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广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21年,广东省围绕制造业提质增效、服务业能级提升、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新业态培育、创新动能转换等方面不断发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广东省依托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锻造新优势;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迸发,产业组织合理化实现新突破;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发展铸就新引擎;把握结构转型新机遇,产业集聚发展构建新格局;紧抓巨变时代的新增长机遇,产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气象;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放型经济体制迈上新台阶;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转型,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新成效;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展示新面貌。

第一节
广东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一、经济总量实现恢复性增长,结构优化锻造发展新优势

(一)三次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第二产业比重止跌回升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21 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124 369. 67亿元,比上年增长8. 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 003. 66亿元,增长7. 9%,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 2%;第二产业增加值50 219. 19亿元,增长8. 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3. 0%;第三产业增加值69 146. 82亿元,增长7. 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2. 8%。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4. 0∶40. 4∶55. 6 (见图2 -1),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 9个百分点。与国内重点省份相比,2021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略低于山东省,远高于浙江省,与江苏省相当;第二产业增加值略低于江苏,远高于浙江、山东;第三产业增加值高于江苏、浙江、山东(见图2 -2)。

图2 -1 2021年广东省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图2 -2 2021年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三次产业增加值对比

数据来源: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省统计局。

从就业结构来看,近几年广东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持续下降。由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落后产能被淘汰,大量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工人被机器取代,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逐年增强,越来越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就业人数占比不断提升,如图2 -3所示。

图2 -3 2015—2020年广东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比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二)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2021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 369. 00亿元,比上年增长5. 9%,总产值创34 年来最高(见图2 -4)。从不同行业来看,畜牧业产值1 756. 62亿元,同比增长18. 7%;渔业产值1 763. 52亿元,同比增长8. 7%;林业产值497. 58亿元,同比增长7. 2%;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404. 49亿元,同比增长12. 7%。总体上来说,全省农业发展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势头,“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产量增势良好,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有力有序,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立。

图2 -4 2016—2021年广东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三)工业延续恢复性增长势头,制造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下行的严重冲击,但是在经济新动能和产业新业态的带动下,工业增加值依旧保持正增长。2021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7 453. 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 2%(见图2 -5)。

图2 -5 2016—2020年广东省工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2021年,全省在产大类行业增长面92. 3%,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面68. 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品产量增长势头良好,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工业产品。从行业来看,2021年,广东省支柱产业稳定增长,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3. 4%、9. 4%。在“双碳”发展战略下,新能源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增加值增长19. 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工业机器人增长56. 5%,集成电路增长30. 3%,新能源汽车增长155. 6%(见图2 -6)。

图2 -6 2021年广东省主要工业产品增长率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同时,广东省制造业高端化趋势进一步显现。2021 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 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29. 9%,其中,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对防控物资的需求仍处于高位,生物药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分别增长44. 3%、28. 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 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54. 2%。

(四)规模以上服务收入破四万亿,现代服务业优势地位更加巩固

2021年,广东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 5%,两年平均增长5. 0%。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9%,两年平均增长7. 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6%,拉动经济增长1. 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受进出口畅旺的带动,增加值增长11. 1%。受下半年疫情扩散影响,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业恢复步伐受阻,增加值分别增长10. 9%和11. 8%。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增长11. 9%和3. 6%。旅客运输受疫情影响持续负增长,全年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29. 2%和10. 1%。房地产在调控政策下进入调整通道,房地产销售市场持续降温,增加值增长3. 2%。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自1—11月首次出现下降后,全年下降6. 0%。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7%,拉动经济增长1. 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保持在较高位运行并趋于平稳,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42 014. 60亿元,同比增长18. 2%(见图2 -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4 096. 40亿元,增长17. 5%。2020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受到疫情的冲击,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增速已经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图2 -7 2015—2021年广东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服务业新动能不断增强,新业态蓬勃发展。广东省以新经济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不断加快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现代服务业新动能也在持续增强。2021年上半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 9%,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66. 0%。网络购物、网络广告、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兴业态、新服务模式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信息消费升级,5G移动用户数同比增长75. 2%,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38. 6%,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9. 6%。线上消费活跃,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6. 6%,两年平均增长23. 4%;网络购物带动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5. 3%,实现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 3%。

二、市主体活力快速迸发,产业组织生态日趋优化

近年来,广东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破除市场壁垒,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截至2020年末,全省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55 605户,比2015年末增加15 036户,增长37. 1%,年均增长6. 5%。分行业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2020年末分别拥有企业7 189家、6 314家和4 986家,合计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数的33. 3%。分区域看,珠三角地区市场主体聚集效应明显。2020 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在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分布分别为189. 70万户、16. 02 万户、14. 72 万户和18. 43 万户,全省占比分别为79. 42%、6. 71%、6. 16%和7. 71%。

