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寻常物里有诗情

林万平

诗是雅艺。叙事抒情、送别思亲、边塞军旅、山水田园、悼亡怀古、哲理咏物等,都是诗人惯于咏唱的形式。以诗之雅,写农耕,写物产,写非遗,写工匠,如此等等的寻常事物,又如何呢?汪心恩先生以他的创作实践证明,不仅可以写,而且可以写好。

汪心恩先生将古诗词的触角延伸到民俗文化之中,用古诗词的形式承载豫南地区农耕文明的厚重遗存,这种探索是有益的,也是别具一格的。

古诗词发展了几千年,在新的时代,不能只满足于曾经的阳春白雪,而应该观照新的现实、新的生活。当前,诗词创作只有吸收渗透新的气息,才更有鲜活生动的意蕴。汪心恩先生从事博物馆工作数十年,是民俗非遗文化方面的专家,又是古典诗词爱好者。他秉持一腔热爱,以一人之力创建民俗非遗文化展览馆,虽然艰难,但也得益于他具备的他人所没有的优势。文物知识,诗词理论,摄影技术,他借助自己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实现多种文化形式的跨界与融合。

他走遍了远近乡村,广泛搜罗传统耕作器具和手工业工具,整理抢救民俗非遗文化,记录渐渐凋零的传统手工艺匠人及非遗文化传承人的资料。几年来,他收集了八百多件文物,数千份图片影像资料,他还为大多数文物展品题写了诗词,赋予这些饱含泥土气息的文物以诗的灵性与韵味。实物、图片、故事、简介、诗词,再加上每件文物都附有二维码,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多种艺术交叉融合的陈展模式,让人耳目一新。他倾尽所有、竭尽全力创建博物馆,是他对博物馆事业的追求和延续。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他当了十八年馆长。十八年间,博物馆从一个条件简陋、难以为继的小馆提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他付出了努力,做出了成绩,也体现了工作的价值。退职后,他对博物馆事业的热情没有减退,他把生活重心又放在了私人博物馆的建设上。花钱翻修老宅,花钱收集文物,花钱整理编码,克服了种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心力。如今,展览馆已初具规模,在豫南地区小有名气,参观者络绎不绝,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不管是给民俗文物题写古诗词,还是编印《豫南民俗非遗诗图集》,都彰显了他对古诗词的喜爱和追求。

卸任博物馆馆长后,他爱上了古诗词,连续多年参加中华诗歌学会和中华诗词杂志社主办的高级培训班和金秋笔会,潜心求教,孜孜以求,诗词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他的诗词创作题材丰富,视野开阔,尤其擅长也是最用力的,还是在乡土民俗文化方面的创作。以乡土民俗文化创作为主,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创作道路。这一切的辛苦和付出,源自他对民俗非遗文化的情怀与热爱。

汪心恩先生出生于20个世纪60年代的农村家庭,父亲是农民,也是泥瓦匠。青少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是艰难的,也是丰富多彩的。靠努力读书走出大山的人们,基本都有着一样的心路历程。青少年时期质朴的生活、辛苦的劳作、厚重的亲情,熏陶着、锻造着自己的人格,给人生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更确立了一生的情感底色。时过境迁,对于诗人来说,每每回望,都应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农村生活就是陈年的酒,经过岁月的酝酿而愈加醇厚。

但是,故乡是回不去了。半世谋生,年过花甲,却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回望曾经的故乡,就像回望一段遥远的梦。这个梦,清晰、甜蜜而又苦涩。我们不希望回到过去,可是又不希望忘记过去。我们不希望重复过去的日子,可是过去的日子又让我们莫名地眷恋和不舍。当这一切渐行渐远,行将消失的时候,除了些许欣慰,或许还有着若即若离的虚空、若隐若现的失落和惆怅。

