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社会化导向的新工科人才能力素质培养模式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让培养对象沿着一定方向、按照一定标准、采取一定手段,完成人才培养过程的一整套具结构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方式。社会化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基于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的实践过程,是高校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教育主客体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综合表现。把社会化导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以社会作为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主要参照,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专业设置、教育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环境等改革发展的根本依据;另一方面是从人才成长发展需要的视角,从个体适应和改造社会的需要出发,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社会化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校、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三者为主体,以学生专业、职业与就业能力培养为根本,以社会化机制建设为纽带,包括社会化的专业设置、社会化的人才标准、社会化的教育资源、社会化的评价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社会化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科人才社会化培养机制建设

人才培养机制,是一种培养人才应遵循的规律,即人才培养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规律,通过遵循相应规律和采用相关手段,实现特定目标。新工科建设既要考量社会发展对专业技术与人才教育的需要,又要结合学生素质能力生成过程规律以及人的发展需要,将两者有机耦合,进行资源整合,形成社会化机制。针对学生的专业、职业和就业能力培养相关要素,按社会的用人需求、标准和要求科学制订出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技能相关的方案,在大学生、高校和用人单位三个主体之间形成社会化评价体系(机制建设见图2-2)。

从社会化的课程设置看,要突出工程教育的专业性。教育对象完成中小学基础教育后,进入高等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接受高等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后开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是个体进入所从事行业或进入某个领域工作之前必不可少的阶段。高校科学地设置专业及其课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高校的职能之一就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在专业设置上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专业需要放在第一位。专业教育要避免高等教育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要为社会发展提供前瞻性智力支撑,以彰显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图2-2 社会化供需耦合与评价的人才培养机制

从社会化的人才标准看,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人才培养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为导向,不仅在专业设置上社会化,还要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的人才要为社会所需要、为社会所接受。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就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一环,其关键在于毕业生既要有学术研究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又必须具备实践操作技能。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要与社会接轨,以社会、行业、企业等评价标准为依据,重点关注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专业、能力、创新”等多元评价,以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其要求毕业生既拥有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并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的文化需要,能尽快融入社会。

从社会化的教育资源看,要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多数高校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实习实训基础薄弱、师资力量不足等实现问题,学校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受到各种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挖掘社会资源,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推进校企的合作发展,探索资源转化的路径和制度,为人才培养专业布局、人才培养标准服务。

从社会化的评价体系看,要突出标准的社会性。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有直接的感受和话语权。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不能只看各种教学指标和各类活动数据,需要建立社会化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要根据行业、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表现的评价,综合考量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支持力度。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大致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均设立若干考察侧重点。社会化人才评价体系要呈现动态性特点,学校根据社会对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评价,对专业设置进行动态调整,对教育教学方式和环节进行适当改革和创新,对师资队伍进行重新配备和调整。

二、新工科人才社会化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在新工业革命的催动下,推进新工科建设,旨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条件和支撑。结合新工科人才的职业能力因素及其社会化特征,根据能力素质的冰山模型概念,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从职业能力素质提升的角度切入,构建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见图2-3)。

图2-3 新工科人才能力素质模型

(一)建立外显化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社会化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提升是人才培养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外显化能力素质培养最为直接的环节。立足社会化职业能力提升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以相关知识培养为基础,以技能实践为依托,建立基础性、特色性、融合性的课程体系。

1.设置合理的专业基础性课程体系

以“夯实基础、拓宽知识、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激发潜能、促进创新”作为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强调数理基础和人文素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程,强调专业核心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综合性、全面性培养。

2.创建有利个体发展的特色性课程体系

针对新工科人才所需的“网络型”知识架构,在基础性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搭建复合型人才的多元知识结构,通过打破常规学科界限,组建设计符合学生专业兴趣的专业特色课程,强调扩大知识面、提升课外专业能力的专业拓展课程以及强调个性化培养的自主教育课程等,以满足个体能力培养的要求。

3.创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共促提升的融合性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能迅速提高和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可以规范化、综合化提升学生的常规动手操作技能,使学生快速向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发展。 要充分完善实验教学课程设置,为理论课程补充配套工程实训,开设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培养工程时间素质,完善自身能力素质结构。

(二)推进全员化实践体系建设,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化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正确的价值观是人才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稳定的职业价值观。

