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始于格物,达于格心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他所著的《大学章句》中,把《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项,称为“大学八条目”。《大学》本身对“格物”“致知”未作解释,朱熹认为这是原文有阙佚,于是补撰《格物致知传》一章,简要地表述了他自己的观点,给《大学》增添了原来没有的哲学内容。

朱熹认为天下万事万物,无不有理。山河大地、人兽鬼畜、花鸟鱼虫、草木森林都有理,这里的理是天理,可以理解成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君臣、父子、兄弟姐妹以及各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也有理,这里的理是人理,可以理解成人事伦理。人心中也有理,这里的理可以理解成人心人性。“格物”中的“格”是探究的意思,人要探究万事万物的理,探究得多了,就会豁然开朗,就能认识到全部的理,这就“致知”了。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在理学内部的不同派别之间,以及理学和反理学的思想家之间,也展开了争论,在客观上促进了理论思维的发展,丰富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哲学思想。

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最初也认同朱熹“格物”“致知”的学说。1489 年,王阳明回乡途中,遇到了当朝大儒娄谅。当时娄谅已经六十八岁,而王阳明只有十八岁。娄谅不因为王阳明年纪小而轻视他,反而对他立志做圣贤的志向非常钦佩。两人一见如故。王阳明向他请教做圣贤的方法,娄谅向王阳明介绍了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并劝勉他说读书格物可以做圣贤。

王阳明信心大增,在其后的日子里勤学苦读朱熹的著述,可是却难寻圣贤之道。就在他十分苦恼迷茫之际,他读到了朱熹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这句话。王阳明反思自己,一直读书,没有收获,原来这“理”在草木之中也可以找寻。

于是王阳明看到自家房前面郁郁葱葱的竹子,恍然大悟,这竹子也有理,要格物致知,不如就从房前的竹子格起。王阳明找了一个姓钱的同学一起格。姓钱的同学格了三天三夜,苦思冥想,却始终没有体会到理,反而生了一场大病。

王阳明认为钱同学定力不够,所以没领悟到理,于是自己继续格。他一边格竹子,一边观察冥想。就这样一连格了七天七夜,也没有格出竹子中的理来,反而和钱同学一样,病倒了。

王阳明和钱同学都感慨,这圣贤难道是做不成了吗?

1506 年,王阳明因得罪了朝中的掌印太监刘瑾,先被廷杖四十,后被投入昭狱,第二年又被贬到了贵州龙场驿做驿丞。500 年前的贵州龙场驿条件艰苦至极,遍地虎豹豺狼,原始森林的瘴气也能把人熏倒。在这里生存都很难,还能高谈阔论做圣贤的梦想吗?

当然能。那里幽静而又困苦的环境,反倒让王阳明大彻大悟。王阳明认识到探究万事万物的道理,不如探究内心的道理。因为吃人的大鸟、虎豹豺狼和狗熊都不能告诉他该怎么做,而出离恐惧和烦恼,让他重生的是他的心。王阳明认识到,心才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圣人之道也就是理,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主宰我们血肉之躯的是心,心里住着良知和私欲,我们只要正了念头,就能实现良知。

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发生了——王阳明龙场悟道。这既标志着王阳明心学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化哲学达到了又一个巅峰。

王阳明从格物(探究万事万物的道理),走向了格心(探究自己内心的道理),并由此创立了心学。

人与人、人与物的区别在哪里?

