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澳门国际音乐节的四大特点

1.节目内容多元化

节目内容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核心,也是与观众最直接、最外显的互动环节,澳门国际音乐节在不同时期对节目内容的合理设计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澳门国际音乐节不同时期的节目内容在音乐风格、音乐类型、演出规模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特征,更显现出澳门国际音乐节的音乐发展脉络。

在阿德里阿诺·若而丹担任艺术总监时期,音乐节曲目的组织相对规范、集中、固定,已经具备音乐节的雏形。主要以古典音乐为主,表演形式包括歌剧选段、合唱、独唱、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等,主要由葡萄牙和中国艺术家参与演出,“中葡友好音乐会”成为固定节目。由巴西指挥家查伟革(Veiga Jardim)率领澳门乐团的首演,被看作“音乐节成为澳门文化平衡发展的支柱”的重要标志。这个时期宗教音乐占有重要地位;历届上演经典圣乐,常作为开、闭幕式隆重呈现。如亨德尔(George Frigeric Handel)神剧《马卡布斯之犹大》,巴赫(Joham Sebastian Bach)清唱剧《我已满足》、威尔第(Giuseppe Verdi) 《安魂曲》等。同时,中乐和葡乐亦成为固定节目内容,演出周期平均九天。白诗岛时期,节目策划逐渐丰富,音乐剧、西方芭蕾舞剧首次亮相,大型歌剧成为音乐节的重中之重,实现了实景歌剧、室内舞台全景制作。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歌剧《杜兰朵》作为中国首演歌剧在澳门上演,首度引进音乐剧《我歌唱你》,首次上演世界三大神剧之一海顿(Franz Joseph Haydn)清唱剧《创世纪》,经典巨作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德意志安魂曲》。另外,还有大型交响乐巨制,如交响诗《美好的回忆》、委约交响乐《交响曲》,葡萄牙与内地、本土乐团、国际舞台艺术家成为音乐节的常客,音乐会基本定格为十五套左右,演出周期扩展至平均十七天。

回归后,节目体裁、表演风格百花齐放,中外并举,呈现多元化。节目内容中明显增加了中国音乐和本土音乐的比例,自此,中乐、葡乐、宗教音乐、爵士乐以及歌剧、音乐剧作为重头戏,成为音乐节的支柱特色。近年来,本土音乐、现代音乐、世界音乐的融入和引进受到老中青群体的青睐,如多语种大型歌剧、粤剧专场、南音说唱、当今世界历史悠久、杰出且富创意的室内乐乐团、蒙古、西非的古老乐器等。重要的是,第三十届由澳门国际音乐节制作的开幕巨献歌剧《杜兰朵》、澳门首创室内歌剧《香山梦梅》,开启了澳门音乐文化发展的新纪元。艺术顾问委员会期间,音乐节开始实行“主题性”策划,大多与重大节庆、艺术家纪念日相呼应,彰显节日气氛,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音乐家、乐团及国际乐坛崭露头角的“新生代”各显异彩。由此看来,澳门国际音乐节的节目内容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格局,演出阵容由中葡两地艺术家和乐团发展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家,本土人才荟萃;节目数量随着音乐类型的多样化和演出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增加,音乐节的节目内容近三十套,举办周期延长到一个月左右。

纵观国际音乐节音乐发展脉络,音乐节节目内容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艺术风格上。首先,音乐节节目组合的空间范畴(地域风格),包括了东西方各地区、民族、宗教有代表性的不同风格的音乐节目。如“北非”风格的爵士,葡萄牙的“法多”,蒙古国的马头琴,西非的竖琴等民族音乐。其次,音乐节节目的时间范畴(时期风格),较多体现了历史线索较为完整的西方经典音乐发展脉络,如欧洲早期音乐、巴洛克、古典、浪漫以及后期浪漫风格,再到现当代风格,逐渐扩展到中世纪至十六世纪的西欧音乐作品。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本土传统音乐的表演,本土杰出青年音乐家专场不断增加等,已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是音乐节具文化象征的重要表现。澳门国际音乐节作为精英文化层面的艺术音乐形式,体现了国际音乐节的普遍价值。