(一)龙头引擎企业成为提高广东产业竞争力的领头雁

从世界500强企业来看,广东龙头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取得突破。根据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广东共有16家企业上榜,仅次于央企聚集的北京。从数量上看,广东世界500强企业已超越加拿大、瑞士、荷兰等发达国家,具备较强的全球竞争力。从实力上看,广东世界500 强企业营业净利率高达8. 5%,全国排名第一,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浙江。从行业上看,广东省上榜企业涵盖了保险、金融、房地产、家电制造、互联网、汽车等多个行业,显示出各行各业齐头并进的态势。从区域上看,广东世界500强企业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其中广深两地占比超过80%,深圳上榜7家,广州上榜6家(见表2 -1),表明广深“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效应显著。

表2 -1 广东上榜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单

数据来源:财富中文网。

(二)“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广东产业强链补链的生力军

自2018年国家发布《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至2020年,共有4 762家中小企业被选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其中,有433家“小巨人”企业来自广东,仅次于浙江的475 家,排名全国第二。在区域上,这些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产业基础较好的珠三角九市,共411家,占广东全省的94. 9%。而在各大地级市中,深圳以170家的成绩排名第二,略逊于宁波(182 家)。在“小巨人”企业数量前20位的城市中,广东有深圳、广州和东莞三地上榜。这433 家“小巨人”企业中,已有74家在新三板市场挂牌,14家在科创板上市,19 家在创业板上市,7 家在沪深主板上市。从行业分布上看,广东90%以上的“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制造业,涉及高端装备、医药生物、化工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电气机械、新材料、智能汽车等众多领域。这表明在全球产业链分化重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广东“专精特新”企业在补链强链延链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图2 -8 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广东省工信厅。

图2 -9 广东专精特新“小巨人”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广东省工信厅。

(三)行业骨干企业带动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量质齐升

上市企业数目是衡量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上市公司整体数量上看,广东一直是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第一大省。截至2021年2月22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4 192家,总市值90万亿。广东省上市公司685家,占沪深上市公司总数的16%;总市值17万亿,占沪深市场总市值的19%。其中,广东地区(不含深圳)上市公司347 家,占沪深上市公司总数的8%;总市值6. 17万亿,占沪深市场总市值的7%。

广东地区(不含深圳)上市公司总体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珠江东西两岸的七大地市。具体地,广州(118 家)、东莞(40 家)、佛山(39 家)、汕头(32家)、珠海(28家)、中山(22家)、惠州(12家),七市共有上市公司291家,总市值5. 58万亿,分别占广东地区(不含深圳)的84%和90%(见图2 -10)。二是上市公司行业集中度高,“科技+先进制造”的特征明显。从数量上看,电子(45 家)、机械设备(35家)、化工(32家)、医药生物(31家)、轻工制造(27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前五。从市值上看,家用电器(1. 17 万亿)、食品饮料(0. 77 万亿)、电子(0. 70 万亿)、医药生物(0. 46 万亿)、化工(0. 28 万亿)市值位居前五(见图2 -11)。三是民营企业占比高,数量占比达到69%,总市值占广东地区(不含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4%,表现出旺盛的经济活力。

图2 -10 广东地区(不含深圳)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的区域分布

数据来源:Wind。

图2 -11 广东地区(不含深圳)上市公司企业行业分布(申万一级行业) [1]

数据来源:Wind。

三、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得到增强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2021 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综合得分65. 49,不仅创造了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历史最高分,也是全国省市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历史最高分。与2020年相比,广东实力指标和效率指标保持不变,潜力指标则从第五位上升到第一位。由此可见,广东区域创新能力不仅稳固了总量优势,效率指标也得到优化提升,成为广东创新能力位居全国榜首的关键所在。

(一)研发投入保持全国领先

2020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3 479. 9亿元,比上年增加381. 4亿元,增长12. 3%,R&D经费投入强度为3. 14%,比上年提高0. 27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总量位居全国第1,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第3。数据显示,自2000 年以来,广东R&D经费逐年提升,2019—2021年规模攀至3 000亿大关,并向4 000亿目标迈进。R&D经费投入强度自2000年以来也一直保持向上趋势,2020 年R&D经费投入强度为3. 14%,高于全国平均值(2. 40%)0. 74个百分点(见图2 -12)。

