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下注比例:关于All in的三个启示

第三个变量是下注比例,指在某场赌局中投入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用公式表达:下注比例=投入资金÷总资金。关于下注比例,你经常会听到一个词组:All in,即全部投入。那All in到底好不好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甲和乙玩扔骰子,骰子扔出6算乙赢,骰子扔出1~5都算甲赢,赔率都是2倍。这个游戏看起来甲似乎占尽了便宜,胜率高达83.3%左右;而乙则只有约16.7%。但实际上还有另一条规则,甲每次必须All in,而乙则可以任意下注,且只有乙同意暂停游戏,甲才能离开。如果你是甲,这个游戏你玩不玩?

答案显而易见,当然不参与。因为一开始甲可能会赚得盆满钵满,但只要骰子扔出一次6,甲就将面临资产清零的局面,之前赢的部分也都将灰飞烟灭。

以上游戏模型看起来十分简单,很容易理解,但却能给我们三个重要启示。

第一个启示:永远不要All in

有知有行APP创始人孟岩老师曾经分享过一个案例,他的某位朋友是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的早期员工,享受着互联网红利带来的高薪和公司配给的期权。这样的人生本来是很不错的,如果能通过资产配置(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间做分配),且长期有很高的胜率,可获得8%~10%的年化收益,或许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实现财富自由,过上追寻生命意义的日子了。

但正所谓“乐极生悲”,人们在顺境中往往容易滋生无所不能的情绪,很容易放大对收益的期望值,而忽略风险。这位朋友认为“10%左右的收益率太低了”,凭借着对互联网公司了解的自信,他选择全仓买入中概股(中国概念股,是指外国投资者对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统称,大多为互联网公司)。

2022年3月,这位朋友向孟岩老师求助。第一,他被裁员了;第二,由于裁员,他的期权只能兑现一部分,且市值已大幅缩水;第三,中概股大部分也都从最高位缩水,幅度达到2/3左右。

原本正常的生活被现实无情地打乱了:不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而且每月还面临着高额房贷、车贷的偿还压力。

因此,永远不要All in是一种智慧,而这种智慧包括两方面。

第一,拥有自我复杂性。自我复杂性是心理学者林维儿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观点。它是指个体是由多个自我形成的,自我面数量越大,自我复杂程度就越高;反之,自我面数量越少,自我复杂程度就越低。而自我复杂程度更低的人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会更脆弱。这就好比一张桌子如果只有一条腿,压根儿都站不住,而如果桌腿的数量足够多,即便去掉其中一条,桌面依旧稳如磐石。

所以,任何方面的All in显然是以放弃自我复杂性为代价的,哪怕胜率再高,只要选择All in,就会存在被清零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皇室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皇室子嗣不准搭乘同一班飞机。因为虽然飞机失事的概率极小,英国皇室依旧担心可能开启出王位继承权发生倾覆性事故的平行宇宙。

第二,拥有平静的内心。人是情绪动物,绝大多数人面对压力时,大脑会不受控制地分泌大量皮质醇。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远古时期,当猛兽从灌木丛中向人类始祖袭来时,如果没有皮质醇,就只能吓得呆若木鸡;而通过皮质醇分泌,把肌肉释放的氨基酸、肝脏产生的葡萄糖和来自脂肪组织的脂肪酸输送到血液里充当能量,身体会本能启动战斗或逃跑反应,从而应对生命危机。

然而,皮质醇的分泌也会让大脑的思考能力下降,如果在此期间采取了未经审察的行动(比如满仓的股票狂跌时,人们更容易夜不能寐,更倾向于割肉离场),将大大地降低行动的胜率。

第二个启示:职场上,永远不站队

职场站队就相当于把你自己某段时间的职业前景All in在了某一个领导的身上。这样做到底好不好?不同的人对于职场站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有人会觉得“上面有人好办事”,又或者“领导会优先把资源分配给自己人”。我们不如回到原点,从开启不同平行宇宙的观点出发,你会发现一个事实:一旦你选择了站队,未来的选择会变得越来越少,路也会越走越窄。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站队后,你很可能会沦落为一个工具人。按照清华大学宁向东老师的分法,任何组织都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四个层级:领导者、权臣、骨干和员工。领导者大多是有一定使命愿景的人,但领导者需要团队帮助他实现愿景。