2.演出场所多层次

音乐表演空间作为音乐传播的平台,是音乐传播的特殊空间媒介。这种特殊空间媒介的发展不断壮大、充实,并以戏台、剧场、音乐厅的形式继承下来。例如,“从早期固定的露天场地、中国的古戏台、欧洲的古剧场直至今天世界各地的剧场、歌剧院、音乐厅,均是在音乐传播链上音乐表演行为和音乐受众两点之间最关键、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环节”

澳门是一座历史名城,有中西共融的建筑物与文化遗产,从而使“音乐与建筑”的哲思在国际音乐节得以彰显,成为城市音乐文化的特色,亦是澳门城市形象品牌传播的文化核心内容。国际音乐节总是习惯把不同音乐风格、节目类型放在特色场地。如第三十届澳门国际音乐节 20套节目的表演场地,除了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外,11套安排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岗顶剧院、玫瑰堂、大炮台演出,2场在户外的卢廉若公园春草堂、宋玉生公园演出。

而宗教音乐节目自始至终都是在庄严肃穆的教堂举行,并举办小型室内乐表演。回归前,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教堂、主教座堂被使用得最多,第十二届开始启用玫瑰堂上演过 5场节目。自第十九届后,圣老楞佐教堂、主教座堂不再作为演出场地,圣若瑟修院教堂自二十二届不再安排演出,主要集中在玫瑰堂演出,望德圣母堂、花地玛圣母堂较少。岗顶剧院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首座新古典西式希腊复兴风格剧院,是普契尼著名歌剧《蝴蝶夫人》亚洲首演的剧院,主要演绎西方风格的音乐作品,独幕、两幕歌剧以及室内乐、独奏、重奏、独唱、重唱较多。1993年和 2001年两度进行维修后重新开放。第八届(1994年)音乐节首次进驻上演 2场“奥普斯乐团音乐会”,直至第十一届。再次开始使用于第十九届至今。郑家大屋作为澳门历史城区,为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故居,属岭南风格民宅,融入中西建筑风格,主要表演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本土音乐。如第二十五届首次在郑家大屋上演青年孙中山音乐剧《旭日》,举办“盛世古韵”中国民乐音乐会,第二十七届尝试中西传统音乐同台表演形式,上演了葡萄牙“法多”与澳门南音说唱、第三十三届《醉月西葡》等。而大炮台成为流行音乐彰显其个性和前卫思想的最佳空间,传唱人与自然、宇宙、人性的精神力量。如第十八届《古堡爵士夜》、第二十届《理查德·克莱德曼与国乐天娇》、葡萄牙“踢吧”乐队《掌舵远航的男人》、第二十一届《阿根廷之舞》《火热街区》、第二十二届《浪漫主义旋风》,第三十一届《A Social Call》等。

澳门国际音乐节初期,由于演出场地、表演设施缺乏,艺术总监白诗岛大胆创新,开启了音乐节发展的新路径。首次户外演出是在第六届,开幕式《帕度亚音乐会》在充满欧洲韵味的西湾海滨举行,享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皇家焰火》与烟花绽放的真实背景交融在一起,渲染了开幕气氛。而在大炮台上演罗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剧情场景与大炮台的南欧式建筑风格完美契合,营造出了别具匠心的剧场效果。从此,户外演出成为历届国际音乐节的表演特色。如大三巴适合举办隆重的庆祝纪念日、大型音乐会等演出活动。第七届开幕式音乐会首次在大三巴举行,第十四届、十九届纪念冼星海 95、100周年音乐会,第十六届 2场大型传统民间山西鼓乐,第十七届合唱剧《复活之旅》等也在此举行。而在多个休闲的公园公共场所,利用率最高的是卢廉若公园,主要上演不拘中外音乐风格的各种小型音乐会。国际音乐节初期,卢廉若公园的演出次数最多,首次演出是在第三届《吉他独奏女高音独唱音乐会》,之后每届大约有5场安排,尤其第四届共17套节目,有 7场在此演出,第五届共 16套节目,在此举行了 8场。回归后,随着正规表演场所澳门文化中心的进驻,公园演出越来越少。具有欧式风格的南湾湖广场,虽演出次数不多,但也具有代表性,多举行西方现代音乐风格的大型交响乐、流行乐队演唱、演奏会等,如第二十届马勒《千人交响曲》、葡萄牙“踢吧”乐队,第二十四届美国DBR使命乐队《进化·小提琴》、葡萄牙电子爆破乐队《乐魔》。第二十五届首次在黑沙海滩上表演两场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会“来自葡萄牙的海角之声”音乐会、“中国摇滚之父”崔健与音乐人恭硕良激情奔放的音乐派对。

