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基础

本节结合图3-1所示的单跨水平梁(悬臂梁、简支梁和外伸梁)介绍静定梁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它们也是其他各类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

图3-1

3.1.1 求支座反力

计算平面静定结构的支座反力,属于平面一般力系问题,它们均可由静力平衡条件求解。当结构的支座反力不超过三个时,可用平面一般力系的三个独立方程求出,能够做到一个方程只含一个未知力;超过三个时,通过结构整体及各部分的平衡条件,一般也能做到一个方程只含一个未知力。

单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只有三个,可用截面法求出,作法是:取全梁为隔离体;画出梁的受力图,即标出支座反力假设方向及梁上荷载;由平衡方程式(3-1)计算反力:

计算时,将所求反力(反力矩)放在等号左边,在等号右边依次写出荷载的相关项。如果是投影方程,等号右边各力与所求反力假设指向相反者取正号(反向为正);如果是力矩方程,等号右边各力矩与所求反力矩假设转向相反者取正号(反向为正)。若计算结果为正,则所求未知力的实际方向与假设相同;为负,则相反,并在计算结果后面标出实际方向。

在以上计算中,等号右边各项正负号与所求未知力假设方向有反向为正的规律,这一规律其实就是将式(3-1)各已知力移项到等号右边的结果。按照反向为正规律,可以边写计算式边求结果。例如图3-2所示梁,支座反力假设指向如图所示,按反向为正规律计算如下:

由∑ F x = 0得: F Ax = 0

由∑ M B = 0得:8 × F Ay = 8 × 10-16 + 2 × 4 × 2 即 F Ay = 10kN (↑)

由∑ F y = 0得: F By = 8- F Ay + 2 × 4 = 6kN (↑)

求支座反力通常是为了求杆件内力,当不用反力也能求出内力时,可不求。

图3-2

3.1.2 求截面内力

在任意荷载作用下,梁横截面有:轴力 F N 、剪力 F Q 、弯矩 M 。内力正负号规定为:轴力使截面受拉为正(简称受拉),剪力绕截面顺时针转动为正(简称顺针),弯矩使梁下侧纤维受拉为正(简称下拉)。

计算内力的方法也是截面法。计算时,用手或纸遮住拟求截面外力较多的一侧,留下部分即为隔离体(所有外力都必须已知);将拟求内力写在等号左边;将隔离体外力写在等号右边,且与所求内力正方向相反者取正号,相同取负号;计算结果为正,则内力为正,否则为负。

仍以图3-2所示梁为例,若求 A 截面右侧剪力 和弯矩 M A ,则将它们写在等号左边,然后遮住梁的 A 截面右侧部分(外力较多),等号右边各外力与所求内力正方向相反时取正号,可得:

可见,求内力同样符合反向为正的规律。

3.1.3 绘制内力图

表示结构各截面内力数值的图形,称为内力图。内力图通常取与杆件轴线平行且等长的线段为基线,用垂直于基线的竖标(纵坐标)表示相应截面的内力,并按一定比例绘制而成。内力图可以清晰地反映内力沿杆件的变化规律。土木工程中,习惯将弯矩图绘在杆件纤维受拉一侧,不必注明正负号;剪力图、轴力图则要标明正负号,正值常绘在基线上方。

绘制内力图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内力方程式作图,即以基线为 x 轴,变量 x 表示截面位置;用截面法列出内力与 x 的函数关系;根据函数式画内力图。但更为方便的作法是利用内力与荷载的微分关系和区段叠加法绘制,说明如下。

1.利用微分关系作内力图

如图3-3a所示直杆,由微段(图3-3b)平衡条件可得到内力与荷载的微分关系为:

式(3-2)的几何意义是:剪力图在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的横向荷载集度,但符号相反;弯矩图在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的剪力;弯矩图在某点的二阶导数(曲率)等于该点的横向荷载集度,且符号相反;轴力图在某点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的轴向荷载集度,且符号相反。

