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学习,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改造社会,这本质上就是社会化能力的提升过程。大学生的阶段性目标是从学校顺利走向社会,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锻炼目的就是培养自身的社会化能力。社会化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源于它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重要。在现代美国社会,实际上绝大部分工作只需要程度很低的知识技能,工人工作表现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工人本身非知识性的个性特征,而教育是培养这些个性特征的重要手段。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等社会行为方式,形成正确价值观等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将社会化定义为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社会化的内容和目标。
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化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社会化,个体学习社会中的标准、规范、价值观和人们所期望的行为。 人的社会化的具体内涵一般包含两方面:一是个体在社会中掌握社会知识、技能,学习、集成文明,从而把属于社会的规范、制度和文明内化为个体所认同的规则、信念与行为习惯;二是个体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介入社会环境再现社会经验,发展个性的过程。 社会化作为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强调过程的动态性、个体的能动性与毕生的持续性。
每一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都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经验。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二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人的生产生活与发展视角看,人的社会化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识、生活适应技能等。二是职业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仅是一个消费者,还是一个生产者。学习掌握生产技能和职业技能,能为个体进入社会从业打好基础。三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化,即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是一定群体和社会成员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包括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角色规范的社会化等内容。四是生活目标的社会化,即明确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社会化,一方面要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要造就出成千上万胸怀大志,努力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才智和创造力等能动地外化于社会,为社会造福的人,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承上启下者。
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一生都面临着发展与生存两大问题,为解决这千百年来羁绊着人类的重要问题,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学习,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在“社会化”这个概念出现之前,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早已在各个领域内化了“社会化”的有关概念。
在政治领域,政治社会化是任何国家、任何阶级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它是维护政治体系稳定发展、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古希腊城邦的斯巴达军事专制和雅典时代实施公民教育的政治社会化思想的萌芽;到近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马基雅维利为代表的一批有识之士提出“国家政权需要民众的支持与认同”,从人性与权力的角度建立政权并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推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深化;再到现代随着杜威等美国学者对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日益深入,从而奠定了政治社会化的科学研究基础,最终将政治社会化确立为一门学科。能否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已成为影响政治体系有序运行以及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政治社会化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一个政治体系要实现统治的稳定并建立某种公约秩序,势必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向社会成员宣传、渗透其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政治理念、政治价值、政治准则,使社会成员主动接受并认同,从而按照统治者的要求进行生产生活。
在经济领域,“社会化”更是一个常见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理论“生产社会化”阐明,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分散的小生产者会向大规模社会生产转化。这一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第一,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即生产资料从个人分散使用变为大批人共同使用。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即生产过程从一系列个人行动变为一系列社会行动。第三,产品的社会化,即生产出的产品通过交换供应整个社会。
在道德领域,道德社会化的实质在于促进人性的提升和完满。道德社会化随人类的存在而存在,是人类文明生活的永恒主题。道德社会化这一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8 世纪的“道德科学”。法国启蒙时期共和主义思想家孔多塞主张“社会上的恶事乃是无知与错误造成的,而非人性不可避免的发展”,从道德层面提出了国家公民道德启蒙的重要性,经过孔德、涂尔干等思想家的继承与创新得以发扬光大。 道德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这决定了道德社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人的道德社会化从根本上反映了当前时代的主流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基本特征,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过程的一个方面。近代科学诞生以后,人们往往把科学技术活动看作“独立自主的东西”,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智力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科学技术是“社会的科学技术”,而社会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不但科学技术在社会化,而且整个社会也在科学技术化。社会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对人、财、物等方面的支配和支持能力,形成了社会的整体科技能力。现代社会整体科技能力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还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子系统,是整个社会建制不可或缺的部分。