1.构建社会化全员育人格局

应充分把握价值观培育的整体性理论原则,立足整体,从学校、社会、家庭、个人、企业等方面探讨如何构成系统化全员育人格局,共同引导在校学生正确认知个人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关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从育人主体的角度,将育人责任人纳入育人队伍,包括学生、教师、用人单位,构成“三位一体”的社会化价值观全员育人机制。通过用人单位及第三方对毕业生的社会表现进行评估,促进人才培养过程中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养成。

2.推进社会实践教育

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生活实际、社会实践中,把道德养成和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在校大学生知行合一,正确认知个人职业发展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实践教育,推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强化教育实习实训,坚持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深刻感知、生动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应协同社会组织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模范学习、爱心公益等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提升自我,自觉倡导引领良好道德风尚,使践行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的基本遵循。

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学校应坚持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多渠道、立体化、全方位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校内培训和辅导讲座、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组织专题研讨学习,广泛进行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实践、模范贯彻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风尚,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涵,打造一批体现“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的特色活动和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感染熏陶作用。通过各类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化,广泛传播正能量,营造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热烈氛围和浓厚环境。

(三)推进全程化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社会化职业素养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走向社会这一阶段里,学校将对学生进行阶段性、针对性社会能力素养培养,以及社会化的影响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对学生的培养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性特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侧重点地进行相应的社会化教育。

1.把握新生大学教育适应期,推动学生对职业的初始探索

大学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就重视对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建构,通过安排内容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和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生涯规划”等课程,开展以认知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与认识职业。

2.把握大学学习养成关键期,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准备

大二、大三是优秀学习品质养成的关键期,也是职业生涯的准备期,是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形成的基础时期。这一阶段应注重加强育人主体间的互动,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服务学生成长。广泛开展成长交流与互动,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动员学生参与关于职业的实践,消除学生就业困惑,助力学生提升社会竞争力。

3.把握学生毕业就业分化期,指导学生顺利就业并完成角色转换

大四是学业生涯的结束期,也是职业生涯的进入期。这一阶段应将关注点放在专业学习总结能力和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注重推动学生向社会角色转变。该阶段教育应贴近行业发展、专业前沿、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实际,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企业运行和行业发展,领悟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要求。

(四)完善结构化能力体系,展现人才发展社会化智能优势

智能反映人的认识(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实践能力。人才群体若由具有不同智能优势的人合理组成,就能充分发挥各人的智能优势,扬长避短,互相补充。因此,每个人都应强化自己的社会化智能优势,以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个人作用,体现个体价值。新工科背景下完善个人结构化能力,需要提升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文化艺术、跨学科交叉融合、沟通协商和工程领导等能力。

1.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

当今时代,创新创业与实践是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必备素质,也是国家发展、繁荣和兴盛的不竭动力。要完善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应广泛搭建创新创业与实践育人平台,配套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鼓励新工科人才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注重提升创新意识和培养创业精神。

2.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每个人都应具备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这是决定人才竞争力的基本素质。学校要提供自主学习平台与创造条件,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重视培养学生自立、自为、自律的人格特征,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人格品质奠定基础。

3.文化艺术能力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体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大学要推进学生的社会化培养,文化传承与艺术感染对个体内隐的能力素质起到了重要的职能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知识和艺术载体作为育人核心要素的建构和承载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融入个体能力素质提升,丰富校园文化,创造文化艺术育人价值。

4.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

学科交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新工科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知识传承、人才培养以及科学进步都有重要意义。对于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要注重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提升,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课制度上促进交叉融合,同时,还要完善跨学科选课制度,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品牌教学活动的开展,鼓励师生跨学科领域的科研实践,催生创新性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

5.沟通协商和工程领导能力

沟通协商和工程领导能力有助于新工科人才的人格发展,是社会化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类校内外实践活动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加深对领导能力的认知和感受。学校可将工程领导能力纳入正规课程体系,在实践环节中帮助学生快速建立角色转换的智能结构,使学生在毕业后可以充分适应职场生活,有能力解决各类复杂问题,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快速发展。 YyI0V/Kc522FayRIilK7IzwrNMM2340lvml3dQ5QNBgp2EOvXFAdz/YqqXvITjm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