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儒家的仁爱

在中国的传统典籍中,“慈”与“善”是两个词,而且最初也是分开使用的,各具多重意义。

“慈”就是爱的意思,原指父母的爱,后来逐渐发展为普通人之间的关爱。在古代典籍中,有很多有关“慈”的例子,比如《左传·隐公三年》中记载,春秋初年卫石碏谏曰:“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而在《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记载,春秋中期鲁史中说:“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内平外成。”由此可见,“慈”指的就是父母的爱。而在《左传·成公十二年》中则记载:“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这里的“慈”就不仅仅指父母的爱了,而是指普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爱护。

那么,“善”字的本义又是什么呢?是“吉祥”,引申为完美、友好、善良等诸多含义。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记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其中的“善”就是美好的意思。

在中国,随着文化的发展,“慈”“善”二字逐渐被联系到一起,南北朝时期,这两个词常被放在一起使用。比如在《魏书·崔光传》中有这样的论述:“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沉浮,自得而已。”“慈善”就有了“博爱之慈”和“乐举为善”的含义。

先秦的儒家和墨家对“慈善”的内涵做过独特的阐释,以“仁爱”为中心的儒家思想不仅是民本思想、大同社会等理论体系的核心,还是中国古代慈善思想最主要的渊源。

儒家思想以人为中心,“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也是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孔子的思想中,“仁”的本义和内核就是“爱人”,这一论点在《论语·颜渊》中可见,要求人们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从而形成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社会风气。孔子还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每个人都要通过内心反省来完善和协调社会关系。

孟子则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推动儒家慈善观的新发展。他提出了“仁”是人的内在情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也称为“不忍人之心”。他指出,“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详见《孟子·公孙丑上》)。这种无功利性的“恻隐之心”正是人们从事各种救济和援助行动的动机,从而也促生慈善行动的“共同价值理念”。

儒家慈善观以“仁”为中心,因此我国慈善文化自古以来就有着高尚的道德伦理标准,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恻隐之心”,后来慈善理论不断完善,儒家慈善思想对中国传统慈善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涌现了许多“救孤恤贫”“周急帮困”“邻里相帮”的仁人志士,中华民族自此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慈善习俗,比如对鳏寡孤独和贫困、残疾等民众给予扶助的传统风尚。

同时,为了维持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早期儒家提出了“富则施广,贫则用节”的倡议,旨在倡导民众合理使用财富,树立正确的慈善观念。借慈善树立理想人格,显示卓越道德品质。孔子主张,“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段话出自《论语·季氏》)。而在《礼记·礼运》中也有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劝人向善”“助人施善”,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慈善思想,“以人为本”的儒家人本思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当代中国的慈善事业,必然要在中国传统的“仁爱”观的指导下,以“爱人”为前提,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下,继续弘扬儒家慈善思想的精华,扬长避短、兼容并蓄,肯定人的价值、重视人的尊严、尊重人的自由意志等观点,强调民众发自内心的义行善举,强调人性的自觉,以真正无功利性的、无私的爱,实现利他甚至利天下。因此,以“仁”为中心的儒家慈善观对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慈善的人伦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6rN8r1FUOT2V22BJN9nhx2Ytvd7GbCYiX+yDdts2YZCjfk7KHjoO78cCvDcdtx0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