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人才需求驱动高校新工科教育体系建设。作为培养工科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的工程教育必须进行全面、深刻的改革和创新。从国家需求角度对工程教育进行改革,既要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也要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新工科教育体系应紧贴时代发展脉搏,同频共振,着眼服务全国产业,产出核心技术、高端技术,促进工科交叉复合,成为服务国家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产业创新中心的主体。
我国超过90%的高校都设置了工科专业,这些高校在服务面向、办学定位、学校类型、办学层次等诸多方面各有不同,因此,新工科建设应该根据学校类型,有重点、有区别地开展,以充分发挥各类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上的不同优势。然而,不论何种类型的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均需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针对服务面向。不同类型高校有不同的服务面向,就人才培养角度而言,服务面向指的是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区域和行业领域,或者说是高校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的地区和行业领域。对于这些区域和领域,高校有着长期积累的广泛的社会基础和行业、企业联系,不仅最了解这些区域和领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且最能够与这些区域和领域内的产业、企业及研究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从而培养出现实需要的人才。因此,针对服务面向原则就是要针对服务面向区域和领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
第二,发挥整体优势。不同类型高校,不论其规模大小、办学层次高低、校史长短,都会由于发展历史、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以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形成自身的整体优势。基于对传统学科的突破、转型、改造、交叉和融合的新工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是多学科的支持、多种资源的投入和广泛的产业基础,因此,不同类型高校的整体优势正是各自建设好本校新工科的优势,应该予以充分发挥。
第三,突出培养特色。不论何种类型的高校,均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人才培养特色,这种特色符合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也是每一所高校的毕业生能够被社会接受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注重和突出本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显得尤其重要,需要每一所高校在达到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共性要求的情况下,突出本校个性化的特色培养。
根据不同的目的,高校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将高校分为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行业性高校和一般地方高校,它们在新工科建设上有着各自不同的重点,但都需要做好新工科的研究和实践两方面工作。
这类院校的主要特点是办学历史长、工科优势明显、工科门类齐全、产业联系紧密等。它们多数是“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或教育部直属等部属高校,其中一些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应该在我国新工科建设以及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为其他类型高校提供经验和借鉴,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工科优势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上应做到广而强,即新工科建设门类要尽可能多、覆盖面广,力求把每个新工科建成强势学科专业;主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国际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前沿和未来领域。新工科建设重点应该在“新生”工科:
首先,要发挥高校自身的工科优势以及与行业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优化专业结构,推动现有工科之间的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由此产生新的工程学科。
其次,新工科研究的重点应该包括:国际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和趋势;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工程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中国新工科构成的结构分析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
最后,新工科实践的重点应该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上,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既要重视与国际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合作,也要加强与产业部门及国内外产业领先企业的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工程领导力、战略意识和国际视野、全球胜任力等核心能力和素质。
以工科为主的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的工程学科应该占新工科的最大比例。交叉形式包括工科与工科、工科与理科、工科与其他学科等。要注意不同生成形式产生的新工科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以及产学研合作教育上的差异,强调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在重视“新生”工科的同时,优势工科高校还应注重本校的“新型”工科,即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转型和升级,尤其是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大数据、经济管理、法律艺术等与传统工科专业的深度融合。
这类院校的主要特点是办学历史长,文、理、医、商等学科综合优势明显、门类齐全,亦包括一定数量的工科专业。它们也基本是“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中一些也是“双一流”建设高校。
综合性高校在工程学科建设上不应追求大而全,而应做到少而精。新工科建设门类要少、仅覆盖有限领域,力求把每个新工科建成精品;应该注重发展那些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适应并能够促进其他门类学科发展的工程学科,主要聚焦与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处于前沿领域的国际新产业和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新工科建设重点应该在“新兴”工科:
首先,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推动文、理、医、商等学科与工科学科交叉融合和跨界整合,尤其是推动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由此形成新的工程学科。
其次,新工科研究的重点应该包括:世界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工科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情况的比较研究;科学教育、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性高校与优势工科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最后,新工科实践的重点应该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上,聚焦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既要重视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合作,也要加强与国内外产业领先企业的合作。
这类院校的主要特点是办学历史较长,聚焦于农林、水利、地矿、石油、交通、电子等行业领域,在主要学科领域专业设置齐全、与产业联系紧密等。它们中的一些是“211工程”高校或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余属地方院校。
行业性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上应该做到专而深,要突显学校在行业领域的专业优势,专门集中在与行业联系紧密的门类上,力求把这些新工科建成有深度、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主要聚焦关联行业产业当前急需和未来需要的领域,涉及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优势产业等领域。新工科建设重点应该在“新型”工科:
首先,要发挥与行业产业联系紧密的优势,面向相关行业产业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推动传统学科的转型、改造和升级,尤其要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技术等与传统工科专业交叉融合,由此形成新的工程学科。与此同时,要对现有过于细分的学科专业进行整合,使其能够与行业产业直接对接。
其次,新工科研究的重点应该包括:在面向新产业发展需求和发展的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持传统工科特色和行业优势;在新经济背景下新工科建设与学校整体发展的关系。