[1] 申万行业是指申银万国的行业划分,申银万国是一家证券公司的名称,由原上海申银证券公司和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于1996年7 月16 日合并组建而成。申万行业从投资、实际研究的角度出发,将行业划分为一级行业28个、二级行业104个、三级行业227。
申万一级行业主要有:非银金融、家用电器、建筑装饰、化工、汽车、农林牧渔、传媒、公用事业、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纺织服装、房地产、电子、计算机、采掘、轻工制造、钢铁、交通运输、国防军工、电气设备、休闲服务、通信、医药生物、银行、有色金属、综合、商业贸易、食品饮料。

图2 -12 2000—2020年广东省R&D经费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科技统计年鉴》。

与全国相比,广东R&D经费投入呈现稳中有进态势。一是总量稳定增长,2020 年广东R&D经费总量约为江苏的116%、浙江的190%(见图2 -13),占全国R&D经费的14. 3%,是拉动我国R&D经费增长的重要力量。二是强度追赶加快,广东R&D经费投入强度水平已从2016年的全国第5位提升到第3位,达到创新型地区水平。

图2 -13 2016—2020年广东、江苏、浙江R&D经费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江苏、浙江省统计局。

(二)专利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200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7—2020 年)》,首次确定建立知识产权强省,为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和促进创新型广东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专利数量上看,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及授权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2007—2020年,发明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从2. 7万件和0. 4万件增长至23. 0万件和7. 1万件,平均增速分别为18. 77%和28. 58%(见图2 -1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008年的1. 7件增至2020年的28. 0 件。从全国层面看,2020 年广东省专利申请96. 7 万件,授权71万件,稳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专利大省。

图2 -14 2007—2020年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及其增速

数据来源:Incopat数据库。

从专利质量上看,广东省PCT专利申请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连续19 年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PCT专利达到2. 8万件,同比增长13. 64%,占全国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的41. 97%,排名全国第一(见图2 -15)。截至2020 年底,广东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超过20万,占全国比重超过50%。与排名第二的江苏相比,2020年广东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约是其三倍。

图2 -15 2007—2020年广东省PCT专利申请量及其增速

数据来源:Incopat数据库。

四、产业集群发展迈出新步伐,区域产业共建需求更趋旺盛

产业布局不仅影响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而且影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广东省政府注重推动产业集群发展,2020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66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广东占其中的6个,数量居各省市之首;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了109个产业集群,广东占其中的13个,为全国各省市之冠。

(一)园区建设夯实产业集群化发展根基

广东省产业集群效应明显,逐渐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根据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资料,目前,广东省共有2个重点国际合作园区,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 个海关特别监管区域。其中,国家级园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广州有9 个,珠海有5 个,深圳有4 个,惠州和东莞各有2 个,佛山、中山、江门和肇庆各有1个。在非珠三角地区中,汕头和湛江各有2 个国家级园区,茂名、揭阳、清远、河源、梅州各有1个。

(二)地区之间分工深化趋势更加凸显

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是地区产业体系成熟的重要标志。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显示出较高水平的集聚性特征,而粤东西北则第一产业集聚度高。为研究广东三次产业集聚水平,本书参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方法,构建区位熵指标进行测量。根据图2 -16,珠三角地区第一产业区位熵小于1;第二产业区位熵大于1,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区位熵在0. 9 ~ 1. 0之间。表明第二产业是珠三角地区的专门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其产业集中度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第一产业是珠三角地区的产品输入部门;第三产业是珠三角地区发展程度高于粤东西北地区,但专业化水平仍需提高。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产业区位熵2000年至2005年在3至4之间,2005年至2020年在3左右波动;第二产业区位熵在1左右波动;第三产业区位熵小于1 (见图2 -17)。表明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产业的集聚度非常高,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但工业和服务业集聚水平有待提升。可见,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分工不断深化,各自比较优势渐显。

图2 -16 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区位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图2 -17 粤东西北地区三次产业区位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三)“一核一带一区”联动发展趋势增强

根据广东省委和省政府发布的《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全省各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就产业结构而言,2020年,珠三角地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远高于沿海经济带东西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一核一带一区”的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39. 96%、37. 69%和32. 67%,三者的第二产业比重相近;2020年,珠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样远高于沿海经济带东西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一核一带一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58. 29%、47. 93%和50. 71%,其中,珠三角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呈快速增长态势。