图3-3

根据以上微分关系,可得水平直杆内力图规律如下:

(1)若区段上 q (x)= 0,则 F Q 图是与基线平行的直线, M 图为直线图形。当杆端:

F Q = 0时, F Q 图与基线重合, M 图为一条水平直线(—);

F Q > 0时, F Q 图在基线上方, M 图自左向右为一条下斜直线(\);

F Q < 0时, F Q 图在基线下方, M 图自左向右为一条上斜直线(/)。

(2)若区段上 q (x)为常数, F Q 图为斜直线, M 图为一条二次曲线。而且:

q (x)指向上时, F Q 图自左向右为上斜直线(/), M 图为向上凸的抛物线(∩);

q (x)指向下时, F Q 图自左向右为下斜直线(\), M 图为向下凸的抛物线(∪)。

(3)集中力( F P )作用处, F Q 图有突变,突变方向自左向右与 F P 指向一致,突变量等于 F P M 图有转折,转折尖角与 F P 指向一致。

(4)集中力偶(m)作用处, F Q 图无变化, M 图有突变,突变量等于 m ,且 m 为逆时针转动时, M 图自左向右向上突变;反之,向下突变。

(5) F Q (x)= 0时, M 有极值,自左向右 F Q 由正变负时, M 为极大值;反之,为极小值。

上述规律对绘制内力图或校核计算结果十分有用。

2.用力矢平移绘剪力图

力学中把矢量表示的力称为力矢。根据上述剪力图的规律,可归纳出用力矢平移绘剪力图的作法:

(1)将矢量表示的杆端剪力沿基线向另一端平移,向右平移时,箭尾在基线上,向左平移时,箭头在基线上;

(2)平移中遇到同方向集中力则矢量相加后再平移,遇到同方向均布力则边矢量相加边平移,遇到力偶或与其垂直的力则平移力矢无变化;

(3)画出力矢移动轨迹图,在箭尾→箭头→平移前进方向为顺时针转的区段标“+ ”号,逆时针转的区段标“-”号。或者说,向右(左)平移时箭头(尾)移动轨迹图在基线上方标“+ ”号,在基线下方标“-”号,即得 F Q 图。

3.用叠加法作弯矩图

结构由几个荷载引起的某一量值(反力、内力、应力、变形),等于各个荷载单独引起的该量值的代数和,这就是叠加法。应用叠加法计算时,结构必须满足小变形条件。用叠加法作弯矩图是结构计算中常用的作法,具体说明如下。

对图3-4a所示梁,先将荷载分成 m A m B 一组和 F P 一组,绘出每组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图3-4b、c);然后将二图同一截面的弯矩叠加,即得全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图3-4d)。所谓叠加,就是将各组荷载作用下,同一截面的弯矩竖标相加(在基线同侧时)或抵消(在基线两侧时)。实际作图时,只需直接绘出两端弯矩 m A m B ,将其竖标顶点用虚线相连,并暂以此为基线,叠加简支梁在 F P 作用下的弯矩图即可,如图3-4d所示。

图3-4

上述叠加法可以推广到直杆任一区段弯矩图的绘制。例如图3-5a所示梁,设 A B 点弯矩 M A M B 已知,若要绘 AB 段弯矩图,就先在 A B 处标出 M A M B ,并将竖标顶点用虚线相连,然后以此为基线,叠加跨度、荷载都与 AB 段相同的简支梁(称为相应简支梁)在均布荷载 q 作用下的弯矩图(相应简支梁中点弯矩为 ql 2 AB /8),即得 AB 段弯矩图,如图3-5b所示。又如用叠加法绘制梁 CD 段弯矩图,可将 C D 点弯矩 M C M D 竖标顶点用虚线相连,暂以此为基线,叠加相应简支梁在力偶 m 作用下的弯矩图(相应简支梁在 m 作用处左侧弯矩为- mal CD ,右侧为 mb /l CD ),即得 CD 段弯矩图(图3-5c)。这种绘制直杆某段弯矩图的方法称为区段叠加法。