回顾国际音乐节 33年的发展历程,演出场所丰富且具特色。可总结为回归前,除岗顶剧院外,大多在政府或大学多功能演出厅、教堂和户外演出;回归后,大部分演出安排在澳门文化中心综合剧院,还包括许多文化遗产场所及户外休闲场地。

音乐表演空间,从过去、现在到未来,是一个流动变化的媒体机制,“音乐作品在这个空间中最大限度地公之于众,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的眼球,最大限度地实现音乐传播的功能” 。因此,澳门城市表演空间的使用,是帮助观众认识、理解和认同音乐节目风格的有效渠道,观众可以选择自己所喜爱的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并加入城市表演空间里,成为该空间的重要一员,进而丰富音乐传播的内涵和强化表演空间的传播特征。

3.节目形式多维度

哲学家尼采(Nietzsche)曾说,没有音乐,生活将是一种错误。拓展本地音乐观众亦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的重要工作之一,包括提高市民对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提升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积极培养人才和普及推广音乐教育。节目形式是国际音乐节特色体现的手段,显露出澳门城市音乐文化的多维度覆盖面。从此角度展开,国际音乐节节目形式可划分为舞台表演和音乐普及与培养,二者相辅相成,呈现全民参与的城市音乐文化面貌。

国际音乐节除了音乐厅表演与户外表演外,自第二十七届起,在演出期间特别根据节目内容设计了适合不同音乐水平、不同年龄层且类型不同的音乐延伸活动项目,让音乐走进生活,贴近市民,让市民零距离接触音乐,感受音乐。活动项目包括:小区推广、学校专场、演前导赏、后台探索、系列讲座、艺人谈、大师班、工作坊、儿童专区、电影放映等。活动场所涉及剧院、学校、街头、公园、街巷小区、医院、老人院等。其中,小区推广旨在向普遍大众推广音乐,让舞台上的精彩节目走进市民生活,通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演与市民互动、交流,发挥音乐最大效益,如第二十九届澳门国际音乐节首场小区推广活动“听音乐·叹咖啡”深受市民喜爱。

一系列大师班、工作坊、后台探索和学校专场、儿童专区活动,均由专业音乐人士亲自带领,通过表演、讲解、赏析、展示、交流,让参与者亲身体验音乐幕后的神秘之旅,提供与音乐家学习专业知识的机会,在音乐节中收获灵感。第三十三届澳门国际音乐节,延伸活动 8类 14项共吸引近 800人参与,该届音乐节以歌剧《杜兰朵》为专题举办了 4场后台探索活动,让参与者体会到了歌剧演员的专业精神。系列讲座以音乐家与参与者问答互动的形式进行,讲座期间为丰富小区艺术文化活动,在小区附近(塔石广场、白鸽巢公园、澳门理工学院、氹仔北帝古庙前地、南湾雅雯湖畔)放映 5部“音乐梦想”主题影片,并由电影文化人梁怡安与陈嘉强进行映后分享交流,解读影片故事。