角色原本指的是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角色各具特点,相互配合并演绎故事。如果把社会看作一个大舞台,人们就是在这个大舞台上表演,充当不同的角色。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一个期待或者理想的社会角色,并为此付出努力去实现。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每个角色都代表着一系列有关行为的社会标准,这些标准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应有的责任与行为。如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为人师表,处处以教师的规范约束自己;在家里,其就是家庭的一个成员,扮演着父母的子女、小孩的父母以及夫妻等角色。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这不仅意味着占有特定社会位置的人所应完成的行为,还意味着社会、他人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所持有的期望。每一个社会角色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社会责任。因此,每一个社会个体都会围绕自己的理想角色及社会相关要求,不断学习和提升相应能力,以胜任期待的社会角色。这个不断学习和提升能力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例如,要想成为一名工程师,首先应具备相关的工程技术能力和水平,个人就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或者经过培训机构的专门培训,不断加强相关专业的学习训练,以达到这一角色的要求。
社会角色具有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等特点。社会角色普遍存在于各种社会之中,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相伴随。当不同个体结成社会关系,形成共同活动体系,社会角色自然产生。社会角色是同类社会成员共享的行为模式,都表现为具体的规范。社会角色在社会生活多样化和社会分化形势下显得日趋复杂,社会上有多少社会关系就有多少与之相应的社会角色,因此社会角色的数量和种类难以计数。社会角色是以符合其要求的人的行为为基础的,并且通过这些行为使角色表现出来。
简单地说,角色是人们对处于特定位置上的人的行为期待。不同角色的行为模式往往被人们固定认知并接受,成为指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这些规则产生于现实生活和客观需要,具有社会期望的特征。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目标,其实就是向着自己理想的社会角色进发,并不断靠近这一社会角色。因此,社会角色是一套有关权利、义务的规范。
角色权利是角色扮演者所享有的权力和利益。角色权力是指角色扮演者履行角色义务时所具有的支配他人或使用所需物质条件的权力。角色利益是指角色扮演者在履行角色义务后应当得到的物质和精神报酬。例如,工资、奖金、福利、实物等属于物质报酬,表扬、称号等属于精神报酬。
角色义务是角色扮演者应尽的社会责任。角色义务包括角色扮演者“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两个方面。例如,教师和学生是相关的社会角色,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做到“尊师重道”“学习为重”“立志成才”。这两个角色反映的是他们之间相互的权利和义务。
角色规范是指角色扮演者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角色规范包括不同的形式:从范围上可以分为一般规范和特殊规范;从具体要求上可以分为正向规范(角色扮演者可以做、应当做和需要做的行为规范)和反向规范(角色扮演者不能做、不应做的各项行为规定);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规范(法律、法规、制度、纪律等)和不成文规范(风俗习惯等)。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在社会中生活、生产就要不断增强其社会性。这个增强社会性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提升自身社会化能力的过程。社会化能力主要指个体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他人交往和协调的能力、调控和改变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有效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能力之总和。这些能力,不仅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提高,还需要在社会观察和社会实践中提升。一般来讲,社会化技能包括3个层级模块、9项基本技能:一是社会化语言技能,包括表达技能、交流技能、沟通技能;二是社会化行为技能,包括组织技能、协调技能、合作技能;三是社会化思维技能,包括观察技能、适变技能、创新技能。
从人的生活、生产与发展视角看,人的社会化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知识、生活适应技能等。二是职业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人不但是一个消费者,还是一个生产者。学习掌握职业技能,能为个体进入社会从事职业打好基础。三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化,即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行为规范是一定群体和社会成员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这是社会化的核心,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和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包括政治规范、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角色规范的社会化等内容。四是生活目标的社会化,即明确生活目标。生活目标的社会化,一方面要把社会目标内化为个体的生活目标;另一方面要造就出成千上万胸怀大志,努力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才智和创造力等能动地外化于社会,为社会造福的人,使其成为社会文化的承上启下者。
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其结果表现在人的主体性、适应性、创造性,体现为人的社会化能力。大学生角色的社会化包括对社会角色的认识、确定社会角色的期望值、培养“角色变迁”的适应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一个人不会终生只扮演同一个角色。大学生必须具有“角色变迁”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即当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与之相适应。这种应变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再社会化能力。
社会化理论是以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内容、方式和机制等为对象的理论,是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共同研究的领域。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在此领域占统治地位,其主要观点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是统一的,通过教育传递集体意识、道德观念,使年轻一代社会化并个性化,以便维持社会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班级是社会化的重要代理者,传递社会文化并使之内化于学生;通过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选拔和分配机制,社会为每个人提供了较为均等的升学和就业机会。
