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017年,教育部先后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奏响了高等工科教育改革的“三部曲”,全力探索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从教育视角来看,新工科建设涉及电子信息在内的众多新兴专业、学科,通过对传统专业、学科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强科技界、教育界和产业界的沟通交流,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形成合力。新工科建设不仅是高等教育对我国“新业态”的积极应变,更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理念和任务要求。相较于传统的人才培养,面向新工业革命的新工科人才能力素质培养应满足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实现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升级迭代。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国防、工业控制、交通、家用电子、农业、电子商务、通信等各个领域。人们对生活科技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子信息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电子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绕不开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引擎,对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显然,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新兴科技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国家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现实本质来看,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学生成功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改造社会;教育的发展也是基于社会发展,并与社会相互作用。大学生的阶段性目标是从学校顺利走向社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锻炼目的就是培养自身的社会化能力。所谓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因此,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大学生实现社会化,使学生思维向社会思维转变,传授学生更多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本书从社会化视角切入,思考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人才的能力素质培养与人才成长发展问题,强调教育的主体性、社会性、发展性和实效性。这既是学生个体发展的根本诉求、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体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基于以上所述,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形势,本书结合新工科背景,从社会化视角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能力素质培养进行阐述,深入分析电子信息产业、专业、职业、就业和创业,为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生成长提供参考和指引。全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社会变革中的新工科建设实践探索以及社会化视角下的新工科人才能力素质教育培养;新工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产业与专业学科发展;电子信息人才职业、就业与创业能力的探索、培养与提升。

本书是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基于社会化理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系统构建研究(21JDSZ3040)”以及2020年度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人才职业发展与就业能力培养体系与机制研究(2020- YB-16)”相关研究成果,也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研究项目(德育专项)“‘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机制研究(2020JKDY025)”成果之一,得到广东工业大学2021年启动的“1 +2 +3”攀撑计划项目资助。

本书由广东工业大学林良盛担任主编,负责统稿及组织工作;原玲担任副主编,对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内容编写进行具体指导。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刘彤、林良盛编写;第二章由王嘉茉、林良盛编写;第三章由钟华、林良盛编写;第四章由林良盛、张鑫编写;第五章由原玲、林良盛编写;第六章由刘志平、林良盛编写;第七章由戴丹、林良盛编写;第八章由张超、林良盛编写。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关于新工科建设、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发展,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在学生职业、就业、创业发展指导方面的文献资料。书中引用的部分材料与案例来源于期刊、网络,未能一一列明来源和进行针对性说明,在此谨致歉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3年6月于广州 D5QZXr4SWigKAko/8rpbUisUYl6Vrhnrd39BPXCln5Nq38vGRot8bedu+jN9B5l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