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心中疑虑

赣州市当年有十几所中学,为什么只集结在一中和五中两所中学?“文革”期间的中学毕业生,没有直接去插队落户,也没有走“共大”,而这两种毕业分配的去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农村。因此,暂时没有离开赣州市的初三毕业留校生,怎么可能一直待在城里就读“圣贤书”呢?到农村去,才有可能抚平社会大众的心态。而赣州一中、赣州五中分别在赣县的沙地和大埠有农场,所以全市各中学的初中毕业留校生分别安排到这两个农场,并且规定学生们的户口统统迁入学校的集体户口。相比较而言,到农场去的确要比插队落户和走“共大”好些。一来是集体管理,比起插队落户更具有安全感;二来农场离赣州市相对近些,相距 40 多公里。

到农场去算是走“共大”,还是念高中?这个问题从一开始就没有谁说得清楚。当时仍然处于“文革”期间,学校教育还是贯彻“五七”指示,那就是说,“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还要学工、学农、学军”。既然学校办到了农场,学农是肯定的。因此,“半农半读”大概就是在农场办学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与走“共大”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一中、五中两校都是赣州市的全日制中学,而不是“共大”分校性质的中专。有一个提供学生劳动锻炼和农业知识学习的场所,并不等于它就是“共大”。不是走“共大”,而我们已经初中毕业,剩下的选择就是读高中了。最后,赣州市教育局也认定,当年办的就是高中,其所颁发的毕业证书也是高中。只不过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试验用“共大”的模式办的高中。

历史地看问题,两年后(1971 年),当这批高中毕业生充实到小学教师队伍中以解燃眉之急时,大家一致认为赣州市教育局的决策是正确的。当年很多中学教师下放在农村,来不及在短时间内调回赣州,而中小学开学之际,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把一部分优秀的小学教师调到初中担任教学工作,而小学不足的师资,让这些“文革”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走上讲台。 yC/Qt8XFpifgsc2j3fMuZ863VKvIpvjZtR1eOIwAEDhcpOiQ7nALWF/V0Pm/wa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