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这部楹联集,虽然篇幅不大,倒是来头不小。

三十年前,全国各地痛定思痛,下决心修复历史文化遗迹。按照千年惯例,每次隆重修复,都要立碑纪胜,并申诉当代人对遗迹的敬仰理由。那么,这样的碑文请谁来写呢?各地文化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还在报刊上进行了民意测验。

结果令人惊讶,几乎都集中到了一个人,那就是我。

我有点惶恐,急着向各地询问理由。归纳起来,理由大致是三条——

一、大家认为,各地修复文化遗迹的决心,最初大多是受到了《文化苦旅》的感召;

二、大家觉得,一个能够在灾难中冒险学术著述,又在仕途亨达之时主动辞职的人,在文化名声上不至于让古迹蒙尘;

三、大家得知,这个人还擅写古体诗文和书法,免去了再找一位书法家来抄写的麻烦。

这么一听,我也就放心了,开始应邀为各地撰写《炎帝之碑》、《法门寺碑》、《采石矶碑》、《钟山之碑》、《大圣塔碑》、《云冈之碑》、《都江堰碑》、《魏晋名士碑》、《金钟楼碑》……

这些碑文,都一一被精心镌刻,竖立于每一个古迹景点的显目之处,对络绎不绝的探访者们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个文化人,能让自己的笔墨与如此壮阔的山川文物相依相融,实在是感受到了个体生命的极致超越,内心的丰盈无以言表。但是,这么一个宏大的文化气场也给自己带来了一个不小的困难,那就是求索书法的人群越来越庞大。

我毕竟还承担着自己制定的庞大著述重任,长年累月都夙兴夜寐,几乎抽不出时间来为那么多朋友研墨挥毫。因此,不得不婉拒书法方面的请求。

当然,话虽这么说,但总有无法推拒的特殊例外。而且,例外加例外,数字还是不小。

朋友们邀我写书法,大多是想悬挂于客厅、书房,或者刻石于庭院、门廊,其实是对特定空间做出精神点化。按照当代潮流,这种精神点化常常借用著名诗词,或四字成语如“宁静致远”、“厚德载物”之类。但是,这就撞到了我的一个禁忌:我的一切外送笔墨,必须出自本人原创。“吾手仅写吾心”,这是我作为一个文化创造者区别于专职书写者的个性权利。

以个人原创来对特定空间做出精神点化,这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的楹联。楹联是展示在房舍的“精神门楣”。仅仅是两行文字,既需要诗词韵味,又需要通俗易懂,不同的观赏者一看就能愉快地领会一种人生感悟。因此,我应邀外送的书法,大多是以这种方式创作的。

我创作的楹联,讲究诗词格律,这与我从小创作古体诗词的习惯有关。但是,为了内容需要,又不放弃“逾律”的自由。例如,我二十年前写的“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用的是“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的声律,显然是超逸了,但这是故意的,结果广受欢迎。总的说来,我写的楹联追求一种完整的古典美,因此对声律也抱持着一种恭顺的态度,能不逾律,就不逾律。

在这本楹联集里,有几幅曾出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余秋雨翰墨展”上。据观察统计,现场密密层层的青年观众拍摄这几幅的频率最高。可见这些楹联很有“青春之缘”,这也是这本书出版的原因之一。

问下来,年轻人大多把这些楹联看成了独创的格言、座右铭。我更希望他们用艺术眼光,把它们看成东方美学的现代版本:既苍然,又当今;既典式,又个性;既端肃,又新颖。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能是东方美学的现代版本。东方美学可能会长久延续,因此这样的版本也总会有年轻读者。这也是我对人世、对生命,依然保持部分乐观的理由之一。

余秋雨自序于壬寅冬日

余秋雨先生和妻子马兰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余秋雨翰墨展”上 7I+Kjs1+YoHTTVwQhodSEzW6sVDwT8Whv9C9qMnicD3aC2h4wGrNMxpAItXQEdo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