“这些活动使音乐艺术以及音乐家们走出音乐厅和舞台的高雅‘神坛’,走下舞台,以亲民的形式走进小区及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于提升市民对各类音乐艺术的赏析能力以及大众艺术素养,传播社会关怀大有裨益。”

4.主题鲜明

第三十届澳门国际音乐节以“珍禧三十·乐雅中华”为主题,云集了美国、德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葡萄牙、中国内地、蒙古国及香港、本土音乐人才等世界各地著名音乐家及乐团带来 20套共 27场精彩表演,旨在向澳门国际音乐节 30年致敬,更特别呈献了展现中国民族音乐魅力的5项大型表演,彰显主题,场面壮观。关于音乐节“主题性”策划,始于艺术顾问委员会执行时期,按照特定的主题进行节目的组织和选择,便于观众系统性地梳理特定主题下的音乐文化、风格及作品特点。第二十九届首次实施“主题性”策划,主题为“以声作乐”。第三十一届主题为“新锐之力·瞩目光芒”,尝试灌注当代新生力量的新鲜血液。第三十二届主题为“及时行·乐”,寓意把握当下,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和满足。第三十三届主题为“器势”,引申为人与乐器的亲密关系。

音乐节主题制定遵循以下原则:①长远规划。音乐节主题以十年规划为一周期,每一届音乐节的节目内容、演出嘉宾、著名乐团、邀请合约等事宜一般在三年前就开始敲定落实。②以重要事件、音乐家纪念日为节点。前者如抗日战争胜利 7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周年、澳门回归 20周年、澳门国际音乐节 3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成立等,后者如普契尼逝世 100周年、罗西尼逝世 150周年、“贝多芬计划”、汤显祖逝世 400周年、冼星海《黄河大合唱》80周年等。均以音乐会形式贯穿主题轴线。③遵循曲线运动规律。在进行十年整体主题规划的同时,每届音乐节主题之间呈现纵向起伏连贯趋势。从演出规模、风格类型到观众等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节点时段作适当调整,以至于每届音乐节的发展承前启后,纵横呼应,顺理成章。④遵循艺术规律。按照艺术的门类,讲究节目类型的多样变化和层次鲜明,避免重复和罗列。例如,第三十、三十一届强调经典歌剧,第三十二届侧重室内乐,第三十三届侧重交响乐等。⑤主题包容性。包容性主要体现在节目的数量、风格、类型、演出团队整体比例分配。当然,与主题相得益彰的节目内容占最大比例,同时可以安排其他别致的音乐形式渲染气氛。

例如,第三十届主题是“珍禧三十·乐雅中华”,旨在展现音乐节三十年来的特色风格,如歌剧、中乐、葡乐、爵士乐、宗教音乐。节目内容与中国相关的有 5项,此外,邀请世界著名马林斯基剧院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献艺。为答谢市民,让他们免费观赏电影音乐会“再遇卓别林”。⑥资金配置。澳门的艺术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每年大约有 10个大的文化活动项目,如澳门国际音乐节、澳门艺术节、澳门城市艺穗节、澳门沙滩音乐节以及传统节日、国庆、回归庆典等,每年政府资金的投入需要合理分配给诸多文化活动,保证每个活动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健康发展,因此,音乐节主题节目的制定也需要根据资金配置作出恰当的调整。可喜的是,政府一直以来给予音乐节相当可观的资金支持,近几年已达到 3 000万澳门币。

国际音乐节十年主题规划决策,为音乐节的筹备争取了充足的时间和主动权,以定夺节目内容,选择和邀请到最合适的世界著名音乐家和乐团,这不仅提升了音乐节的质量,同时迅速扩大了国际性口碑和影响力,将合作局面从“被动邀请”变成“主动选择”。

总之,国际音乐节作为澳门近当代艺术音乐表演的隆重节庆活动,丰富了城市音乐文化的新形态,其多样化的节目风格和表演形式营造了城市的音乐新气象。 TRbHE9wpT61dSTh5T7raG451gFeC3ze+Q55gNj3GTvJ6wAcoMQL5Wecd1KTCN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