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SCP范式研究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全国以及广东省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体系,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游的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均实现国内生产,中游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可实现国内自主配套,下游的充电桩、换电站等补能基础设施不断跟上。广东省也孕育出了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整车制造龙头企业,以及新宙邦、德方纳米、欣旺达等关键环节的龙头企业。

然而,从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等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其实具备一定的周期性,价值链前端的资源垄断性企业虽然通过产能扩张、产品定价的市场行为获得了超额利润,但市场反应存在的滞后性、未来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同时,价值链后端企业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市场绩效并不乐观。

二、产业链市场结构

上游市场集中度较高,在现有技术路线中,以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为主。中游最核心的是“三电系统”,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市占率高,电机市场参与者众多,电控的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在下游环节中,我国自主整车品牌占领全球市场,国内竞争较为激烈。

(一)上游原材料竞争格局

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中,动力锂电池是一项兼具高成本和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构成,其中正极材料成本占比达50%左右。锂、钴、锰、镍均是制作正极材料的核心原材料,其中,锂的应用价值最高。

锂行业形成全球寡头垄断格局,企业具有定价权。全球锂供应由几家公司主导,美国雅宝、中国赣锋锂业、智利矿业化工(天齐锂业占股25%)、中国天齐锂业、美国Livent的市占率分别为25%、16%、15%、14%、7%,这几家公司通过长协定价模式供应市场需求,具备定价权。我国天齐锂业拥有世界上最大、品质最好的锂矿资源,战略性布局中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锂资源,产能不断扩张,目前拥有超160 万吨/年的锂精矿产能,毛利率较高。

钴行业集中度高,形成寡头垄断市场格局。在动力电池无钴化趋势中,会让车企降低对钴这个元素的依赖。目前全球60%的钴出自嘉能可、洛阳钼业、欧亚资源和金川集团,其中嘉能可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商,我国洛阳钼业的钴资源量位居全球第一。

国内电解锰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宁夏天元锰业、贵州武陵锰业是我国电解锰十大生产企业,2021年十大企业产量合计97. 34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为75%。其中宁夏天元锰业产量达到47. 74万吨,占比达到37%,处于绝对领先水平。

全球镍企业集中度较低,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受到动力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大幅增长以及电池高镍化的影响,硫酸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只有俄罗斯镍业和淡水河谷市占率超过5%,分别占比8. 5%和7. 7%。

图1 -2 2021年全球镍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

(二)中游核心零部件竞争格局

1.动力电池

正极材料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龙头企业具备竞争力。三元材料出货稳定,磷酸铁锂市场份额逐渐提升。在三元正极领域,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天津巴莫等处于领先位置;在磷酸铁锂领域,湖南裕能和德方纳米凭借22%和19%的市场份额处于龙头地位。

图1 -3 2022年上半年中国三元正极材料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鑫椤资讯。

图1 -4 2022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鑫椤资讯。

负极材料龙头企业领跑行业,头部企业齐头并进。贝特瑞为负极材料行业龙头,2022年上半年市占率为28%;除贝特瑞外,杉杉股份、璞泰来、尚太科技、凯金能源、中科电气的市场份额均在10%左右。

图1 -5 2022年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鑫椤资讯。

隔膜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企业地位稳固。从整体来看,行业CR3 达到了60%以上,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是绝对的行业龙头。从细分市场来看,湿法隔膜仍是市场主流,恩捷股份是行业龙头,2021年国内湿法隔膜市占率50. 3%,全球市占率30%;干法隔膜中,中兴新材、星源材质、惠强新材,市占率分别为29%、21%、20%。

图1 -6 2022年上半年中国隔膜行业竞争格局(干法+湿法)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鑫椤资讯。

电解液行业头部效应明显,“一超多强”格局确立。2022年上半年电解液行业中,天赐材料市占率达到37%,继续稳居行业第一,新宙邦和国泰华荣位列第二、第三。

图1 -7 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解液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鑫椤资讯。

动力电池市场格局持续优化,宁德时代稳坐行业龙头位置。从国内市场来看,2022年三季度宁德时代市占率接近50%;第二梯队以比亚迪、中航锂电(现为中创新航)和国轩高科为主,第三梯队市占率不足3%,差距明显。从全球来看,市场份额集中在头部企业,宁德时代稳坐全球第一。

图1 -8 2022年Q3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鑫椤资讯。

2.驱动电机

市场竞争激烈,龙头企业地位稳固。市场新进入者较多,2020年Top10供应商市占率为81. 6%,2022年上半年Top10供应商市占率为75. 6%。2022 年上半年,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第三方供应商竞争激烈,方正电机稳居第三。

图1 -9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驱动电机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NE时代,招商银行研究院。