图2 -18 “一核一带一区”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图2 -19 “一核一带一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从现代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珠三角地区的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呈稳步上升趋势,而沿海经济带东西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呈缓慢上升趋势。2020年,“一核一带一区”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8. 48%、40. 88%和32. 25%。整体而言,现代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带东西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的现代产业比重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图2 -20 “一核一带一区”的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五、数字经济规模全国领先,数字技术创新抢占世界前沿

广东是全国信息通信产业大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数字核心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从总体规模上看,2020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约5. 2 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一,超过第二名的江苏省0. 8 万亿元;同比增长6. 6%,增速比GDP (2. 3%)高4. 3 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发展位于全国第一梯队。同时,广东省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逐年提升,由2016年的37%提升到2020年的46. 8%,在广东省经济增长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数字核心产业增长保持全国领先。2020年,广东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4. 39万亿元,同比增长7. 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 25万亿元,同比增长14. 8%,两大数字核心产业近几年来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见图2 -21)。与全国相比,广东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排全国第一,规模远超其他省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排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市,体现了广东电子信息产业大省的地位(见图2 -22)。

图2 -21 2015—2020年广东省部分数字核心产业营收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图2 -22 2020年主要省市数字核心产业营收比较

数据来源:广东、江苏等省市统计局。

(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

产业数字化的重中之重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广东的制造业数字化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根本目标,在精益生产基础上推进数字化,注重人机协同,发展成效显著。2020 年,广东省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数量1 382 家,位列全国第一,远超第二名北京市(930家),是第四名江苏省的2. 76 倍(见图2 -23)。2021 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2. 44万台(套),占全国总产量的33. 99%,比上年增长56. 5%,产量远超浙江省的2. 34万套和山东省的0. 93万套,是国内重要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为推动广东省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2 -23 2020年排名前十省市工业互联网相关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亿欧智库。

(三)数字技术创新为数字经济强省建设加码

从广东省数字经济专利历年总产出来看,广东省数字经济专利产出总体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见图2 -24)。 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专利申请数量最多,远超其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申请数量(见图2 -25)。

图2 -24 广东省数字经济总体专利产出趋势

数据来源:Incopat数据库。

图2 -25 广东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申请趋势

数据来源:Incopat数据库。

广东数字经济行业集中度趋于下降,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从行业集中度看,广东省数字经济行业赫芬达尔指数自2002年左右达到顶峰后,开始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到2020年广东省数字经济总体及各行业赫芬达尔指数已降至0. 1 以下(见图2 -26)。从专利申请人分布看,2007—2020年广东省数字经济总体专利申请人申请数量相较于1986—2006年有大幅提升,但专利数量占比明显下降。例如1986—2020 年,华为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专利申请数量和占比均排名广东第一,尤其在2007—2020年申请数量是1986—2006年的3. 79倍,而与此同时,华为数字经济专利申请数量占比却从1986—2006 年的40. 92%下降至2007—2020年的7. 34%(见图2 -27)。表明广东省的数字经济行业在集中度不断下降的同时,创新活动越来越活跃,创新竞争越来越激烈。

图2 -26 广东省数字经济总体及各行业赫芬达尔指数分布

数据来源:Incopat数据库。

图2 -27 1986—2020年广东省数字经济总体专利申请人分布变化

数据来源:Incopat数据整理。

注:1986—2006 年专利申请人还有神达电脑、比亚迪、TCL集团、乐金集团、深康佳等;2007—2020年专利申请人还有中山大学、格力集团、南方电网、宇龙计算机等。

六、开放型经济体制迈上新台阶,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得到提升

广东作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在国内大循环中是重要的平台和载体,在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中是对外的窗口和桥梁。面对全球疫情冲击,广东凭借扎实的实体经济功底,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

(一)依托“双区”建设推动国际大循环再上新台阶

广东扎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以特区新作为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以特区新探索持续激发发展活力。“十三五”时期,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4. 52 万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长8. 2%。其中,出口21. 13万亿元,增长11. 3%,进口13. 39 万亿元,增长3. 8%。广东对外贸易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贸易规模稳居全国第一。2020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为7. 08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11. 5%,年均增速为2. 2%。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 7%,进口年均增长3. 0%(见图2 -28)。

图2 -28 2015—2020年广东省货物进出口额及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二是一般贸易逐渐占据主体地位。相比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更能反映企业自主发展能力。2020 年,广东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3. 63 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35. 5%,年均增长6. 3%,占广东进出口总值的比重由43. 5%逐年上升至51. 2%,2020年一般贸易占比首次过半,占据主体地位(见表2 -2)。同期,加工贸易处于转型升级的调整,进出口占比由38. 8%降至28. 2%。