因此,每个组织都需要有若干副总裁辅佐领导者,而这些副总裁会分化出两股:一股没有自己的派系人马,宁老师称他们为“普通臣”;另一股有派系人马,则称为“权臣”。权臣为了实现自己的意志会刻意从普通员工中发现某项能力更强的骨干,而那些愿意被招揽的骨干就完成了站队,成为权臣的嫡系。

但我们说了,权臣之所以要用你这位骨干,是想贯彻他自己的意志,大多数权臣不会容许一个有思想的骨干,而仅仅希望这位骨干好用。

骨干如果只是机械地执行任务,而不思索任务背后的目的,时间一长,会逐渐失去自己的思考能力,沦落为权臣仅为实现其本身目标的工具。

第二,站队后,你的转换成本会变得越来越高。站队的确能带来短期利益,比如年底绩效,又或者升职加薪。但这些都是权臣使用你而支付的成本,这些成本来自企业,他何乐而不为?

但仔细思考,你的获得又主要来自权臣,所以你的前途就会和权臣深度绑定,你想离开权臣就会变得很难,因为一旦离开,前功尽弃。此时,你就只能植根在权臣的左右,而且时间越久,扎根越深。

同时,你的选择也就越来越取决于领导的选择,除非忍痛割舍利益,否则你没有选择的权利。

第三,站队后,一旦依靠的领导出了问题,嫡系更容易遭到清算或被边缘化。不要以为清算只会发生在历史剧中,尽管现代职场更文明,但失败的派系依旧要面对败走离场、走下舞台的结局。

如果我们认同某个领导的价值观,选择追随他,这是心之向往,是来自你内心的选择,这不是站队,是职业生涯中的跟随与学习。在发现领导的价值观与自己的发生冲突时,可以选择拒绝;而如果只是为了利益而选择站队,盲听盲从,这是聪明人误入了陷阱,是把选择权All in在权臣身上的赌博,我建议你三思。

第三个启示:投资上,永远不加杠杆

什么是杠杆?杠杆是把借来的钱追加在现有投资的资金上,虽然能提高效率,让你在胜利的平行宇宙中放大收益。但正所谓盈亏同源,在失败的平行宇宙里,也会让损失扩大。

加杠杆不仅相当于All in,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巴菲特曾经在股东大会上举过一个例子,如果有一把左轮手枪,可以装1000发子弹,但现在手枪里只有一枚子弹,你只要往自己的脑袋上开上一枪,就能获得100万美元,你开不开枪?

有人会说,当然开,毕竟是100万美元,死亡概率又不高,开了这一枪,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用再为钱烦恼。巴菲特的选择是,永远都别这么做。因为失败的概率虽然低,可一旦触动扳机,就会搭上性命,这时有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你可能会觉得,巴菲特是因为已经有了那么多钱,才会如此选择的,那些本身没什么钱的人,就该搏一搏。可是,这种想法其实忽略了人性。

在真实世界中,如果人们刚开始在尝试时就输了,获得了负反馈,这未必是坏事,因为他们可能就此收手。而倘若他们在前几次使用杠杆的过程中品尝到了甜头,这些正反馈就会激励他们的大脑,让他们使用杠杆的行为频频出现。

第1次,第2次,甚至第10次使用杠杆时,获得的都是收益。此时人类心中的贪婪魔鬼会越来越有话语权,当它在你的耳边低语,唆使你,让你忍不住多加一次,再加一次,再加一次……当概率的天平向另一边倾斜时,你就会输掉你的全部本金,甚至身家性命。

巴菲特的挚友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自己将来可能死在哪里,我将永远不会前往。”而加杠杆就是一个可能会死的选择。 R3xXQfqDJJttUAN0JoBFo249GwXKek0bxVtNc+3u8PVHQamOg5pZXCvjgwjmH62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