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外科医生是做什么工作的?如果随便在街上问一个路人,得到的最直接的答案肯定是开刀。这样的问题本来是不需要问的,就如大家都知道剃头师傅的工作是剃头、修脚师傅的工作是修脚一样,这叫本职工作。这些工作是这些职业存在的基石。如果连刀都不开,外科医生还叫外科医生吗?但是,如今若到医院里走走看看,大家会发现很多外科医生确实不怎么开刀了。他们在写SCI、拿基金、搞科研,唯独不怎么做手术。这便是当今医院里外科医生工作的真实写照。看到这些内容,大家会不会感到震惊呢?

没错,不了解这种情况的人确实会非常震惊,医院里的所有人却习以为常,因为不知道从何时起,外科医生只会开刀已经成了一件十分丢人的事情,于是即便开刀开得很好的医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只会开刀,大家更喜欢说自己会写SCI,而且是很高分的那种;还会拿基金,特别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那种。医生们为什么会如此痴迷于这些东西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东西可以给大家带来名利,可以给科室带来名利,更可以给医院带来名利。当个人和集体的名利都与手术之外的东西紧密联系而唯独与手术不太相干时,还有多少外科医生会傻乎乎地只埋头开刀呢?这样的“傻子”连护士长都不会待见,更不要说医院的领导了。这就是当今医院里的现实。医院和医生都被一种观念或者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左右着,大家身处其中,不得不按游戏规则做事。

经历了多年的临床工作,我对如今的游戏规则十分清楚。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不得不按照规则做事情。比如SCI、基金,我也要去写、去申请,不然连职称都评不上。但是,我的处境非常特殊,别的医生和主任也许只是在日复一日地“上班”,但我不同,我一直在创业,我一直在为科室的几十号人找出路。这样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的观念会与很多人不同。SCI能给我的科室吸引来患者吗?基金能让患者心甘情愿找我开刀吗?那几乎是笑话。创业,我必须用实实在在的技术去赢得患者的信任,我必须老老实实开刀,我要靠自己的手艺为自己赢得名声。

在过去的十多年当中,我从一种小疾病手术做起,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一大类疾病的手术中。我没有想过别的,只看中了手术。我始终坚信,只要手艺精湛,患者一定会找我看病。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我不光因为手术出了名,使我的科室彻底摆脱落后的面貌,而且还创立了一个全新的临床专业,也就是很多朋友知道的胸壁外科。我用我的经历告诉周围的人,外科医生老老实实开刀不但不丢人,而且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也是这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事情。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社会上一直在倡导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我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要专心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得足够精细。外科医生的工作可以看作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从本质上讲,这不过是一种手艺而已。要想讲究工匠精神,首先要专心开刀做手术,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有了这样的要求后,才可能把手术做得足够精细。而非常遗憾的是,如今太多的医生连专心开刀这种起码的要求都做不到,怎可能成为工匠呢?

我非常幸运,没有在追逐名利的洪流中迷失自我,没有让浮躁的现实淹没自己,我知道我应该做的工作。这成了我不断进步的法宝。

临床中一直有人看不起那些只会开刀的医生,他们会十分鄙视地称其为“手术匠”或者“开刀匠”。我知道这些称谓中包含的意思。但是,当我自己终于成为一个痴迷于开刀的外科医生时,我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是“手术匠”了,于是便主动认领了这样的称谓。幸而我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并没有觉得这样的称谓丢人,否则可能会真的迷失自我从而远离手术台,而走向失败。

我构思这本书很久了,主要介绍了这么多年我在临床中围绕手术做的一些事情。本来想写成一部工作回忆录,但计划过于庞大,无法在短期内完成,于是便先写了这样一本随记。这些年,我经历了很多不同寻常的事情,因此产生了很多另类想法,我做的工作也很另类,这些都使得这本书更是格外另类。大家在翻阅这部另类的作品时,如果能生出一丝共鸣,甚至产生某些别具一格的想法的话,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2023年3月 7Y8nCOSoQVnUIfTaxzyHH3j0EP4lRbQ6g5pyUrzq1j21hJMUZCsheT4rGuIM8q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