最后,新工科实践的重点应该在行业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聚焦本行业及其产业领域的当前急需和未来发展,关注影响本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和相关产业,既要重视对传统行业特色工科的转型升级,也要注重在传统工科基础上的新工科建设,更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产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和深度融合。
这类院校的主要特点是办学历史往往不长,基本属于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学科点跨多个门类、专业设置较为松散、以地方需求为主,毕业生多数在本地就业。这些高校多数隶属地方省级政府,其余隶属地级市政府。
一般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上应该做到好而实,要聚焦地方行业产业当前和未来需要的学科专业,以满足地方要求为建设标准,将新工科建设好,将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好,毕业生能够直接在新产业一线就业。聚焦本省市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相关领域、“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等。新工科建设重点也应该在“新型”工科:
首先,要发挥与地方经济和产业联系紧密的优势,面向地方企业和产业当前需求和未来发展,推动本校传统学科的整合、转型、改造和升级,改变本校学科门类多而不强的状况,集中有限资源形成新的工程学科。
其次,新工科研究的重点应该包括:地方高校如何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地方高校面向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如何与其他类型院校互补,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地方高校如何发挥区位优势,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形成不同于其他类型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
最后,新工科实践的重点应该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聚焦区域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当前急需和未来发展,关注影响区域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及其相关领域,既要重视对传统工科的转型、改造和升级,也要注重对现有学科的跨学科整合;除了继续加强与区域内产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还要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产业领先企业以及其他类型高校的合作。
新工科建设的重点应该聚焦在其与传统工科建设的不同,需要高度重视之处主要包括新工科平台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教育、新工科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和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
新工科平台构建是开展新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实体和非实体两种模式,即按照传统工科以院系为实体平台进行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架构和按照新工科特征不设实体而由相关学科院系关联组成的架构,或称跨学科交融的新型组织。
采用传统的院系实体架构构建新工科平台的模式容易被多数教育工作者所接受。这种模式关系到相关学科院系的整合重组、各种资源的重新分配以及学校新资源的投入等,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需要学校层面的强力领导、相关院系和部门的支持协调以及教师的理解支持,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个人与组织、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等方面的关系。实体模式新工科平台的优势在于:各种教育和科研资源相对集中,容易在短期内看到建设成效;教师专职有利于他们集中精力和整个学科队伍建设;适应高校传统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容易被多数教职员工所接受。
采用不设实体的组织架构构建新工科平台的模式符合新工科的引领性、交融性、创新性、跨界性和发展性等特征。这需要相关学科院系的沟通协调和通力合作,教师由来自校内不同实体院系、不同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教师以及校外兼职教师组成,他们共同承担新工科的科学研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非实体新工科平台的优势集中体现在:能够充分利用相关学科院系长期积累的校内外各种资源,使新工科建设始于较高的起点;对新产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及时调整学科建设方向和人才培养要求,及时调整或重组教师队伍。这些优势正是实体平台所不具备的。但是,这种非实体平台的有效运行需要制度和机制的保障:在资源分配上,要突破传统的院系利益格局,鼓励学科之间融合,强调教育与科研资源共享;在考核制度上,要改变以院系为中心的传统评价模式,鼓励教师跨学科专业、跨院系合作与融合;在管理体制上,要转变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促进跨院系、跨学科、跨部门的协同发展。不论采用何种架构,教师队伍建设都是学科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在引进或聘用教师时要注重教师学科背景的交叉性、知识结构的互补性、年龄结构的合理性、学缘结构的多元性、工作经历的多样性等。
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等方面。
首先,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和特征决定了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系统性的而不是个体性的,即要从整个新工科专业建设的角度,有组织地、系统地、整体地进行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而不能由教师单打独斗,仅根据个人的理解对现有课程进行简单调整。其次,随着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定期审视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便及时作出调整。
新工科专业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丰富多变的教学内容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参与度、学习效果和多种能力。要通过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研究性学习、专题研讨、小组合作学习、挑战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通过共享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方式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并辅以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
新工科人才培养可能面临课时不足问题,应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作为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互为补充的两个部分。一方面通过线上学习和课下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鼓励并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社团活动、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践、专业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虽然不同类型高校在新工科人才培养上对待二者关系可以根据服务面向而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有两点是一致的:一是强调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支持。如:加强基础学科教育,使学生对各种新技术的学科基础有深入的理解;加强人文学科教育,使学生对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人文元素有清楚的认识。这对学生适应日后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十分重要。二是新工科注重专业教育的包容性、发展性和未来性。这对通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促进通识教育的改革。
创新驱动的新产业正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创业成为新工科人才至关重要的能力。新经济时代创新的主要特点是成果转化快、创新周期短、技术更新快、未来因素多、涉及学科广、发展模式多。这对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具有更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未来意识、更积极的批判性思维、更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发展眼光、更宽阔的全球视野和战略视角、更有效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更强的市场能力和领导力等。因此,新工科专业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培养方案,以交叉跨界问题、综合复杂问题和未来前沿问题等为导向,把危机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工程教育全过程,通过广泛搭建各种跨行业、跨界的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创业竞赛等,全过程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全方位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层次融入整个专业教育。
