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其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20 世纪中期,美国的波拉特(M.U.Porat)在马克卢普(F.Machlup)等人的研究基础上,以信息生产和使用中的转化过程为视角,将信息经济定义为国民经济中所有与信息从一个模式向另一个模式转换有关的经济活动领域。波拉特在《信息经济》一书中把“知识产业”扩充为“信息产业”,从而正式概括了信息产业的界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信息产业的主要内容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内容产业。
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又称为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和通信产业,是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管理办法》中将电子信息产业定义为:为了实现制作、加工、处理、传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所从事的与电子信息产品相关的设备生产、硬件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以及应用服务等过程的集合。
电子信息产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内涵,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技术从一开始仅应用于军事科研领域,到后来开始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再到现在渗透各个领域,催生出众多企业,逐渐发展成一个大型的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发展的、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学者们对电子信息产业概念的界定是有差别的。至今为止,学术界并未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内涵作出统一的规定,有的文章虽名为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但其实是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探讨,有的则是直接圈定几个较为热门的电子信息行业进而对其进行分析。
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分类,从不同视角有不同的划分。卢明华等认为,电子信息产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信、网络、消费电子、信息服务等行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中将电子信息产业归纳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两大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将电子信息产业分为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传输服务及计算机服务业、电子信息设备销售与租赁业、软件业四类。从产品生产视角,电子信息产业具体细分为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和元器件产品三大类;而根据产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和功能作用,可将电子信息产业分为基础产业、核心产业、信息应用基础产业、信息应用产业四类。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重新修订的《电子信息制造业统计调查制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包含雷达设备行业、通信设备行业、广播电视设备行业、电子计算机行业、家电行业、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电子工业专用设备行业、电子元件行业、电子器件行业、电子信息机电产品行业、电子信息专用材料行业、智能硬件设备行业12个行业。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发布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软件产品行业、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信息安全行业、嵌入式系统软件行业4个行业。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查阅近几年关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运行情况报告可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从行业上分为: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从产业集群上分为:外资企业整体游走型产业集群、外资企业关联型产业集群、外资企业嵌入型产业集群。
通过查阅有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关文献,借鉴周灿等学者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的阐述,现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曲折起步阶段、引进创新阶段、集成创新阶段和自主创新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严重缺乏相关经验及技术人员,国家仅有服务于军工的通信设备行业,电子信息产业最初以该行业起步。此前,旧中国的官僚买办资本电信企业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元器件进行装配和维修。1949年7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电信总局工业管理处;1950年5月,成立电信工业局,隶属重工业部建制,由中央军委通信部代管,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由此诞生。这一阶段,我国不管是技术还是材料都严重依赖西方国家,但是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封锁,导致我国缺乏技术以及一些重要原材料和核心器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艰难困境,加上产业基础薄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只能以满足军工、服务军事和政治为主要目标,集中力量开展骨干工厂建设以及电子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建设。此时,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世界市场脱轨,与世界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处于隔绝状态,除了从苏联和东德援建的工程项目中吸收有限技术之外,几乎没有与其他国家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强国对话的机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经曲折探索,由政府主导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在曲折中起步,初步建立起军事电子装备、生产资料类电子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整机与基础产品综合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1978年后,乘借改革开放东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迎来巨大机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通过“三来一补”、引进外资等途径,将基础生产制造业务融入国际市场,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实现对海外先进企业技术诀窍和制造经验的学习和积累,初步呈现出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国际化学习特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电子信息企业利用区位以及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优势,采取来料、来样加工和来件装配的方式与国外企业产生贸易往来,1981—1990年进出口贸易额由0.91 亿美元增至89.33 亿美元,以间接方式初步实现了与国际市场的接轨。20 世纪90 年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二次转移、邓小平南方谈话等为大量外资进入提供了机遇,同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变为“以市场换技术、加工制造为主”参与全球分工。在OEM代工和基础零部件配套过程中,中国电子信息企业以“干中学”的方式进行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解决了外围、辅助技术问题,实现了生产工艺的改进,为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并形成了良好的国际市场关系,为创新“走出去”营造了合作氛围。
《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鼓励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努力开拓两个市场。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电子信息企业不再满足于停留在海外制造装配中心的位置,开始谋求实施制造导向的海外收购和整合。通过与外部合作者建立创新伙伴关系,或在海外建立生产制造基地等途径,中国电子信息企业逐步融入国际市场,进入技术集成型创新阶段。例如,联想通过收购IBM笔记本电脑业务,将海外前端技术与自身技术基础进行集成,进而实现技术赶超。2003年,联想对企业战略进行调整,决定回归PC主业,并确定企业国际化发展方向。面临国际上戴尔、惠普等行业巨头以及国内众多中小品牌的双重竞争,联想通过收购IBM成为全球第三大PC企业,形成了产品、技术、运营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效应。借助于IBM的品牌效应,联想获得了与国际PC技术巨头联合研发、深入学习的机会,逐步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检验、修正、提升技术。此外,收购后联想拥有了位于中国北京、日本、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等地的多家研发中心以及位于中国深圳的ThinkPad工厂,成为万名前IBM员工的雇主。总体上,通过并购手段,联想获取了丰富的技术研发资源、技术研发基础设施、高端人才资源,促使联想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在此阶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更多的是开始谋求自主制造,以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进入集成创新阶段。以华为、小米等企业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企业开始寻求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我国逐步实现了以海外中国企业为主导的高端技术研发,进而开拓了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高端市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国家于2009 年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认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日渐重视,政府和社会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有所增加,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呈现出“全球—地方”联结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得益于内外因素的有机协同,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快速成长,一批领军企业在金融危机后“走出去”,海外投资加速,并基于前期技术积累开始寻求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以逐步实现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高端市场开拓和高端技术研发。在此阶段,白色家电产业的海尔、视频监控产业的海康威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中兴通讯和华为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初步实现了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的海外输出。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逐渐改变以母国为技术研发中心、以海外为生产中心的传统布局,开始关注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人才、科技实力、科研基础设施等层面的快速崛起,积极促成与新兴经济体企业在科研机构设立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协作。
