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比亚迪月销量从10万辆到20万辆仅用了5个月,特斯拉的市值超过2~10个汽车品牌市值的总和。在仅有20年发展历史的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下,全球近100家知名燃油车企连续多年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以比亚迪、特斯拉、塞力斯(华为问界)为主的新势力汽车将颠覆传统的汽车格局。继家电、零售业之后,创新业颠覆传统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为了更好地理解创新业和制造业,本章重点通过创新业和制造业的对比来展现二者的区别和关键点。
(1)制造业。是指机械工业时代利用某种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
制造业的模型类似于蜂巢如图1-3所示,蜜蜂通过建造相同的六边蜂巢小房叠加构成庞大的蜂巢。在工厂同一生产线上,生产过程只是让同一标准产品的产出数量增加。
图1-3 制造业生产蜂巢模型
(2)创新业。是以产品创新为驱动,通过研究、发明等工作持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或者新工艺等形式,来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研发过程、制造过程、维护过程效率,提高质量或降低成本来达成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利润、成本等核心目标的行业。
创新业的模型类似于海螺曲线,创新业所带来的产出以放射性曲线向外呈现增量扩张。
在典型的制造业中,如制衣业除了部分设计人员外,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在生产线上的工人;在典型的创新业——软件开发行业中,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从事创新领域的开发人员。通过这两个典型场景之间的对比就可以展现出制造业和创新业的最大区别。
1.制造过程是可见的,创新过程是不可见的
制造过程的可见性很好理解,可以通过计件的方式来衡量产出和效率。而创新的源泉是研发人员的大脑,大脑的思考过程是不可见的。由于创新过程的不可见性,对创新的效果只能通过有效性来衡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软件工程师花一年时间写出100万行代码的软件,不一定比用3个月时间编写仅有10万行代码完成相同功能的软件更有效。而且,前者还有很大可能是一个失败的软件设计。
2.制造业是重复的线性的工作,创新业是创新的工作
就像流水线工人一样,如果这个工位是拧螺钉的工作,每天需要加工1000部手机,这个工位的工人就会重复拧1000次螺钉,做衣服也是一样的道理。而创新的过程不会重复昨天同样的工作,不会编写同样的软件代码,也不会绘制和昨天一样的设计图。
制造业可以增加工人或生产线来压缩周期。比如,一人一天平均加工10件衣服,1万件衣服让10人加工需要100天,如果100人同时加工就可以缩短到10天交付订单。每年苹果手机发布前,富士康通过大量招工的方式解决手机产能,这正是制造业线性关系的体现。
而创新业利用增加人力来缩短周期的效果不一定明显。比如,一个软件项目如果10人需要干半年交付,但60人同时开发也很难在一个月内交付。说明增加人力与软件开发效率提升不是线性关系,甚至创新业投入人力后也未必有有效的输出,比如,20世纪苏联研发三进制计算机最终以失败告终。
3.制造业是以物流的形式流动,创新业以信息流的形式流动
制造业不管是流水线还是岗位的形式,零件、半成品、成品在采购、制造、入库、出库、运输等过程都是以物流的形式流动;而创新业的设计软件传递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的方式传递。正是因为创新业在过程中以信息流方式传递,因此,当前创新业可以实现远程异地办公,也可以在网络上构建开源设计减少大部分开发时间。计算机平台和互联网对创新业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制造业复制代价成正比,创新业的复制代价基本为零
制造业因为是线性的关系,重新做一件衣服的代价和刚完成一件衣服的代价是一样的。在创新业中,如果需要引用昨天编写的软件代码,只需要复制代码或者调用软件函数即可,不会把昨天的代码重新敲一遍。
正因为创新业的复制代价基本为零,因此,创新业一直工作在新领域和新方向中,创新的过程即每天的交付都不会重复。
5.未来制造业会向创新业逐步融合
从严格意义上讲,传统的制造中有创新的成分,而在创新业中,如手机也存在制造过程和业务。
当前的制造业也有向创新业靠拢的趋势,或者未来的制造实现工业化4.0时,和传统的制造业相比将有很大的区别。比如,现在阿里旗下的犀牛公司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自动化和柔性化,从订单到出货可以实现无人干预。特斯拉也不是传统的汽车公司,而更接近一家创新的公司。华为通过硬件敏捷及数字化流程变革项目构建智能制造能力,在研发过程中就可以构建好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大幅度提高量产效率和质量(体现在更高的产品一致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