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宏观环境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宏观环境整体向好,已经形成“产业景气度高涨、初具国际竞争力、政策转向市场驱动”的保护屏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受益于稳定的国内外环境,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领跑全国,但在前端核心技术、海外布局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一)国际环境:行业具备持续高景气度,各国紧抓产业转型

“碳中和”奠定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的高景气度。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出台了减碳政策目标,美国提出2035年实现无碳发电,中国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此外,世界各国制定了明确的市场份额目标,为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积极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加速发展,奠定了产业长期的高景气度。

(二)竞争环境:中国具备规模优势与市场优势,广东省整强零弱蓄势待发

销售规模和电动化领先是我国乃至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增强的重要因素,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仍存在很多软肋和瓶颈,比如缺乏高端芯片、自动驾驶等关键核心技术,因此绝不能低估发达国家老牌汽车企业和新锐车企特斯拉的实力。

1.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劣势

产业具有规模效应,实现“弯道超车”。纵向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市场规模与增速上具备优势,但海外市场开拓不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渗透率较低,说明市场仍未饱和。横向上,我国在产业链建设、电池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在芯片等核心技术、高端品牌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表1 -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概况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优劣势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庞大,是具有龙头优势的产业聚集地,但“整强零弱”仍是突出问题。纵向上,广东省拥有产业规模和技术创新优势,产业规模位于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领域累计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国榜首。横向上,比亚迪、小鹏汽车等企业发挥龙头效应,形成了具备国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集群;在产业链完备程度、整车制造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仍存在“整强零弱”的劣势,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较弱,关键技术受到制约。

(三)政策环境: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政策扶持转向技术革新

1.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跃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欧盟于2021年提出《Fit for 55》法案,计划2035年起新车注册全部要求零排放,美国发布的《基础设施计划》通过需求侧税收减免和供给侧积分驱动双管齐下促进产业发展,日本从2007 年开始就对电动车技术开发出台资金补助制度。

2.中国:宏观战略发挥指引作用,政策市场双层驱动

国家宏观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从早期研发到市场推广配套大量资金。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补贴,“863”计划重大专项 和“十二五”专项规划均对电动汽车的研发予以支持。与此同时,市场推广同步进行,2009年政府进行公共领域试点工作,开启了财政补贴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运营先河。

政策补贴把控全局,从试点走向全国,从公域走向私域,政策向市场化过渡。自2015年起,产业补贴标准不断调整,呈现出技术门槛不断提高、补贴额度不断退坡的变化趋势,但仍以财税补贴为主导。如今已从政策驱动转变为政策市场双驱动,2022 年底“国补”彻底退出,未来发展之路将交给市场。

表1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一览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3.广东:关注产业技术路线,抢占智能化发展高地

广东省早在“十一五”时期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十二五”时期新能源汽车产业首次被纳入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随后十余年里,广东省就区域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路径、产能建设、产业链建设、领先企业培育等方面陆续出台政策,先后提出要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和新技术路线培育。

表1 -3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一览

(续上表)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环境

需求端上,随着消费者满意度的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市场逐渐打开,我国新能源车企仍以国内市场为主,但国外市场潜力巨大。供给端上,我国自主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产品类型更为丰富。而广东省作为我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聚集地之一,地处珠三角腹地,既可辐射全国市场,又可加强海外布局,市场环境可观。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热,受到消费者肯定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稳步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有所提升。截至2022 年7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1. 51%,电动化进程稳步推进;我国的渗透率上升到了26. 7%,新能源汽车正加速替代传统燃油汽车。此外,中汽信科调查指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也在上升。

(二)BEV仍是市场主流,PHEV贡献新动力

纯电动汽车(BEV)仍占据主导地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占比逐步提升。2022年BEV销量增速回落,PHEV增长优势显现,在2022年1—10月,全国BEV和PHEV的销量分别为388. 5万辆、115. 5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97. 6%、167. 5%。

(三)优质供给加速提升,造车企业步入正轨

传统车企电动化加速,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传统车企成熟的造车经验和渠道建设赢得了市场信任度,广汽埃安、华为问界、极氪等品牌的汽车交付数量屡创新高。2022年下半年以来,各新势力车企均开启车型换代,包括蔚来ET5、理想L8、小鹏G9在内的新款车型交付均逐渐步入正轨。

(四)乘用车自主品牌强势提升,出口保持高景气度

国内市场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崛起、产品性能的提升,我国自主品牌的渗透率稳步提升,2022年1—10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934. 6万辆,占总销量的49%,创下新高,出口有望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新的增长点。 XJBNgoNAYDzGbp0/Jz1LQk57657W3LtexMLXZCOsA4vmj0+b/IwuZb9+CXfxUDT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