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个完人,六部经典

中国文化史上,有三个人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三人是孔子、王阳明及曾国藩。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虽然没有成为当时的名相,却被历朝历代推崇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用北宋大儒张载的话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是一个完人。

孔子之后,到明朝又出现一个没有争议的完人,他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这个人就是王阳明。孔孟朱王(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是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座高峰。

王阳明是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大明朝的“战神”,学会王阳明心学,没有人能打败你,你相信吗?

王阳明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可以“为师为将为相”的完人——曾国藩。人们说做人要学曾国藩,做事要学曾国藩,做官要学曾国藩,识人用人也要学习曾国藩。

这三个历史人物是走进国学,深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丰满的人物,是检验国学智慧的三个真实案例。

说到国学,什么是国学呢?“国学”这个词,在 3000 年前就已经存在,比如在《周礼》、《汉书》、《后汉书》里,就明确出现过“国学”一词,但是要注意,当时“国学”一词指的是国家的学校,而我们现在说的“学国学、用国学”是近代 100 多年才产生的概念。20 世纪初,西方思想和技术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有一批卓有远见的思想家、教育家意识到西方思想和技术必然会改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等。于是他们面对西学东渐,针对“西学”二字提出“国学”二字。这是国学产生的背景。

国学简单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学问,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四库全书》把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大家耳熟能详的《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四大古典名著等都属于国学。

国学博大精深,既有宇宙的秘密,又有生命的法则;既有生存的智慧,又有生活的学问;既有人生信仰,又有古代科学;既有门道,又有技巧;既有术,更有道……

走近国学,给大家推荐六部经典,基本从儿时启蒙开始,每隔 10 年学习一部,足够让书香陪伴一生。

十岁,应该学好《弟子规》,给人生夯实基础。六十一甲子,十岁前属于《易经》提到的“潜龙勿用”阶段,出名不要太早,要大器晚成。多读书多学习,终身受益。

到了二十岁,一般学校毕业,开始工作,属于“见龙在田”阶段,开始在工作中展示才华,此阶段要学习《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也是讲领导力的。

到了三十岁,是人生的关键期,事业婚姻家庭都要兼顾,上有老下有小,干扰项很多。这时候,需要做条“惕龙”,警惕危险,减少失误。《孙子兵法》是这个阶段的智慧宝典,学好《孙子兵法》能提升你的智商和情商,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到了四十岁,不惑之年,驶入人生快车道。这个阶段决定事业能否上升,人生能否增值。身处这一阶段的人,就像在深渊中的龙,一定要搏击,腾飞到空中,实现再次飞跃。这一阶段好好学好《道德经》,尊道贵德,涵养心性,生命才有意义。

到了五十岁,是事业的黄金期,“飞龙在天”,大展宏图。这时候学好《易经》。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给我几年时间,让我从五十岁开始好好学习《易经》,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人到五十岁,过往的成功和失败都是最好的人生经验,非常适合与《易经》智慧互相印证。

到了六十岁,一定要学好《金刚经》。《金刚经》让我们知道生命的真相,可以心安理得去安享晚年。古人“调素琴,阅金经”,金经指的就是《金刚经》。

本书将以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作为人物案例,从上面六部经典中引经据典,萃取精华,让国学智慧和现代企业管理进行激烈碰撞和畅快思辨,以实现提升管理者的事业修为和领导艺术的目的。 7M+U8SlS5LuSm/ZV7zQcBeu9NFwKelUxbfllOvaul7OD6dXAzwTG558H7s/KOx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