图3-5

需要指出:叠加时,先绘直线图,再叠加曲线图;若是两个直线图,先绘整个区段斜率不变的图,再叠加有转折或有突变的直线图。先绘的图用虚线,叠加后的图用实线。此外,叠加时必须是同一截面垂直于杆件轴线的两个弯矩竖标相加或相减。

综上所述,内力图的绘制可归纳如下:

(1)求支座反力。用反向为正规律计算,不影响求内力的反力不计算。

(2)绘剪力图。可用力矢平移绘图,也可以分段根据剪力图规律绘图。

(3)绘弯矩图。以外力不连续点(如集中力、集中力偶作用点,分布荷载集度突变点)为分段点,求出分段点弯矩值;然后逐段根据弯矩图规律或区段叠加法绘图。

3-1 试作图3-6a所示简支梁的内力图。

解: (1)求支座反力。将反力假设方向标在图3-6a支座处,按反向为正规律计算:

求得: F By = 42kN (↑)

(2)绘剪力图。从 A 端将 F Ay 向右平移;在 AC 段与 q 矢量相加、 D 点与 F P 矢量相加、 B 点与 F By 矢量相加;在力矢移动轨迹图上,箭尾→箭头→前进方向为顺时针转时标“+ ”号,否则标“-”号,即得如图3-6b所示的剪力图。

(3)作弯矩图。将梁分为 AC CB 两段, M A = 0; M B =-16kN·m (上拉)。取 AC 段为隔离体,由反向为正规律求得:

在基线上标出 M A M C M B ,用虚线连接 M A M C M C M B 的竖标顶点,在 AC 段叠加 q 作用下的弯矩图(中点往下叠加 ),在 CB 段叠加 F P 作用下的弯矩图(中点向下叠加40kN)。所得 M 图如图3-6c所示。

图3-6

为了求得梁的最大弯矩 M max ,需要求出剪力为零的截面位置(图3-6b中 F 截面),设该截面距支座 A x ,则由 F QF = 38 -10 x = 0得:

于是可得:

3-2 试绘制图3-7a所示外伸梁的内力图。

解: (1)求反力。将反力假设方向标在图3-7a支座处,按反向为正规律计算:

由∑ M B = 0,10 × F Ay = 20 × 8 + 10 × 4 × 4 + 10 求得: F Ay = 33kN (↑)

由∑ F y = 0, F By =-33 + 20 + 10 × 4 = 27kN (↑)

(2)绘剪力图。按力矢平移绘图。从左端起将 F Ay 平移;到 C 点与20kN、 DE 段与10kN/m、 B 点与 F By 矢量相加;对力矢移动轨迹图在箭尾→箭头→前进方向顺时针部分标“+ ”,否则标“-”,所得 F Q 图如图3-7b所示。

(3)绘弯矩图。将梁分为 AD DE EB BF 四段。 M A = 0, M B M F = 10kN·m。

AD 段,求得 M D = 92kN·m;取 EF 段,求得 M E = 64kN·m。将以上弯矩标在基线上。用虚线连接 M A M D 竖标顶点,叠加集中力(20kN)作用下的弯矩图;用虚线连接 M D ME 竖标顶点,叠加均布荷载(10kN/m)作用下的弯矩图; EB 段用实线连接 M E M B 竖标顶点, BF 段用实线连接 M B M F 竖标顶点。

全梁的 M 图如图3-7c所示。

(4)求 M max 。设剪力为零的截面( G 截面)到 D 点的距离为 x

求得 x = 1.3m。

故有: M max M D F QD x qx 2 /2 = 92 + 13 × 1.3-10 × 1.3 2 /2 = 100.45kN·m

图3-7 06rwUQSSrDl6pfaKN+0pCt/7WyGQcVFvB2f1/xari4+GQHOuw/r3d9+logFsy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