3.电机控制器

电机控制器需求快速增长,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2020 年Top10 供应商市占率为69. 9%,2022年上半年Top10供应商市占率为77. 1%,市场变得更为集中。比亚迪和特斯拉依靠整车销售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第三方供应商汇川技术稳居市场第三。

图1 -10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NE时代,招商银行研究院。

IGBT模块 中,国外芯片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市场主要参与者为国外芯片巨头,包括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企业,但2022 年上半年比亚迪半导体、斯达半导体、中车时代等国内供应商成为IGBT模块主要供应商。

图1 -11 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IGBT模块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NE时代,招商银行研究院。

(三)下游整车制造竞争格局

中国品牌崛起,占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Top20 的销量榜单中,中国车企占了8家,比亚迪排第二名,销量为59. 38万辆,占全球份额的9. 1%;而通用五菱的销量为45. 61万辆,占全球份额的7. 0%。在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市场竞争格局中,比亚迪以16. 59%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长城、广汽埃安等国产品牌紧跟其后。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两超多强,新势力崛起”的格局。“两超”指比亚迪、特斯拉,“多强”指长城、广汽、上汽等传统车企,长城稳居该阵营首位,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也在迅速崛起。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行业集中度较高,CR4已经达到60. 09%,CR8突破70%,CR10超过80%。

图1 -12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乘联会,英大证券研究所。

三、产业链市场行为

市场参与者通过产能扩张、定价、研发等行为,以期提升市场份额、获得超额利润。部分企业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产品迭代、横向兼并、产能扩张,以实现盈利和市占率提升;也有企业通过一体化扩张、专注技术创新等行为获得成本和技术优势。然而,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可能导致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价格战等问题。

(一)产品差异化

整车产品切实结合用户需求,差异化产品带来市场追捧。例如,0 ~ 5 万元新能源车型的核心是满足短途代步需求,宏光Mini成为该市场的爆款车型。而在5 ~ 10万元的车型中,奇瑞小蚂蚁EV尺寸小、出行方便,助力奇瑞在该市场保持竞争优势,市占率维持在17%左右;而在10 ~ 20万元的车型中,现阶段比亚迪占据绝对优势。

(二)产能扩张

为满足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纷纷进行产能扩张。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公司融资规模屡创新高,支撑行业大规模产能扩张。同时,随着国际主流电池厂、欧洲车企纷纷加码电池产能,锂电材料厂商持续就近配套原材料。但产能扩张通常具有时滞性,倘若技术路线、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

表1 -4 锂电材料部分头部公司海外产能扩张情况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中信证券研究部。

(三)一体化布局

三元正极领域打造成本优势,一体化布局进入收获期。例如,华友钴业在上游与淡水河谷、青山集团等企业合作,有利于保障公司一体化产业链上游镍资源供应;而容百科技和长远锂科也往上游前驱体环节拓展。动力电池领域供给端与制造端齐发力,构筑成本优势。在供给端,宁德时代向上游延伸布局,自建供应体系;在制造端,宁德时代规模效应累积,叠加智能控制技术对产线效率的提高,拉开了与二线厂商的成本距离。

(四)定价行为

车企定价两头主导,动力电池环节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主导市场新能源汽车价格的势力有两股,一股是整车企业,另一股是核心技术企业。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2022年以来,新能源车企陆续宣布价格上调,调整幅度从1千元到3万元不等。此外,车企还要面对电池厂、芯片厂等上游厂商的制约。例如,除比亚迪自产电池可自供之外,宁德时代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规模,这给予了宁德时代更多的议价权。

(五)研发行为

行业整体注重研发投入,“三电”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位于行业前列。从各环节来看,上游原材料企业的研发费用占比较小。而动力电池行业由于技术壁垒高、更新换代快、下游需求带动、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逐年递增,行业整体较为注重技术创新。

表1 -5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研发情况

资料来源:Wind。

注:“费用”代表研发总投入,单位为亿元;“占比”代表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单位为%。

龙头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研发投入领跑整个行业。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研发投入规模不断增大,在2022年三季度分别达到了105. 77 亿元、108. 7 亿元。其中,近年来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在6%左右,其应用市场已经覆盖汽车动力、储能锂电和轻型动力。

图1 -13 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对比

资料来源:Wind。

四、产业链市场绩效

长期的耕耘叠加行业红利期,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绩效在多个维度开花。竞争力层面,我国车企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盈利层面,行业整体利润可观;价值链层面,行业附加值有所提升;创新绩效层面,技术水平持续突破。但资源、技术、规模垄断型企业挤占了大部分利润,产业价值链分布不均问题突出,广东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面临着此类的行业协同发展问题,如何打造健康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值得深思。

(一)竞争力:本土品牌崛起,技术升级加速

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相关产品获国际认可。市场份额层面,比亚迪2022年上半年市占率达15. 4%,成功超越特斯拉。此外,在前20 名的车企中,奇瑞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等的排名也有所上升。技术突破层面,我国制造的电池能量密度、充放电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也得到大幅提升,在全球十大锂电池厂家排名中,中国占据了六席。

