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八节
近现代中国慈善文化的更新

近代中国逐渐完善了慈善公益事业,推动救助方式从救济式的慈善向扶助式的公益转型,开始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慈善新发展态势。在救助主体上,也由政府向民间转移。在资金来源上,开始寻求多元化发展。在救济范围上,向更为广阔的群体普及。在法规制度上,也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内忧外患严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天灾人祸接踵而至,黎民百姓苦不堪言。面对前所未有的救助考验和压力,传统的慈善模式在一批有志之士的推动下,开始了新的探索和转型。受政局动荡、国力衰微等因素影响,这一时期政府实施慈善救助的能力不断趋向弱化;与之相反,民间的慈善力量却得到了快速发展,民间慈善团体不论是机构数量、救助资源还是社会影响,都大大超过了官办慈善组织,成为近代中国慈善事业的主力。由于战祸频发、经济恶化,导致饿殍盈途、哀鸿遍野,因此近代慈善活动侧重于赈灾特别是天灾、兵燹的救济。1904年,中国红十字会成立,其定位就是“战时扶伤拯弱,平时救灾恤邻”。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一些仁人志士认识到“养而不教无异于制造莠民”,慈善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款物接济,而是要调动被救助者的积极性,提高其自身技能,以更好地发挥自强自立、兴业救国的作用。于是,慈善学校、慈善工厂、习艺所、以工代赈等一些新的慈善形式开始出现。应当看到,近代中国慈善事业在机构设置、运作方式、筹款途径、救济手段等方面,明显受到西方慈善事业和外国教会在华慈善活动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社会留存下来的慈善机构纷纷被政府取缔、接收或改造,慈善事业被当作“统治阶级欺骗与麻醉人民的装饰品”“殖民主义的警探和麻药”遭到全面否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全国建立了由政府包办的福利救济制度。这种制度虽然对解决当时困难群众的温饱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缺陷也十分明显,如政府负担过重、覆盖范围过窄、救助水平过低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我国慈善事业也开始自我更新。1994年,《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题为《为慈善正名》 的社论。慈善事业的重要性获得政府的充分肯定,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逐渐增多,慈善事业从此进入快速、全面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民间慈善组织形成一个广覆盖、多层次的慈善救助网络,各种慈善项目纷纷涌现,涵盖扶贫济困、安老助孤、救灾赈灾、助学支教、医疗救助等多个领域,诸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光彩事业之类的项目随之家喻户晓,慈善救助力度也不断加大。

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慈善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后,一系列社会建设使得民间组织迅速兴起,但由于制度惯性和社会意识惯性的存在,使得慈善组织的制度建设还落后于实际需求,社会慈善理念也还停留在发展中,更新中国慈善文化迫在眉睫。慈善文化的发展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也体现了企业、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壮大需要慈善文化的承载和激励,同时,它必然会与社会的人文关怀氛围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下,正处于更新发展期的中国慈善文化,有效促进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citjBOEKsB0KAH04NwqTNnGvrDHigznstY+GAX8lELIHH94qVMR3DcGuRgikhH1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