与传统工科专业产学合作教育不同的是,新工科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要强调合作对象的代表性、教育内容的前沿性,并加强与产业研究院所的合作。首先,合作对象应该是与新工科专业相关新产业的代表性企业,具备新产业的特征,在业内处于优秀水平或引领地位,这才符合新工科专业教育的要求。其次,合作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前沿性,即能够真实地反映新材料和新产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样有利于新工科人才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最后,要加强与新产业相关研究院所的合作,原因在于这些院所对新产业的未来发展有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相关资料信息,这正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此外,应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就以上三方面开展产学研方面的国际合作教育。
从顶层设计视角,为了更好地开展新工科建设,应为各类高校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全国性平台。首先,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教育部和行业产业协会协调组织建立单一新工科门类的全国性产学研合作联盟。这种联盟不仅有利于某一新工科门类的高校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还可为高校之间、产学研组织之间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其次,建议教育部协调组织建立两类新工科专业协助组:一是各类院校新工科专业协助组,为同类型高校面向未来的新工科专业建设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二是跨院校类型的新工科专业协助组,为不同类型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尤其是从全国新工科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角度,这种机会能够促进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当然,高校也可以建立以自身为中心的新工科合作教育联盟,将与本校新工科专业有合作关系的企业联合起来。
质量评价是保证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需要建立质量标准体系、落实培养标准和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在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可建立类似“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产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三部分构成。教育部与国家相关部委或工程院负责制定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产业部门或协会基于国家标准负责制定各自产业的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产业标准;高等学校基于国家标准和产业标准制定本校新工科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学校标准。对于人才培养标准的落实,新工科专业应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示范,将本校制定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学校标准通过分解细化成标准点,逐点落实到本专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而后通过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完善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有两种选择:一是借助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二是参照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其中关键在于认证标准。
借助现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评价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增加、修订或替换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对于不在目前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目录中的“新兴”“新生”等新增工科专业,需要扩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目录并增加这些专业的认证标准;对于不能用于转型、改造、升级后的“新型”工科专业认证的现有认证标准,需要进行修订或替换,这将影响对那些还没有转型、改造、升级的传统工程专业的认证。
参照现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应将行业标准作为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中的毕业要求,建立专门针对新工科专业的认证体系。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涉及多产业、多部门、跨学科、跨院系的具复杂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产业和高校的协同努力,需要全校上下的通力合作。通过坚持不懈的研究、实践和不断完善,新工科建设将会有力促进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示范,为国际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
我国早于2006年就开始对工程教育专业进行评估认证。2016 年,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及专业认证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标志着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已迈进标准化、国际化的里程。显然,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作为质量等效和国际通行的制度,已成为当前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以及实效监控的重要举措和机制,其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引领着我国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方向,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与改进。
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内容覆盖了《华盛顿协议》提出的毕业生素质要求(Graduate Attributes),具有国际实质等效性。其中,通用标准规定了工科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撑条件”七个方面的要求。认证标准各项指标的逻辑关系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通过足够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支持条件保证各类课程教学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保证质量的持续提升,最终使学生培养质量满足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三个基本理念:①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达成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②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③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用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解读及使用指南(2022版)》设定了7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具体如下:
(1)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成毕业要求。
(4)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1)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在广度和深度上应能完全覆盖标准中12条毕业要求所涉及的内容,特别关注12项标准中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和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拥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
(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期分析。
(3)能证明评价结果被用于持续改进。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1)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2)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3)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4)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5)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2)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3)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4)学校能有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5)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6)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支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