张蒙蒙等结合创新驱动和税收方面的研究对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基本情况如下: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始终以“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不断优化产品与市场结构,全面深化转型升级。电子信息产业在提高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和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在持续提高。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数量便已超过6万家,销售收入总规模也超过15万亿元。相比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速更快且销售利润率更高,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1万亿元。
随着“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能硬件”等发展战略的部署和产业政策的推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各地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兴起也让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有活力。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2016年东部地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76.1%,而中西部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仅占全国总收入的23.9%,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规模及技术差距不断扩大。2021年,尽管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感染疫情大流行交织影响的复杂环境,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仍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1 285亿元,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4 994亿元。2022年,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出口增率有所回落,营收增速小幅下降,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在目前的电子信息产业中,无论是在电子信息制造业还是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都呈现出加速发展与变革创新的良好局面。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以家用电器、智能终端、消费电子等为代表的电子产品的爆发式发展,助推电子信息制造业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加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硬件、软件、服务等核心技术体系加速重构,电子信息制造业正迎来新一轮变革。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产业升级和政策支持下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两化融合”“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建设网络强国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演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需求不断得到激发,强劲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需求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持续上涨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价值日益凸显,中国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从产业规模来看,电子信息制造业仍处于较快增长期,对经济的贡献也在持续加大。在我国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其连续四年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在出口方面,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金额已经达到8 000亿美元,其中计算机、电子器件和电子元件三个行业出口规模总和已经超过4 700亿美元,呈快速发展态势。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稳步增加状态,并且在投资方向上表现出聚焦产业技术升级的新特点,尤其是电子器件领域,12 英寸晶圆厂是目前较先进的集成电路产线。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1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来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实现利润高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从产业整体结构来看,转型的步伐加快,产业链也在升级。整个产业从之前的多为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如结构件、功能件),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环节的生产(如显示面板、集成电路)。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7%。对于整体产业较为重要的技术,最近几年的改造不断往机器学习以及运用数字化手段对产品的所有生命周期进行管理的智能化方向发展,技术的改进使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大幅提升。而作为体现创新能力最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的新产品,其收入规模早在2018 年便已突破40 000亿元,占所有产品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40%。2021 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41 285亿元,两年平均增长11.5%。具体来看,电子信息制造业的新产品呈现出两大方向:一是智能消费设备,如智能车载设备和服务机器人;二是技术升级产品,如显示面板分辨率升级以及集成电路工艺升级。电子信息制造业因为当前5G、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化升级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以5G为例,它在创造通信网络以及终端设备的升级需求的同时,还会与电力、医疗、汽车等行业融合发展,开辟新的应用和发展空间。但是,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还有诸多挑战。首先,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众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该产业的升级发展,不断制定各项政策来引导并加大对人工智能、5G、量子科学的投入,无形中挤占了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生存空间,施加了很大压力。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不甘落后,利用自身资源和人力优势吸引中低端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我国部分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外移,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因此受到了双面挤压。其次,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来看,占据消费大头的电子产品、彩电和计算机消费呈现疲软态势,有效需求不足,而且5G建设还处于初期,应用范围较小,无法为整机和电子元器件产业提供充足市场动力。最后,回归行业自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在高端设备以及一些核心材料等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距离需要追赶。
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以及扩大应用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从2022年的总体数据来看,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稳步向好,展现出三个方面的良好势头:一是软件业务收入跃上十万亿元台阶。2022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3.5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08 126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6.5个百分点。二是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2年,软件业利润总额12 648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回落0.1个百分点至9.1%。三是软件业务出口保持增长。2022年,软件业务出口5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9.2%。
与此同时,当前比较重要的领域,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突破性成果不断涌现,最显著的便是库内人工智能技术和主流数据库技术,并且通过拿到国际数据库标准制定权,成功在之前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数据库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从行业整体结构来看,逐渐向平台化和云化转型。早在2018年,来自平台和云服务的收入占整个软件业务的总收入便已接近20%。随之改变的还有商业模式,从支付一次费用便可终生使用转变为只能短期使用(随用随充费),同时,提供服务的目的也从“销售出去就好”转向“留住客户,建立长期友好关系”。整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逐渐建立起一种围绕大型平台企业发展的产业生态,创新人才以及应用软件和数据价值增值服务商不断聚集到平台企业,最终形成了创新、用户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
不得不说,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的渐进夯实以及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确遇到了不错的机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5G应用规模越来越大,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将会快速与传统产业融合,在政府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的应用会不断产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会因此受益而获得更多动能,市场空间更加广阔。但是,危机与机会并存,整个国内经济因为世界经济的动荡不得不面临着下行的压力。这并非危言耸听,从2019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出口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1%便可看出。但经两年发展,2021年的软件业务出口额为521亿美元,同比增长8.8%,两年复合增长率为3.0%。最后,回归行业自身,存在着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一是核心关键技术缺乏,最基本的操作系统没有所有权只有使用权,工业基础和设计软件竞争力不足;二是缺乏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的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只分得了较小的“蛋糕”,近几年更是因为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软件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举步维艰;三是人才短缺问题突出,尤其是高端型和专业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