表1 -6 2019—2022年H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的品牌及市场占有率

(续上表)

资料来源:Clean Technica。

(二)盈利能力:行业利润整体可观,龙头企业持续发力

1.上游企业盈利能力

得益于需求的刺激,锂行业相关产品的价格高位上涨,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近两年国内龙头企业的净利率甚至达到了50%以上,天齐锂业表现亮眼,营收规模和净利率一跃而上。但锂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中下游的动力电池、整车企业承压。而钴企业受到铜钴等主力矿种价格下行的影响,利润空间有所减小。

表1 -7 新能源汽车上游原材料上市公司财报对比

资料来源:Wind。

注:“总营收”和“净利润”的单位均为亿元,“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单位均为%,本节以下有关财报的表格单位同此表。

2.中游企业盈利能力

动力电池行业盈利水平不一,龙头企业占领利润高点。宁德时代的营收和利润领跑整个行业,而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腰部企业,营收体量总体偏小,利润率也相差较大。

表1 -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市公司财报对比

资料来源:Wind。

宁德时代具备规模、技术、成本端的垄断优势,营收快速上涨。随着国内外动力电池市场的持续扩大,宁德时代不断加强产能布局,产量、销量快速增长,仅2022 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就突破了2 000 亿元。其净利率有所回落是因为材料业务盈利能力下降,但其主业的利润仍可观。

图1 -14 2018—2022年宁德时代财务数据

资料来源:Wind。

正极材料行业营收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小幅回落。盈利能力略有下滑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波动下高价库存对收益产生了消极影响,但行业的出货量仍比较稳定。

负极材料行业稳步向前,整体利润水平可观。行业平均净利率在10%以上,其中尚太科技和璞泰来2022年三季度的净利率达到了20%以上,尚太科技打造的生产一体化基地具备成本优势。

隔膜行业盈利能力可观,头部效应明显。头部企业在技术、融资、扩产等方面的优势带来了稳定的盈利能力,龙头企业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质的净利率又创新高,2022年三季度两家企业净利率达到了30%左右。

电解液行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头部企业具备优势。天赐材料的液体六氟磷酸锂成本优势明显,而新宙邦的一体化布局带来的成本优势逐渐显现,两个企业的净利率均稳定在20%以上。

表1 -9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各环节上市公司财报对比

资料来源:Wind。

第三方电机供应商市场份额被挤占,盈利前景并不可观。特斯拉和比亚迪均自供电机,挤占了大部分市场;第三方供应商方正电机2022 年扭亏为盈,但净利率却在不断下降。

图1 -15 2018年至2022年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有关企业净利率对比

资料来源:Wind。

3.下游企业盈利能力

传统车企营收体量巨大,利润空间具备保障。比亚迪采用的是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具备成本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利润率大幅提升。此外,长城汽车部分车型不再拖累毛利率,广汽埃安销量快速上升,驱动着公司营收的增长。

造车新势力亏损扩大,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成为未来发展的难点。受到成本上涨、行业竞争加剧、研发投入过大等因素的影响,头部企业在近两年均出现了大幅亏损,毛利率有所下降。如今市场上还有新进入者,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之路值得我们关注。

表1 -10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上市公司财报对比

资料来源:Wind。

(三)价值链:价值链分布不均,竞争变得愈发激烈

价值链分布不均,技术垄断势力和核心资源厂商挤占了大部分利润空间。元器件—IGBT、上游电机电控及下游汽车后市场环节的利润水平相对较高,其中IGBT代表性上市公司毛利率高达30%~ 37%,电机电控代表性上市公司毛利率也有25%~ 40%;此外,上游常规部件、中游内外饰件等环节的毛利水平较低、附加值较低。

图1 -16 新能源汽车产业价值链分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四)创新绩效:自主研发能力向上突破,部分技术跻身全球前列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全球领先。截至2022 年第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的41. 2%,领先第二名日本22. 64%。此外,在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价值Top10专利中,比亚迪一项专利以1 108 万美元的价值排名全球第五。

部分关键核心部件领域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在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创新主体Top10榜单中,动力电池系统领域以47. 55%的份额位居榜首,锂电池、电池系统等是专利布局重点。2021年国内有7 家企业占据榜单前十的位置,2022 年上半年国内企业数量提升到了8家,领先外资企业。

表1 -11 近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创新主体Top10

资料来源:《2021年中国汽车专利统计数据结果》,《2022年中国汽车专利统计数据结果》。 7cMv0qMzkn4z7ROrM15clOCnt3aLNOS/H5mr4tF+/TxDfW5vyiUOo7eoi6W8mSK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