在于心。

物对于人的意义如何体现呢?同样在于心的感受。

比如玫瑰,人人都知道代表爱情,送给女朋友,女朋友会喜欢。但是你要是送白菊花,对方就不高兴了,因为白菊花一般用在丧事上。其实就本体而言,玫瑰与白菊花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性状、颜色、大小、味道不同,可这样会使人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吗?显然是的,是心赋予了玫瑰和白菊花不同的感情色彩。

同样,得与失、成与败、天堂与地狱等,不也是这样吗?王阳明因为给明武宗上疏劝谏而被刘瑾截获陷害入狱,前后就出现了两重天,之前王阳明是一个官二代,一位体制内的国家干部,突然就变成了一名囚徒,一个被发配的罪人,反差之大,让人接受不了。尤其是面对那个不毛之地龙场,这时候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是没有用的,去和野兽探究道理也是没有用的,能拯救自己的只有探究自己内心的道理。

在企业管理中,阶层不同、角色不同、阵营不同、目的不同就会出现利益对立。作为身份不断转变的当事人又该何去何从呢?该听谁的呢?这时候只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本心觉得一件事是对的,是应该做的,那就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

公元前 636 年,流亡了近 20 年的晋国公子重耳终于踏上故国土地,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尝尽了人世间艰辛与苦难的晋文公要找那些当年迫害他、导致他有家不能回的人算账。

就在这时,一个听了让人不寒而栗的名字在他耳边响起:“勃鞮(bó d ī)求见大王。”

“让他进来!”晋文公怒火中烧。

晋文公盯着勃鞮,恨不能立刻就让他血溅当场。勃鞮是谁,晋文公为何如此痛恨这个人呢?

这事还得从晋文公的出逃说起。勃鞮又叫寺人披,是晋文公父亲晋献公在位时宫里的一名太监。他身形高大、孔武有力,很受晋献公的赏识。

当时晋献公受到宠妃骊姬的蛊惑,要杀死公子重耳。这个杀人的任务就交给了勃鞮。晋献公给了勃鞮两天时间,让他杀死重耳。当时晋国的国都与重耳所在的蒲城相隔遥远。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而且很有可能成为晋国国君的继承人。对于一般人来说,要杀这样一个人,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便有君王的命令,也能在两天时间到达,但那时也许重耳早已经闻风逃跑了。这样既不用杀重耳,也可以向晋献公复命了。

可是勃鞮并不这么想,他日夜兼程,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到达了重耳的住地,并且突然发起攻击。重耳根本来不及逃跑。好在勃鞮一击不中,只砍掉了重耳的一只袖子。重耳连忙翻身上墙,趁着夜色逃走。勃鞮刺杀失败再要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其后,重耳的弟弟晋惠公继位后,也派人刺杀重耳,而且派的人还是勃鞮。当时重耳已经在翟国娶妻生子,过上了安稳日子。听说勃鞮又要来刺杀他,重耳只能抛妻弃子,连夜逃走。

可以说晋文公的苦难生活,正是从勃鞮刺杀开始的,难怪晋文公会如此恨他。

晋文公盯了勃鞮半天,终于开口说:“在蒲城时,君王命你两天赶到,你马上就来了。后来我逃到翟国,同翟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替惠公前来谋杀我。惠公命你三天赶到,你第二天就到了。虽然有君王的命令,但怎么那样快呢?我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我今天不杀你,你最好自己赶紧离开!”

勃鞮说:“我以为君王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您又要遇到灾难。何况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臣子的本分。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尽多大的力。您当时是蒲人或翟人,您的父亲、弟弟尚且要杀你,我能怎么办呢?”

勃鞮还举了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的例子,劝晋文公:“如果您要算旧账,恐怕国内许多人都会逃走了。”

晋文公一心要做齐桓公那样的霸主,听了勃鞮的话,最终摒弃前嫌,饶恕了他。勃鞮戴罪立功,揭发晋国国内有人谋反的阴谋,这也帮晋文公稳定了政局。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勃鞮这样的下属无疑有很强的执行力,领导让他两天干成的事情,他一天就完成了。为什么呢?因为在他心里,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与个人的荣辱利害无关。这种职业操守,无关站队,无关阶层,站在历史的角度,完成使命就是下属的“格心致知”。 Bz1WYT+2vpMFe3x/cKt0nQsbi5BINP5bXqfOFJOtBWQrK+zC/ujUnA/FXapRg2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