表2 -2 广东省按贸易方式划分的进出口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三是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十三五”时期,广东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以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场采购试点自2017年在广东落地以来,规模稳步扩大,2020 年广东市场采购出口2 944. 5 亿元,占广东出口总值比重达6. 8%。

四是贸易伙伴多元共进。“十三五”时期,广东贸易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在继续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持续优化区域经贸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广东与东盟进出口总额由2015年的7 040. 9亿元增长至1. 09万亿元(见图2 -29),年均增长9. 1%,高于同期广东外贸整体增速6. 9个百分点。同期,广东与欧盟(不含英国)、中国台湾地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分别增长7%和7. 3%,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7. 5%。

图2 -29 2020年广东同主要国家/地区进出口额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五是内生动力得到强化。民营企业的发展,反映了广东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是广东外贸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的重要表现。“十三五”时期,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每年均保持5%以上的增长,从2015 年的2. 48 万亿元增长至2020 年的3. 9 万亿元,年均增速达9. 5%,占广东进出口比重由39%上升至55. 1%,从2018年开始已连续3年保持广东第一大外贸主体地位。

六是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广东机电产品出口值由2015年的2. 7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 98万亿元,年均增长2%,高于同期广东整体出口增速0. 3个百分点,占出口总值的比重由67. 5%提升至68. 4%。其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集成电路出口年均增长15%,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1. 8个百分点。

(二)立足畅通国内大循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十三五”期间,广东消费市场稳步发展,消费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 02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20. 7%,年均增长5. 8%(见图2 -30)。从企业数来看,广东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数从2015 年的2. 61 万家增长到2020 年的4. 74万家,年均增长12. 7%。2020年,受疫情影响,广东消费市场同比出现回落。但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居民生活恢复正常,且在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下,居民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全省消费市场稳步回升。从全国来看,“十三五”时期,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稳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稳定在10. 0%以上。与其他主要省份相比,广东“十三五”时期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江苏、山东、浙江多2. 02 万亿元、5. 78万亿元和6. 97万亿元(见表2 -3)。

图2 -30 “十三五”时期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表2 -3 “十三五”时期主要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以及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广东城乡居民商品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商品零售2020 年与2015 年对比看,增速最高的前三名均为消费升级类商品,其中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7. 3%,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3. 1%,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1. 6%。

随着消费热点和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依托“互联网+零售”模式发展迅猛,广东省线上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传统实体业态积极转型调整,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发展,为消费品市场发展带来支撑和活力。2020年,广东实现实物线上商品零售额2. 23万亿元,在疫情对消费市场冲击较大的情况下,比上年增长11. 1%,是2015年的2. 7倍,占全国的22. 9%,远高于浙江、上海、江苏,在各省市中独占鳌头。可见,消费已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重要动力。

七、能源消费结构实现新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列为新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广东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提出到2035 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率先建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广东正有序朝“双碳”目标迈进。

(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逐步建立

2010年以来,广东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煤、油、气、电、核等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电网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0年底,省内电源装机容量约1. 44亿千瓦,西电东送(受端)送电能力约4 500万千瓦,原油加工能力约8 325万吨/年,天然气供应能力约470 亿立方米/年,较2010 年分别增长102. 82%、84. 58%、82. 97%、422. 22%(见表2 -4)。

表2 -4 2010—2020年广东省能源供应能力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研究院整理。

能源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结构持续优化。2020 年,能源生产总量达到8 563. 01万吨标准煤,较2010 年增长76. 26%。省内发电量5 225. 9 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比增长3. 5%,占全国比重为6. 8%,位居全国第二。2020 年,原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分别为26. 9%、17. 7%、55. 4%,比2010 年分别提高-10. 9、-3. 8、14. 8个百分点(见图2 -31)。截至2020 年底,省内电源装机容量共1. 44 亿千瓦,占全国比重为6. 5%,位居全国第四。其中,火电(含煤电、气电等)占比最大,水电(不含抽蓄)、核电、风电、光伏占比分别约为3. 09%、23. 17%、1. 76%、0. 6%。截至2020年底,省内在运核电机组12 台,合计装机容量1 613. 6 万千瓦,在建机组2 台,合计装机容量230. 2万千瓦。

图2 -31 2010—2020年广东省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十三五”以来,广东通过减少煤炭消费、稳定油气供应、增加清洁能源比重等措施,不断优化能源结构。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比重分别约为31. 3%、27. 2%、10. 3%和31. 2%(见图2 -32),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2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广东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020年,单位GDP能耗为0. 31吨标准煤/万元,较2010年下降53. 3%,较上年同比下降1. 16%(见图2 -3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1. 21%,单位GDP电耗同比上升1. 12%。

