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创新定义和创新组合

创新作为学术研究出现在20世纪初,其中,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对创新的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

(一)熊彼特对创新理论的贡献

现代对创新理论的研究始于约瑟夫·熊彼特。1912年,熊彼特发表《经济发展理论》,正式提出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轰动整个经济学界,熊彼特也被誉为创新理论的鼻祖。

大师殿堂
熊彼特(1883—1950):创新经济学之父

熊彼特是美籍奥地利裔著名经济学家,是西方经济学界公认的博学多闻、兼收并蓄的经济学大师。一生共发表论文200多篇,著作15部。他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创新理论,被誉为“创新经济学之父”

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熊彼特提出了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主张5种创新即产品创新、工艺创新、销售创新、资源创新和组织创新。

(1)产品创新。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比如,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从最先的模拟手机、数字手机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快速迭代推出,丰富了人类的通信方式和内容。

(2)工艺创新。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模式,极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并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3)销售创新。开辟一个新市场。品牌“王老吉”最初只是在广东街边售卖的凉茶,其销售地域和销量极小。自从有了广告“怕上火喝王老吉”主打去火功能后销量大增,成为中国连续多年销量第一的饮料品牌。

(4)资源创新。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页岩油开采技术的发展拓展了石油来源,让美国从石油进口大国变成出口大国。

(5)组织创新。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稻盛和夫提倡的“阿米巴”组织模式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在日本和中国很多企业中被广泛应用。

熊彼特第一次把创新从纯粹的技术创新拓展到多个领域,极大提升了人类对生产企业的创新认知,能更好地指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发展和改进。

(二)经济发展对创新组合的影响

100多年前熊彼特提出的五类创新组合,随着经济和质量管理水平的发展,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后新创新场景的出现,是对熊彼特创新组合的补充。

(1)质量体系创新。通过新的普适性质量模型的大规模推广,达到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能力的目的,比如,戴明早期在日本推广的PDCA戴明环立竿见影,美国摩托罗拉在20世纪80年代探索的六西格玛在全世界广泛推广和应用,日本丰田探索TPS实践并总结出的精益制造,在全世界推广后让制造业更上一个台阶。

(2)生态创新。生态模式创新是信息时代发展的结果,以一个生态软件连接客户和实体的新型创新形式,生态模式创新成为众多互联网大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如美团、淘宝、微信、亚马逊软件构成链接的生态系统,包括苹果IOS让苹果手机具有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3)算法驱动型创新。以算法为核心驱动的创新模式,在智能时代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早期的雅虎通过搜索算法让雅虎早期快速发展,谷歌同样通过搜索算法快速成长。另外,算法驱动型创新不仅包含软件,也包含硬件产品,如微波的MIMO算法可以大幅提高微波通信效率。人工智能归根结底是一种学习归纳型算法创新,人工智能是在各领域中以算法为核心进行竞争的。 9W8xvgVSYk/5XwZQ385VENBln1dciS0cgQ8TBIBNLVeA3mlbGHlBMiaXpxdEs54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