对于学校而言,教育是通过种种途径及手段使学生社会化,使不同的学生经教育培养形成经济结构所需要的种种个性特征。因学校教育结构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决策的作用、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寡以及课程的多种设置,来源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会受到不同形式和不同素质要求的教育,他们的个性特征也会向不同的社会方向发展。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而社会发展水平也侧面体现了当时境况下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本位思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阐释了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他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因此,文化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育是同社会存在、社会延续、社会发展共始终的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也是以传递文化、培养人才为使命的教育社会。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群体和组织、机构等对新成员进行社会塑造的过程,施教者通常包含家庭、同伴、社区、学校、社会机构、工作单位、大众传媒等。 其中,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人的社会化进程中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在学校中,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向社会新成员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标准、科学知识和专门技能。学校教育对社会新成员的社会化影响具有明显的组织性和系统性。与其他各类社会化的施教组织与群体不同,学校对新社会成员的社会化教育有一定的强制性,体现在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式、严格的纪律要求、完备的培养方案以及多元的评价体系。同时,学校特别是高校,已经出现各类社会角色以及初步的社会分工和社会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校园亚文化”,新社会成员在这一圈层文化下逐渐习得社会化的知识和技能,懂得自我克制、尊重权威、遵守秩序,有力地推动着个体的社会化进程。此外,人的社会化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与哲学依据。学校教育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教育,因此无可避免地要从“人”的角度出发,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这与社会化理论存在主体的天然契合。可见,学校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存在必然联系,二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教育社会化是指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与教育全方位的改革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学校教育关注的程度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不断扩大的趋势。其具体表现在学校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学校教育过程更加强调社会参与、学校教育职能突显社会发展需要、学校教育改革相应社会化四个方面。教育社会化是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化育人成效的深刻变革。
从全人角度出发,教育社会化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发展自我意识,即形成个性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具体指完善个体对自我内部环境的觉察、认知与判断;二是掌握生活技能,即传授基本生存技能与从事某项劳动或职业的技能,使个体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价值能力;三是传递社会规范,指让个体在某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秩序中,如在校规校纪、法律基础以及思想政治价值标准的框架下,习得和认识整套社会规范,并逐步内化为个人的信念、行为方式和习惯,从而自觉遵守并维护社会秩序的过程;四是确立人生目标,群体往往对社会新成员存在文化认同期望,即希望其认同并接受本群体的各类文化价值取向,这意味着学校有对社会新成员开展价值观培育的重要作用,亦体现在帮助新成员确立人生目标,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人生信念等,从而培育新成员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实现社会化转变积蓄内部力量;五是培养社会角色,通过社会化的培养使新成员在模仿、理解中逐步学会扮演社会角色,并主动承担相应义务。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在少年时期,经过家庭、社会以及中小学教育,经历了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形成了社会化的重要基础。进入大学后,他们就进入社会化的高级阶段,在大学的特定环境下,依托校园文化和教育制度,经过系统的人文、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进一步吸收和提升个体的社会化知识与能力,掌握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方式, 通过理论认知与社会实践等方式逐步适应社会生活,具备相应社会角色的主动公民意识。
大学生处于成年早期,在大学阶段仍要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影响,但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逐渐增强,家庭的作用逐渐减弱,学校的作用最大。大学阶段既是学生心理问题与实际问题多发阶段,又是社会化过程中紧迫而困难的时期。大学期间形成的价值观对学生的一生至关重要,大学生要成为一个具有社会生产能力、行为合乎社会规范的合格的社会人,在大学阶段就要完成一定的社会化任务。
大学生从高校走向社会,是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从集体生活向独立生活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社会化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其就业以至未来的发展。大学生在校阶段的社会化目标指向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改造社会,其基本任务内容包括:①强化身心健康。学生要增强体质,保持健康心理。②提升专业技能。学生要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并且专博相济、专深博广。③遵守行为规范。学生要了解社会行为规范,明确生活进取目标。④明确角色定位。学生要了解适当的社会角色,通过各种活动创建社会资本。大学生社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做准备,主要包括专业能力、职业意识、生活目标、行为规范、文化及道德等方面的高级社会化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