图2 -32 2020年广东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图2 -33 2010—2020年广东省单位GDP能耗、电耗增长速度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二)绿色低碳产业赋能“双碳”战略落实

近年来,广东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以绿色、低碳促进高质量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相关产业发展迅猛。

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广东绿色发展的支撑力量,在助力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截至2020 年底,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3 270件,位列全国第四(江苏、北京、浙江分别位列全国前三),同比增长10. 53%,占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的2. 37%,占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的7. 84%。以节能环保技术为牵引,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不断取得突破发展。根据《2020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广东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2018年排名全国第四,2019年排名第二,2020年以约3 600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全国第一(见图2 -34),约占当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1. 95万亿元)的18%。广东环境服务业营业收入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在细分领域营业收入方面,土壤修复和环境监测异军突起,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并列,均排在全国第一。

图2 -34 2020年列入统计的环保企业营业收入的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2020中国环保产业分析报告》。

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较强的竞争能力,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资源和技术优势突出。近年来,广东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实现规模化应用,核电装机规模、天然气储备能力全国领先,海上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通道。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加快提升,风力发电机组、逆变器、高效太阳能电池和集热器、氢燃料电池电堆等研发制造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氢能利用、储能技术、充电桩和智能电网建设位居全国前列,自主品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然气水合物连创试采纪录。截至2020 年底,广东省新能源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5 388件,位列全国第三(江苏、北京分别位列全国第一、第二),同比增长14. 97%,增速比全国新能源产业高2. 12 个百分点,占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的3. 91%,占全国新能源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的9. 96%。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以广州、深圳、佛山三地为核心的整车制造核心集聚区,以及以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地区为支撑的关键零部件及配套生产基地,从而实现了区域间汽车产业协作发展的局面。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广东形成了“三电”系统完整自主开发能力。在电池领域,广东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拥有比亚迪、比克、珠海银隆等企业;同时,在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隔膜等领域也具有相对优势。在电机电控方面,广东具备了量产功率7. 6 ~ 130 千瓦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能力。其中,大洋电机动力系统市场占有率约30%,珠海英搏尔电器控制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0%左右。在新能源整车制造领域,广汽新能源、比亚迪、广汽比亚迪、珠海银隆、北汽福田等车企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东风日产、广汽丰田等部分传统车企已经进入了新能源汽车量产阶段;而一汽—大众华南基地、广汽本田已经进入新能源汽车全面投产阶段。根据《广东省发展汽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广东新能源汽车超过60万辆,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超过15万个。

图2 -35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谱

八、资源要素保障实现新强化,营商环境建设展示新面貌

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对推动广东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增强

广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表现出“量质齐升”的特点。从量上看,截至2020 年底,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达到1. 8 万亿元,是“十二五”期末的1. 6 倍。2020 年,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过4万亿元,是2015年的2. 8倍。实现直接融资约1万亿元,在全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提高到24. 5%。五年累计新增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139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占新上市企业的85%。从质上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明显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省基础设施贷款余额约4 万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 5 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约2万亿元,服务小微市场主体188万户,解决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迫切性进一步提高。

(二)工业用地效率明显提升

珠三角工业用地建设趋近饱和,工业用地效率较高。广东纯工业用地(不含物流仓储用地)的占比约为17. 7%,工业用地占比基本合理。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工业用地占比达26. 5%,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珠三角核心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和地均税收分别达9 551. 6万元/公顷和1 352. 2万元/公顷,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人才要素加速流动

广东人口红利持续,并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广东省的常住人口数量为1. 26亿,相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约2 170 万人,增长率达20. 81%,人口增量位居全国之首。与此同时,在31个省市区中,广东老龄化程度排倒数第六。人口数量多且年轻,既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活跃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人才战略的成效。截至2020 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长43%和32%,其中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分别增长19%和57%。全省博士后平台1 700家,在站博士后10 280人,居全国首位。

(四)数据要素丰富

从数据要素上看,广东制造业数据资源丰富,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截至2021年6月底,广东累计发布可共享资源目录55 154类,发布通用数据接口服务2 104个,数据需求满足率高达99. 98%,其中与制造业相关数据占比超七成。广东高水平的5G建设与布局为数据的流动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数字新基建走在全国前列,同时,广东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利用数字化转型重塑产业生态,重点选择装备制造、小家电、定制家居等优势集群进行数字化转型赋能,并取得显著效果。

