斗,还是早早投降吧。

6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司马昭派邓艾、锺会、诸葛绪分三路大军进攻蜀汉,蜀汉大将姜维率领主力驻守在剑阁,与锺会大军对峙。精通山川形势的邓艾看到剑阁难以攻破,就带着精兵绕过剑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奇袭几百里,偷渡阴平,攻破绵竹,直奔成都城下。魏军一到,整个蜀汉朝廷乱成一锅粥,就如何摆脱困境展开讨论:一派主张投靠盟友孙吴;一派主张迁都南中;还有一派主张固守待援;而益州士族的代表谯周站出来,主张降魏。谯周说,自古以来,没有依附在他国还能当天子的,如今若入吴,只能臣服于吴国,但魏国更加强大,投靠小国为臣,不如投降大国,这样不用一再受辱,等到曹魏攻吴时再投降一次。

决定权在刘禅手中,他起初更倾向于撤退到南中。但谯周跟他说,南方蛮夷之地,平时无所供给,当地土著也有可能反叛,如果魏军穷追不舍,到时我们就腹背受敌,难以自保。于是,在谯周的反复劝说下,刘禅决定出城降魏,避免了蜀中陷入新的战乱。

蜀汉直到灭亡,国库里尚有“米四十余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刘禅的投降,也被蜀人认为是“爱民”之举,往远的说,蜀地在东汉灭成家的战争中,有惨遭屠城的旧事,往近的说,蜀汉长期北伐,蜀人已经心力交瘁,刘禅的选择满足了巴蜀百姓要求和平的愿望。

后来,成都的刘禅祠和武侯祠分列于刘备的昭烈庙两侧,一直保留到北宋。然而,更多的人只记住了刘禅不战而降的懦弱。身为国君,他未能以身殉国;身为儿子,他未能坚守父业;身为领袖,他未能以身作则。更何况,当时一些蜀国人还表现出了过人的气节。

刘禅之子北地王刘谌,在听到其父决定投降后,怒道:“若理穷力屈,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刘禅将其喝退,刘谌带着全家老小前往祭拜刘备之后,起身杀死妻、子,然后自杀于昭烈庙里。

刘禅的后妃中有一位李昭仪。魏军攻占成都后,曾将蜀汉宫中的一些宫人赏赐给尚未娶妻的将领。李昭仪愤然表示:“我不能二三屈辱!”随后自杀而死。

远在前线的姜维大军得知刘禅投降的消息,“将士咸怒,拔刀砍石”。在绝境之下,姜维还试图挽救蜀汉,谋划策反锺会,不幸失败后被杀,蜀汉太子刘璿也死于乱兵之中。

刘备生前对刘禅寄予厚望,在遗诏中对儿子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禅也许记住了父亲的教诲。他一生平庸处世,在诸葛亮等能臣的辅佐下,使蜀汉雄立西南,对峙曹魏,后来又在谯周等人的劝说下放弃抵抗,投降魏军。

历史不会歌颂一个平庸的弱者,刘禅便被贴上了无德无能、呆头呆脑的标签。蜀汉灭亡后,刘禅被送往洛阳软禁,封为安乐公,只有郤正等少数蜀汉旧臣跟着一同进京。

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设宴款待,故意命人表演蜀地的音乐舞蹈,然后暗中观察刘禅的表现,只见刘禅嬉笑如常,没有半点儿悲伤的神情。事后,司马昭对其心腹贾充说:“刘禅这人没心肝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诸葛亮在世,也无法保全蜀汉,何况是姜维呢?”贾充说:“若不是这样,殿下岂能轻易将其吞并。”

过了一阵子,司马昭问刘禅,还想念蜀地吗?刘禅笑嘻嘻地说出一句千古名言:“此间乐,不思蜀。”蜀汉旧臣郤正听到他这么一说,觉得太丢人了,回到府中就告诉刘禅,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下次再问起您,应该流着眼泪说:“先人坟墓远在陇、蜀,我心里难过,无日不想念。”

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刘禅同样的问题。刘禅照着郤正说的从头到尾复述了一遍。司马昭欣赏完他的表演,说:“这好像是郤正说的啊!”刘禅故作惊讶道:“对啊,就是郤正教我的。”此言一出,哄堂大笑。

刘禅以一句“乐不思蜀”全身而退,得以善终,究竟是大智若愚,还是运气使然,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ONjhPlvB/ZybTjeTfRsG6fnRdg33GXp5dYu4x8z9mYyWGGRpD+Qy4oGrYLH7ug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