汪心恩先生应该也是这样吧。父母不在了,他们慈爱的身影只能出现在梦境中。兄弟姊妹虽然心念相牵,却又四处为家。他也成了父亲,成了爷爷。农村的俭朴生活也不在了,自从走出大山后,那些端碗串门、月夜乘凉、围炉夜话的日子没有了。再没有领过工分,没有用过粮票、布票,没有看过露天电影。曾经的艰苦劳动也少了,再没有尝试过挑草头、挑薪炭、做砖瓦、守稻场,再没有犁田栽秧,没有抗旱排涝。虽然衣食无忧,却少了一些情趣,多了一点空虚。似乎,一切都成了过去。人生的根找不到了。虽然父母走了,但是他们住过的老屋还在,他们用过的锅碗瓢盆、犁耙锹锄还零零落落地留着。这些东西,曾经是那么平常和朴拙,如今却成了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些,似乎能看到它们浸润的父母的汗水;拿起这些,似乎能感觉到父母手掌的温度;想起这些,往日一大家子人打打闹闹、快快乐乐、相亲相惜、相濡以沫的情景,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岁月带走了一切,却还是留下了点点滴滴的残痕。收集它,整理它,保存它,既是尽可能地保留一段历史,也是保留自己灵魂深处久久萦绕、拂之不去的眷眷情怀。不管以后是从事教育,还是管理博物馆,年少时形成的乡土情结永远都解不开,它深植在情感底层,有了适当的时机就会萌芽、开花和结果。建设博物馆,编撰诗图集,汪心恩先生所做的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因为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担当。

豫南地区,地灵人杰,各种文化基因交融渗透,形成了既有别于中原文化,又不等同于荆楚文化的独特文化风貌。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革命文化资源丰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这些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发掘。特别是当前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急剧变化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正加速迈进,农村正在快速走向衰落。昔日以自然村为单位的生活群落,有的已经人去房空,有的只剩老弱妇孺。现在,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基本上被机器生产和粗放管理代替,一些生产工具也失去了实用价值。自给自足的农村工匠技艺也没有了市场,昔日的生活生产用具,也基本上被工厂化产品所代替。最后一批木匠、石匠、铁匠、篾匠、瓦匠、窑匠等传统手工匠人,有的已经逝去,有的已垂垂老去。

由于人口的快速流失和外部文化的渗透影响,过去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随之改变或消失。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的流程和气氛已经不同于往日。过去师徒传承的工匠文化、民间艺术基本上是因为后继乏人而走向衰亡。总之,旧的社会形态正在蜕变,新的生活生产方式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这个历史节点上,留给我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让这些宝贵的、不可再得的民间文化自生自灭,永远消失,而我们的后人再想搜寻的时候,只留下遗憾和失落。要么现在就行动起来,进行抢救和研究。虽然已经晚了,但还是能够有所保留、有所成就的。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因为这种认识和担当,汪心恩先生做了两件有意义的事情,一是办馆,二是编书。如果说新县汪河民俗非遗文化展览馆是非遗文化的具体陈列,那么《豫南民俗非遗诗图集》则是对非遗文化的另一种形式的独特展示。实践证明,古典诗词不仅仅是唐宋先贤们所写的样子,也可以用来诠释农耕遗存和非遗文化,可以呈现出另外一种情致。汪心恩先生以古典诗词写非遗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诗词创作的题材领域,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2023年2月17日,国家文物局网站以《全景式陈展方式讲好传统农耕故事》为题,对新县汪河民俗非遗文化艺术展览馆进行了全面报道

诗图集里的数百首诗词,尽管某些篇什还存在着字词稍显粗糙、诗意略为欠缺的问题,但相较于整本书的艺术性、资料性、可读性和开创性而言,还是瑕不掩瑜的。

林万平,河南新县人,初中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红城诗苑》主编,喜爱诗词。 IAQIglJhz7JeBXiHaCi6B41GEEEi2k3aFKLPCJlinKe3ohGT/yHbD6Km3RrEgci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