第二节
广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东省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排头兵,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然而,立足更高站位,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广东现行产业体系仍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国际竞争力仍然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业比重下滑趋势明显,产业结构呈现“虚高,现象

广东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广东当前产业发展方式还是比较粗放,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从制造业上看,广东制造业比重过早、过快下降现象比较突出。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自2008 年开始持续下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自2010年开始持续下降,这意味着广东具有全面、过早、快速的过度“去工业化”特征。更令人担忧的是,广东现阶段不但出现了过早“去工业化”的倾向,还面临着制造业生产率上升速度不及制造业占比下降速度的问题。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15年的18. 9万元/人提高到2020 年的23. 9 万元/人,年均增长5. 7%。而同期规模以上制造业占比却从34. 49%下降到26. 58%,降幅7. 91%。且广东不少高技术制造业企业主要进行低端产品的组装,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高级化程度相对滞缓,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不高。比照国际经验,广东制造业比重的下降不符合产业结构转变的基本规律,具有早熟的性质,可能会导致产业空心化现象发生,威胁产业安全,制约创新发展,甚至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二、战性产业集群建设有待加强,产业布局一体化进程亟须加快

(一)产业链集群建设仍显不足

广东省产业集群劣势之一是产业集聚往往并非基于关联企业的整体统筹,而多为简单的企业扎堆,在内部缺乏产业链分工协作,存在着低水平产业同构和产品同质现象。另外,广东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发育程度低,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良性协同创新格局尚未形成,技术资源配置能力偏低,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先进制造业技术转化为产业化商品效率低下。

(二)城市间产业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

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十余年的发展,广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珠江东西两岸分别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然而,珠三角城市之间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分割现象仍然明显,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有待提升。由于统筹规划和协调机制不够有效,部分地区和领域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城市间协同性、包容性有待加强。

从珠三角内部看,有16个城市对的产业相似系数超过0. 6,其中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产业相似系数更是高达0. 95,产业趋同程度极高(见表2 -5)。更为细致地,在制造业中也存在明显的局部同质化现象,例如深圳、东莞、惠州均以计算机通信产业为主,中山、佛山、珠海均以电气机械产业为主。这反映出珠三角地区在缺乏协同的政策导向下,共同追逐类似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导致区域内部分城市产业特色化程度不明显,不但没能形成良好的分工体系,合作发展,反而会导致内部之间资源竞争的加剧,造成产业的不良发展。

表2 -5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矩阵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三)珠三角与港澳产业合作仍然有限

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粤港澳大湾区内分工模式不同,出现利益分化。港澳地区制造业空心化,而珠三角地区日益发达的服务业又逐渐对港澳地区服务业构成直接挑战,致使两者的合作关系趋弱。粤港澳大湾区原有的互补性结构逐步向替代性结构转变。另一方面,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大湾区内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市场互联互通体制机制尚未完全打通,以致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进而制约了港澳与珠三角之间产业发展的协同性、包容性。

三、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待提升

(一)基础研究能力相对薄弱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基础研究领域创新产出能力相对薄弱,创新链缺位、断链问题较大。从最能代表基础研究的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上看,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湾区相比属于最低水平。2009—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论文数略低于东京湾区,但与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差距较大,后两者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2. 6倍和7. 5倍(见图2 -36)。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市场开发型研究的科技产业链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偏向于追赶型的科技创新,基础研究存在较严重的“缺位、断链”问题。

图2 -36 2009—2017年四大湾区高水平论文分布状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科技厅情报研究所。

(二)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重点领域“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表现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产出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非质量的跨越。2020 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公开量约36. 59万件,为东京湾区的2. 39倍,旧金山湾区的5. 73 倍,纽约湾区的7. 85倍。但PCT专利被引用频次与PCT专利公开量的比值最高的仍然是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次之,粤港澳大湾区专利质量相较于其他三个湾区较低(见图2 -37)。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总体仍然停留在模仿复制阶段,创新产出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增长,而非质量的跨越。

图2 -37 2020年四大湾区PCT专利被引频次和PCT专利公开量

数据来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报告(2021)》。

(三)创新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总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资源比较丰富,创新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均处于前列,但是大湾区内创新能力不均衡。从R&D经费投入强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极差较大。其中深圳接近5%,明显超出了其他城市,珠三角发展较为滞后的肇庆则只有1%左右的投入强度(见图2 -38)。香港和澳门虽然经济发达,但R&D经费投入强度也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两地制造业空心化,缺乏企业研发投入。创新资源的分布不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的空间异质性,地理上临近而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不均衡,意味着大湾区内科技溢出效应较弱。

图2 -38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研发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年鉴》。

四、产业链数字化水平不高数字经济质量变革亟须重视

广东产业链数字化主要表现为供应链模式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程度不高,供应链体系中的信息孤岛、数据分割、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上下游企业缺乏联动、行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等问题突出,供应链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程度较低,敏捷化、柔性化以及可视、可感、可控的能力有待加强。

(一)创新驱动数据驱动能力不足

一些重点行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关键设备等严重依赖进口,“缺芯少核”问题仍然严峻。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芯片应用市场,培育了华为、中兴等世界500强企业,但高端芯片自给率仅有14%左右,86%依靠进口;无线射频芯片、传感器、嵌入式处理器等5G核心关键技术80%以上依赖国外;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仍落后于北京、浙江等省市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受体制机制障碍和数据安全因素的影响,广东庞大的数据资源还未能实现有效的开发利用,数据作为关键创新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二)智能制造水平有待提升

智能制造是广东制造强省建设主攻方向,也是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根据《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1)》,完成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企业数量仅630家,达到二级以上的企业371家,远低于江苏省和山东省(见图2 -39)。同时,广东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发展不均衡,工业细分行业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离散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流程制造业,在工业34 个细分行业中,有25个生产装备,数控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4. 1%)。多数中小企业向智能化转型的自身实力有限,动力不足。

图2 -39 2021年各省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诊断企业数量

数据来源:《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21)》。

(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优势不突出

在新兴产业市场主体培育方面,广东数字经济新业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缺乏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领域新兴业态的大企业。与北京和浙江相比,广东缺乏类似于旷世科技、寒武纪、阿里巴巴等人工智能龙头企业,难以形成互联网深厚土壤,孕育人工智能、分享经济、新零售等互联网新业态,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还比较薄弱。

五、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大,绿色发展水平待提升

(一)能源消费结构问题依然存在

总体来看,全省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尚未根本改变。虽然2020年广东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比重分别约为31. 3%、27. 2%、10. 3%和31. 2%,全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9%,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难以改变,完成煤炭消费减量控制指标存在较大压力。

(二)新能源开发建设需加速

虽然广东省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从现阶段看,广东省内清洁能源、新能源生产量仍然相对有限。2020年广东省发电量构成中,火电(含气电)占比超70%,水电、风电和光伏占比均不超过5%。一方面,广东省的资源利用不够充分。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明显低于苏浙鲁等省份,天然气开发利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地热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等资源丰富的新能源尚处于示范、试采阶段,开发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广东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电网建设不能满足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发展需求。

(三)绿色产业有待发展壮大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滞后,节能环保产业园区的数量、规模和知名度都有待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发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 年版)显示,全国有2 543家开发区,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53家,其中长三角地区有21家、京津冀地区有16家、成渝地区有14家,而广东省仅有2家。

六、资源要素支撑短板突出,营商环境建设仍需强化

(一)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尚不健全

广东省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是部分要素目前仍存在交易单位不明确、交易方式不统一、定价机制非市场化、交易场所缺失、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和创新驱动力不足等问题。二是缺乏成熟的中介服务体系。成熟的要素市场应归集交易会员单位、中介服务机构等各类企业和品牌,但从广东目前发展现状来看,部分要素中介机构数量不足甚至缺失。三是缺乏足够的数据要素支撑。要素市场决定价格的前提是具备完善的数据存储与共享机制,目前除资本要素外,广东其他要素尚未形成大规模统一的、公开的、规范化的数据资源。

(二)地区之间资源要素配置不平衡问题仍突出

从区域上看,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要素配置均存在规模总量、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总体呈现珠三角先进、其他地区落后的态势。从行业上看,广东制造业细分行业间要素配置规模和效益也有较大区别,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聚集较多要素资源,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等要素资源配置相对较少,利用效率也相对较低。从要素市场发展上看,广东的人才和资本要素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土地和能源要素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而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体系仍在探索当中。

(三)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尚未形成

与国际一流和先进地区相比,广东营商环境仍然有待优化。根据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便利度的报告显示,排在第一、二、三的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省排在第八位,得分73. 42,相比第一名北京的90. 06分,仍存在一定差距。如部分基础性、关键性改革还不到位,“准入不准营”“证照不分离”“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然突出,政策落实还存在“中梗阻”“一刀切”等问题,政府作风还需持续改进,政务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MpAzmLm5ekeaY7chqWq0AyP1blFhEvQMgFeONX/8lr08UyoVfidkaXQucrPXz55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